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儲蓄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儲蓄率共有255項結果
理財

買60萬國產車,養車10年花費驚人!他42歲就退休:避開人生8個錢坑,提前10年財富自由

編按:作者吳家揚小時候家裡是開麵包店,前門賣麵包和雜貨,屋後則是麵包烘焙場所,小學二年級起放學就先回家當童工幫忙賣麵包。並非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為何能在37歲財富自由、42歲提早退休?吳家揚認為,首先要了解一輩子的收支全貌,這是人的大財庫,記得一定要將家人一起納入規劃。將已經有的、未來會有的,一筆一筆列出來,愈詳細愈好。接下來檢視自己的財務觀念,他花錢的態度和做法如下。

日期:2021-09-13

台股

每月5000元,該存股還是買儲蓄險?7年存700張第一金達人:用股息繳保費,讓錢幫你賺錢

粉絲提問:不好意思,想請問孫大/孫太(題外話:若是打擾了的話,就請忽略我),實在困擾我了,前兩年在吵說儲蓄險利率要降趴,那時的我還完全未接觸存股/股票市場,想透過儲蓄險的方式存錢,於是108年買了一張10年期月繳2000元,109年買了1張6年期年繳35000元,這樣每個月就是固定存5000元,大大們會建議我將這兩張退掉嗎?

日期:2021-09-13

焦點新聞

發現金明明比較「爽」!為何三倍券、五倍券才有振興效果,可望帶動2千億經濟效益?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重創經濟,為因應前述嚴峻情勢,各國政府紛紛祭出振興方案,台灣也在2020年7月,推出「振興三倍券」,藉以刺激消費,帶動內需回溫,並預計於今年10月上旬發放「五倍券」,盼進一步擴大經濟提振效果。

日期:2021-09-02

保險

母親臥床10幾年,兒子燒掉400多萬嚇到:幫全家買44張保單,保險存下2200萬「我不要再拖累家人」

知名理財顧問吳家揚,從高中開始接觸股市,因為工作和投資安排得當,37歲財富自由,42歲開始享受退休樂透人生。目前致力推廣投資理財教育,希望幫助大眾晉升財富自由階級。

日期:2021-08-30

政治社會

台灣大未來》從煙囪進入到高科技,桃園、高雄如何躍升國際重要供應鏈基地,打造城市翻轉典範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產業轉型與數位升級,不少城市早就超前佈局,要解決企業投資水、電、土地、人才與勞工的「5缺」問題,台灣的城市都準備好了嗎?展望未來,疫後又要如何快速振興地方經濟?

日期:2021-08-19

國際總經

疫後榮景美國消費狂潮再現 ——兼論高爾夫球頭代工大廠大田

歐美疫苗覆蓋率逐漸增長,群體免疫或許指日可待,近期隨著許多地區逐漸解封,也帶來了睽違多時的消費榮景,人們外出購物、交際用餐,刺激新一波狂潮再現。

日期:2021-07-07

國際總經

為何投資老將擔心股市崩跌65%?當計程車司機都在大談選股策略時,你就該警覺:泡沫恐怕要破了…

一上計程車,司機便開始滔滔不絕地分析個股,「背景音」則是廣播中傳出的股市新聞;下了車,走進髮廊,設計師邊替你修剪頭髮,邊分享他的投資心得,不想聽都不行。

日期:2021-05-11

理財

美國通膨攀升的假象

日期:2021-05-05

理財

身價千萬、房子好幾棟,他卻只騎生鏽腳踏車、提磨損皮箱...最可怕的是:有錢人比你還省

作者雷納‧齊特曼(Rainer Zitelmann)是歷史和社會學雙博士,曾任德國第三大出版社總編輯和世界報主編。(念兩個博士與他的致富無直接關係) 任職媒體期間,齊特曼曾對45位富豪做了一對一的深入訪談,這些人的凈資產最少在1,000萬至3,000萬歐元,最多則達幾十億歐元。光是採訪紀錄就多達1,740頁。 這份高達1,740頁的採訪,讓他發現:光靠上班領死薪水,你不會變有錢,錯誤的投資與投機,你也會很快從有錢到破產,至於創業,你得先累積一些東西…… 因此,多數人(你我)需要的起步是「死薪水的不投機致富金律」,才能變有錢之後一直保持有錢。 作者後來也從領死薪水的媒體人,轉進地產投資,還開了一家地產行銷傳播公司,實現財富自由。 這份詳實的財富研究調查,將告訴你:死薪水的致富基礎是,不動產和股票。

日期:2021-04-06

理財

PIMCO示警:過度關注通膨,反而會忽略更大風險

部分經濟學家及鷹派人士預期,通膨持續升溫下,明年聯準會將升息。然而,市場過度關注通膨,反而會忽略金融穩定性將面臨更顯著的風險。在PIMCO (品浩),研究顯示美國民間超額儲蓄恐導致股市震盪,並進一步推測聯準會可能收緊宏觀調控政策,升息則是最後的政策手段。

日期: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