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兩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兩制共有427項結果
政治社會

防快篩偽陰 PCR檢測「產能」急需提升

指揮中心將篩檢視為對抗疫情的主要武器,最精準的PCR檢測就是不可或缺的彈藥。能否提升檢測量能,讓高風險社區同步執行快篩與PCR,並縮短等待時間,是抗疫成敗關鍵。

日期:2021-06-09

職場

清零重點在檢疫不在檢驗

華航機師及諾富特飯店武漢肺炎疫情已經超過桃園醫院事件,成為台灣防疫最大的破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針對華航機組員實施「清零計畫」居檢由三天延長為五天,加上九天自主健康管理,並加上採檢五次,期待以此作法阻絕病毒擴散鏈。

日期:2021-05-10

國際總經

對台統戰由統獨轉向反美

在美國認清「中共不等於中國」後,開始挑戰它一黨專政的合理性,也賦予台灣新的政治戰略身分。這真正嚇到了中南海,於是將對台統戰的心法由「統獨矛盾」換軌至「美台矛盾」。

日期:2021-04-14

政治社會

2022首都選戰藍綠佈局 吳思瑤一番話意外揚起煙硝

2022年台北市長選戰,各黨潛在候選人備受矚目,綠營人士透露,這星期在一個藥師公會的春酒場合,被認為最有機會代表藍、綠兩黨參選的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及衛福部長陳時中皆出席參與,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席間的一番話,卻意外帶出選戰煙硝味,其中,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吳怡農的表現也令人玩味。

日期:2021-03-13

政治社會

九二共識:台海「低盪」的假象

馬政府時期真的有開創「兩岸和平」嗎?

日期:2020-12-04

政治社會

民進黨與國民黨對中國的態度是否正在接近

政治學家與政策制定者深知台灣內部對中國意見的分歧,削弱了其與北京打交道的能力,數十年來對中國的態度分歧以分裂了台灣政治,但台灣內部分歧已縮小,其對中國的態度是否正在接近?

日期:2020-11-24

焦點新聞

美大選將影響中共對台政策?陸委會估:中國恐加速操作統一進程、阻斷美台合作關係提升

美國大選結果底定,外界對於選後國際情勢演變、美國對中策略極為關切。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今(9)日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進行專案報告指出,北京方面應會審慎評估美國內政情形,並重塑雙方關係;至於中共對台政策,不會受到美國大選結果影響,但可能採取迂迴策略或加速操作統一進程,例如經濟社會促進統一、以武逼和等統戰和強制作為。

日期:2020-11-09

政治社會

內憂外患!台灣黑道勢力恐與中國勾結

近期發生的兩起社會事件,讓民眾擔憂親中黑道勢力是否因隨著中國統戰而更加猖獗。第一起案件是 8 月 28 日館長槍擊案。網紅「館長」陳之漢除了公開支持蔡英文之外,也與時代力量黃國昌共同舉辦反紅媒遊行,因此引來中國拳王練喻軒嗆聲踢館,也成為該槍擊案的導火線。

日期:2020-11-06

政治社會

「美國放話不惜動武 是避免台海戰火最佳選項」 為何前白宮高官這麼說? 要從72年前這危機說起

隨著美中兩國對抗局面逐漸升高,川普政府友台愈來愈明顯,而北京近期在台灣海峽周邊的軍事動態及演習也愈趨頻繁。這個變化在美國政治圈引發不少討論,認為1979年台美斷交、美中建交以來,美國政府對於兩岸情勢長期維持戰略模糊的策略,如今應該徹底檢討。有一派人士認為美國應改弦易策,在戰略上明確支持台灣,才能遏止中國以武力為後盾的強權崛起。最新提出這種想法的,就是兩度擔任美國國防部高官的共和黨鷹派人物、現年76歲的伍佛維茲(Paul Wolfowitz),他認為要避免中國冒進、台海出現戰火,最佳選項就是美國表明不惜動武、「以戰止戰」,而這種武力嚇阻策略的絕佳歷史教訓,就是72年前的柏林危機,以及70年前爆發的韓戰。

日期:2020-10-19

股債前線

零股「盤中交易」10月上路

台股零股盤中交易新制不忘鼓勵年輕人、小資族也能在盤中參與交易,不僅能達到普惠金融的目的,也能改善台股高齡化的結構;小額投資人則可善用智能選股APP,選出過去可望不可即的績優高價股後,再進行零股買賣。

日期: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