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兩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兩歲共有215項結果
情感關係

和80歲母親同住的不是「菁英哥哥」…父母偏心的暗黑真相:期待「被拖累也無所謂的小孩」來照顧

關於父母偏心的對象,除了孩子的性別之外,出生的順序也經常成為討論的話題。例如長子往往受到父母的過度期待、老么最受寵等,這些說法各位應該不陌生吧?或許你身邊的人就有過這樣的經歷,也或許你自己就是過來人(抑或受害者)。

日期:2021-07-09

全台防疫報導

居家快篩試劑下週抵台 三種廠牌準確度哪個比較高? 5大QA一次看懂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拋出「社區廣篩策略」,推動企業快篩、社區篩檢站外,也鼓勵廠商引進居家快篩,並公布通報機制,鼓勵有呼吸道症狀民眾在家自行篩檢,藉此篩出社區中的無症狀感染者、阻斷傳播鏈。截至目前為止,已有三款居家快篩試劑獲得食藥署專案准許輸入。衛生福利部食藥署今透露,有兩款獲准的居家快篩試劑,最快一週內抵台,近日也再收到約10件快篩試劑申請專案。指揮中心開放居家快篩,到底快篩怎麼做?本文彙整五大疑義供讀者參考。

日期:2021-06-16

傳產

加拿大掛牌一個月 Just Kitchen市值增近三倍 年開15家「幽靈廚房」搶疫下鮮熟食訂單

引進「幽靈廚房」概念,他如何在一年內創二十個餐飲品牌、開十五家廚房,把台灣美食帶出國?在加拿大掛牌上市後,他的下一步目標又是什麼?

日期:2021-05-26

個人成長

只要懂得讓孩子發揮這三項直覺本能,教育可以好好玩

好奇心驅使兒童接觸及探索新事物,玩樂力驅動他們練習技巧,社交力讓兒童們所學的知識像野火一般傳遞給其他兒童;孩子不該被現代僵化的制式教育阻撓自由學習的天性。

日期:2021-04-27

個人成長

放手吧!拋掉輿論及內在恐懼,當個信任孩子的家長

信任式教養是最能夠讓自我教育蓬勃發展,家長信任孩童並放任他們自由地遊玩與探險,甚至自行做出決定、承擔風險並從錯誤中學習。該如何才能不顧輿論的力量及心中的恐懼,成為能給予孩童自由的信任式家長呢?

日期:2021-04-27

焦點新聞

經濟壓力絆住生育腳步…這城市出生率竟蟬聯5年全台冠軍 哪些誘因是關鍵?

男童駕駛玩具車奔馳、雙胞胎小姊妹搭乘迷你版機場捷運設施、爸爸陪女兒席地而坐組裝樂高……。桃園市的「龜山大華親子館」,周間上午9點開館不久,就有將近20對父母,帶著孩子前來遊憩,整座室內樂園,盡是孩童充滿活力的嬉笑聲。

日期:2021-04-14

政治社會

環境比補助重要! 雙誘因讓桃園躍最敢生城市

男童駕駛玩具車奔馳、雙胞胎小姊妹搭乘迷你版機場捷運設施、爸爸陪女兒席地而坐組裝樂高……。桃園市的「龜山大華親子館」,周間上午九點開館不久,就有將近二十對父母,帶著孩子前來遊憩,整座室內樂園,盡是孩童充滿活力的嬉笑聲。

日期:2021-04-14

健康

寵孫嬤放任2歲孫狂嗑生魚片 下場超慘…小兒科名醫曝「這2種人」最好避免

愛吃海鮮的人相當多,尤其生魚片更是不少老饕的心頭好,但像這樣的生食料理可不是人人都能盡情享用。日前有一家四口到海鮮餐廳用餐,疼孫的阿嬤看到2歲孫子愛吃生魚片,認為可以「多吃點」,不料回家後小孩吐的一蹋糊塗,只有大人沒事。對此,小兒科名醫陳木榮(柚子醫師)提醒警告,生魚片並非適合所有人,尤其2大族群最好不要碰。

日期:2020-12-09

個人成長

像蝙蝠的男孩 向世界展示盲眼視覺奇蹟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二日,罹癌失明的厄運降臨在美國男孩班.安德伍身上,但母親的引領加上他自力摸索出的「回聲定位」能力,班為盲人與醫學界打開新的可能。

日期:2020-11-18

健康

一把冰錐 背後的荒誕醫學史

一九四九年,神經學專家莫尼茲因前額葉切除手術,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榮耀。此後十多年來,無數接受手術的病患成了失去靈魂的空殼,各國才陸續禁用這項殘忍又愚昧的手術。

日期: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