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入冬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入冬共有127項結果
生活消費

周二轉冷!一圖看懂一周天氣

再熱兩天!週二(4日)前,中午高溫可達28到30度,暖熱如夏天,但氣象局表示,周二深夜會轉涼,周五開始,有另一波東北季風報到,北部氣溫有機會下探16度,但氣象局也說,還不到寒流等級,且至少在未來10天內,都還看不到寒流程度的冷空氣南下。

日期:2018-12-03

政治社會

高雄市環保局拼空氣品質有感改善 四十八項措施多管齊下 又添《空污法》防制利器

每年入冬,臺北一〇一或高雄八五大樓身影開始「消失」的時候,代表臺灣進入民眾擔憂的空氣品質不良高峰期。為了回應國人對於改善空氣品質的殷切期盼,今年六月二十五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正案,並於八月一日由總統正式公告,希望二〇〇二年以來最大的修法幅度,能夠賦予地方政府更多防制利器與執法權力。

日期:2018-11-15

科技線上

比台灣電價貴3倍 德國為何砸錢也要賭風電?

德國能源轉型是產業、政府、全民的大動員,耗費的資源不少,難熬的日子更不少,電價還比台灣貴三倍!台灣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日期:2018-04-02

健康

入冬最強冷空氣伺機發威!食衣住行保暖6招學起來,對抗低溫超有效

北部近期雨勢綿綿不絕,氣溫又驟降,氣象專家點出跨年夜,可能會是入冬後冷空氣最強的一波,民眾一定要做好防寒準備!從穿衣、洗澡、飲食到作息等6個保暖重點,一次解析,確保在這個感覺很冷的冬天,能健康平安。

日期:2018-02-02

健康

一周一次即可,若有燥熱現象宜停 冬令進補這樣吃 改善虛冷體質

時序入冬,氣溫下降,對氣虛與血虛之人來說,很容易感到四肢冰冷。對此,中醫師建議,可針對不同體質採用適當的藥膳進補,既能養生,又能強健體魄。

日期:2017-12-21

話題人物

美國三學者 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200年來大突破 他們解開生理時鐘基因之謎

人類的身體很聰明,太陽曬屁股了會起床,到晚上又想睡。凌晨五點多鐘,麥可.羅斯巴希(Michael Rosbash)睡得正酣,精神還沒飽到可以自然醒,床邊的電話卻瘋了似地響了起來。按他的說法,那尊電話「除非有人過世或有這種程度的大事發生」才會響,鈴聲響得急切,羅斯巴希只好違背了他的「生理時鐘」接起話機,電話那頭說話的是「諾貝爾委員會」。

日期:2017-10-12

政治社會

秒針社會 時針總統

長久以來民進黨已將台灣訓練成為一個「秒針社會」──下一秒就要答案;而一個「時針總統」碰上「秒針隊友」及「秒針社會」,你說台灣該怎麼辦?

日期:2016-09-15

健康

神奇「一鍋湯」讓你廚藝大升級!10分鐘出完一桌菜,超簡單

如果要我挑選一樣冰箱的常備食材,這食材必得要百搭,跟雞鴨魚肉蔬菜都相容,冰箱有什麼它就配什麼;且最好溫馴低調,無論新手高手都能輕易駕御,不會落到狼狽下場。這樣的食材不少,唯我心中首推高湯。

日期:2016-02-05

科技

竹科 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2015年,景氣低迷,外加紅色供應鏈追擊搶進的迷思,讓竹科面臨最寒冷的冬天。但走訪竹科業者,卻能感受到與落寞街景截然不同的生命力,甚至,一場寒冬,喚回了他們在創業時的拚搏熱情。

日期:2016-02-04

健康

非懂不可10個健康密碼

老祖宗說的好,「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已病,下醫治末病」,在預防重於治療的鐵律下,平日就該警覺身體傳出的訊號,尤其正確理解反映身體機能的數字,才能進行精準的健康管理。一個數字,代表一個密碼,解讀它、看懂它、改善它,健康之道就在其中。

日期:201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