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公司財報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公司財報共有187項結果
科技

代理商怨「PChome不聞不問,產品在momo賣更好」詹宏志找「母嬰電商女王」空降CEO,救得了網家?

張瑜珊這位女性創業家已成為台灣電商界最受關注的「嬌」點,未來換她掌舵的網家,能走出市占率不斷下滑、新市場一籌莫展的窘境嗎?

日期:2022-08-17

保險

比防疫險更猛烈!美國強升息,逼出台灣壽險業大麻煩...一張表看21家壽險公司,哪幾家瀕臨懸崖邊緣?

前5月美國聯準會才升息3碼,牽動股、債雙跌,台灣壽險業的淨值就瞬間減少4成、噴發1兆元,到目前為止已有5家公司、共提出超過200億元的增資計畫。因為有20兆元台幣在海外大撒幣、大投資,本來應該提供國人生活保證的保險公司,儼然變成一家超大型的資產管理公司,營運受全球利率、匯率等經濟局勢牽動如此強烈。你的保單可能不是你的保單,保單權益可能因為全球波動而受創,台灣壽險業吹起的巨大泡沫,誰該為此負責?

日期:2022-06-22

理財

旋轉木馬

美股三大指數的跌勢終於止步,周線大幅反彈;建議投資人現在要盯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再決定加碼。

日期:2022-06-01

ETF養錢術

5/22 全球通膨壓力大 台灣6月升息機率高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5-22

保險

泰國賣防疫險16家倒4家,國際早有保險之亂,為何台灣看不見?「原有機會看到2警訊能踩煞車」

隨著防疫保單亂象爆棚,國內媒體近期開始注意鄰近國家泰國的前車之鑑,去年底至今年初,泰國十六家販售防疫保單的保險業者當中,至今已有四家宣告破產……。其實,如果完整攤開泰國版的防疫保單亂象事件簿,對比台灣相關爭議的惡化進程,可以發現,至少在兩個關鍵時間點上,台灣是有機會「被泰國嚇到」而緊急煞車的。

日期:2022-05-18

股債前線

把錢藏床底也躲不過通膨影響!股神巴菲特危機入市神操作 點出2022最重要投資方向

今年以來,受到通膨居高不下、俄烏戰火延燒、中國疫情升溫衝擊供應鏈,以及聯準會(Fed)啟動升息循環等諸多因素影響,金融市場震盪明顯加劇,但在上月底登場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股東會中,「股神」巴菲特對公司首季績效的說明,再度展現了「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投資哲學。2022年第1季,波克夏共花了511億美元買進美股,且有很高比例,集中在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雪佛龍(Chevron)等能源類股。

日期:2022-05-16

台股

破天荒!長榮現金減資6元、配息18元,為何分析師說「公司很會」,直言真是高招

貨櫃三雄近期將陸續舉行法說會,並公布年報及配息,成為市場的矚目消息,繼陽明14日公布2021年EPS為48.73元,每股擬配發20元現金股息,因殖利率高達15%,而引起市場討論。長榮15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布2021年報,去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4894.07億元、年增率為136.34%,毛利率則為61.69%、全年獲利高達2390.15億元,每股盈餘(EPS)45.57元。下午17時許,長榮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減資6成、相當於每股減資6元,加上現金股利配發18元,等於每股配發24元。

日期:2022-03-15

台股

聯發科從435元跌到200元他不賣,7年後股價已破千!怕套牢?4招教你判斷有價值的好股票

作者經過無數次反覆研究和實戰投資,她發現,存股的好股票,更適合操作「波段投資法」,2017年~2018年,她利用自己的「天龍八步」選股心法,讓本金400萬元滾出2,400萬元,開始在網路公開她的投資績效和方法,還受邀到許多媒體上分享。2020年,遭遇新冠肺炎股災,讓她修正並簡化自己的投資策略,最後,她靠「波段投資法三步驟」,短時間內站穩腳步,績效翻倍,獲利高達4,000萬元。

日期:2021-12-24

台股

「低成交量」股票可以買嗎?會不會有流動性的風險? 專家:重點要看公司基本面

低成交量股到底可不可以買?其實還是要看投資人的是要操作短線還是長線!有些股票雖然成交量很低,但是公司的基本面不錯,就很有可能是「逢低布局」的好機會。

日期:2021-12-11

台股

股票股利可以少發,但不能停發!專家以大樹(6469)為例:散戶買高價成長股的3觀察點

成長股因為企業正處於快速成長階段,股價的波動通常高於其他類型的股票,並且因為股本小,流通在外的股數少,股價出現三位數的情形不在少數。股價的高波動性與高價格這「雙高」是讓散戶對成長股卻步的兩大原因。投資成長股也是獲利的選項之一,如果因為前述兩個原因而放棄其實有點可惜。承熙認為,台股自從開放盤中交易零股後,投資高價股的門檻又降低了,我們一般投資人更容易參與;此外,股價高波動雖然有風險,但無法否認獲利的機會也在其中。

日期: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