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公民素養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公民素養共有45項結果
焦點新聞

N號房事件可能在台上演?不缺「嚴刑峻法」的台灣,為何難杜絕網路兒少性剝削?

1987年1月,31個婦女團體在台北華西街發起了反雛妓遊行。當年,一群群少女被鎖在妓女戶密室吞聲忍淚,淪為洩慾工具。事情隔了30年,孩子們的身體不再被明目張膽地販賣、侵害了,然而扭曲慾望和陰影中的獵手,卻在網路架起的數位世界裡,重新找到了出口,無孔不入。

日期:2020-09-09

政治社會

除了專業也保有人性的尊重 陳時中幫我們補上的一堂民主課

當陳時中分析國防部防疫SOP的問題是「太嚴格、彈性不足」時,或是當他對接受疫調人員喊話「誠實就是防疫有功」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他跟多數政客的不同?

日期:2020-04-25

政治社會

全民高標準自律 才能避免「禁足」窒息經濟

全球逾十億人因新冠肺炎疫情被「禁足」,台灣雖然仍在可控範圍內,但專家呼籲,要避免政府被迫祭出「剛性規定」,民眾現在就應拉高自律規格。

日期:2020-03-25

政治社會

美牛美豬、習近平持續進逼...小英承諾「留下一個更好國家」最迫切的「五大挑戰」!

「我不會忘記對你們的承諾。我還有4年的時間,我一定會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你們。」總統蔡英文當選時上台說出這段話時,全場報以最熱烈歡呼聲回應。但她的內心一定很清楚,想兌現這項承諾,必須先克服眾多內外挑戰。

日期:2020-01-15

焦點新聞

美牛美豬、習近平持續進逼...小英承諾「留下一個更好國家」最迫切的「五大挑戰」!

二○二○年一月十一日,台灣選民透過又一次的民主程序,對全世界展現強韌的集體意志。再次獲得民意授權,並承諾留下一個更好國家的蔡英文,眼前面對的,卻是比過去四年更為艱鉅的考驗。

日期:2020-01-15

焦點新聞

高校課桌上,不再只有書本考卷 他們用行動挹注對教育的愛

一○八課綱上路,高中最困擾的事——選修課開不出來。除了原有核心課程延伸的「加深加廣」選修外,還得開出適性探索的「多元選修」課程,對高中校長、老師都是挑戰。若要解決問題,不能只靠學校老師,必須動員大學師資、業界,甚至社區力量一起來完成。因此,高中學校裡,每個人的角色都不一樣了。校長要像企業執行長一樣,懂得規畫願景、尋找資源,號召老師共同備課;老師的教學現場,不再僅於一方天地的教室,師生共學場景可能是在山林間,或者大學課堂。而原本與教育界無關的人,也可能成為教學者。媒體界的人,能不能開一門「媒體識讀」,律師能不能開一門「法律白話文」?又或者科技界人士開一門「AI應用」?下面三個教學現場,就是他們突破現有資源限制,改變現狀而帶來新想像與新可能。

日期:2019-11-20

政治社會

立法院兩黨壟斷破局

台灣的民風民俗距離真正的民主,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若立法院不再有席次過半、足以強渡關山的政黨,對台灣民主環境算得上是好事。

日期:2019-11-13

政治社會

假消息打著民主反民主 謠言超量入侵 我們怎麼辦?

從去年駐日外交官蘇啟誠不堪媒體與輿論攻擊輕生、反同婚者以「爸媽不見了,公嬤消失了」等不實訊息拉公投票,到日前幾萬噸柚子倒進水庫的報導,真假難辨的訊息在每個人的手機裡流竄。面對動搖民心、影響國安的假消息,台灣如何自救?

日期:2019-04-24

科技

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年代,關於「記者」這個不討喜的職業

台灣媒體在猶豫脆弱困頓挫折之際,如何嘗試與惡劣環境周旋,憑藉勇氣、創意與執行力,在泥沼裡一寸一寸緩慢推進,一寸一寸收穫可敬的果實?

日期:2019-04-08

房地產

用行動改變家鄉 「2019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即日開始報名

為鼓勵民眾積極參與社造永續之道、找到長期投入社區之人才,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將於即日起開放報名,比賽類別共有「築夢個人類」、「幸福社區類」及「深耕校園類」,其中「深耕校園類-中學師生組」為首度新增類別。

日期: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