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公私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公私立共有130項結果
生活消費

不斷更新》疫情狂爆! 雙北高中以下全停 各縣市學校停課懶人包一次看

國內昨(16)日暴增206例本土確診,加上前一天(15日)增加180例,累計2天共386人感染,疫情逐漸全台蔓延,其中以新北市和台北市確診人數最多。台北市、新北市正式升級第三級警戒,其他縣市維持第二級;不過,由於許多學校傳出有學生確診或接觸確診者的消息,各縣市也陸續宣布部分校園停班停課,《今周刊》整理出各縣市的停課資訊,讓大家一次掌握。

日期:2021-05-17

健康

雙北中小學停課至5/28! 安親班、托嬰也暫停 柯P:「今確診人數比昨天高!」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雙北不少國中、小、高中陸續傳有學生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午臨時召開記者會,宣布明(18)日起至5月28日,台北市所有高中、國中、國小,包含安親班、補習班、托嬰中心、保母,不論公托或是私立全都要暫停,衝擊約30萬家庭。柯文哲於記者會中坦言,「今天數字比昨天更高」、「不管從快篩站數字、臨床觀察,我們很清楚疫情還在升高」,而選在上午宣布是為了讓家長有時間準備,並呼籲家長不要帶小孩外出。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在上午10點30分舉行記者會,宣布新北市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包括幼兒園、安親班及課後照顧中心等,從5月18日至28日實施「停課不停學」,學生在家防疫不到校。

日期:2021-05-17

個人成長

放手吧!拋掉輿論及內在恐懼,當個信任孩子的家長

信任式教養是最能夠讓自我教育蓬勃發展,家長信任孩童並放任他們自由地遊玩與探險,甚至自行做出決定、承擔風險並從錯誤中學習。該如何才能不顧輿論的力量及心中的恐懼,成為能給予孩童自由的信任式家長呢?

日期:2021-04-27

政治社會

新鮮的肝最「薪酸」!67%勞工低於平均薪資、半數年薪沒有50萬 青年最慘只有34.9萬

每逢年底除了令人在意的年終話題,全台薪資統計的出爐也總是會讓不少人自嘲「拉低水平」、「忙了整年結果只是隻社畜」一吐苦水。根據主計處23日資料,去(2019)年低於平均總薪資的人數比率攀升至67.72%,將近半數的上班族年薪連50萬元都不到、月薪低於4.2萬元,創下統計資料以來的新高,也顯示薪資的M型化的差距再擴大。

日期:2020-12-26

政治社會

諮商人力達標 學生卻等不到的兩大癥結

近期接連傳出大學生輕生,社會驚覺大專院校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支援系統過於薄弱。除了提升專輔人力、讓諮商師專注本業,學校應統合資源主動介入,避免憾事一再發生。

日期:2020-11-25

政治社會

私立校院財務危機更嚴重 學費年年凍漲 「私校自主」已名存實亡?

少子化、學雜費多年凍漲,高教補助資源也不如公立大學,專家評估私立大學五年內恐倒掉十間。此時教育部提出的《私校退場條例》草案,能成為私校轉型的契機嗎?

日期:2020-10-21

焦點新聞

獨家調查》全台大學鬧錢荒 國立大學校長補貼換紗窗:大學很像「月光族」…

持續多年的少子化,加深私立大學招生壓力。面對生存危機,逾30位私大校長近期公開批評政府,對大學整併退場缺乏規畫,卻又長期壓抑學費,使各校無力發展特色,形同自生自滅。但受資源匱乏困擾的不只私校,許多國立大學校長也一樣勒緊褲帶度日,有時甚至連硬體修繕的預算都編不出來。在維持教育品質與減輕學生負擔的天秤兩端,台灣的大學已無法維持平衡,未來能否稱職扮演培育人才、促進社會進步的角色,也讓人深感憂慮。

日期:2020-10-21

焦點新聞

年底前營養午餐全面換約 侯友宜:阻絕「萊豬」進入學生口中

因應明(110)年元旦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入國內市場,新北市政府今(12)日由市長侯友宜率市府團隊與新北市餐盒同業公會、食材供應商、幼兒教保、托嬰、補教、家長等團體代表及學校校長,共同宣示供應國產豬,全面守護0-18歲的小市民們

日期:2020-10-12

保險

薄冰上的台灣之光!一窺「健保」背後3大危機:我們該做的,不能只有調漲保費

25年來,以「增進全體國民健康」為目標的全民健保,讓民眾能以低廉價格隨時隨地享受醫療服務,社會滿意度因此逼近九成。但當健保財務再次出現危機,我們被迫正視不願面對的真相:多年來以「實惠便利」為優先的醫療體系,未必能讓民眾更健康,甚至還可能形成反效果。要讓健保永續經營,並達成增進國民健康的任務,我們該做的,遠不只有調漲健保費。

日期:2020-10-07

焦點新聞

下課不能管教? 教部函:是避免老師以禁止學生下課來處罰

教育部8月3日公告「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第22條規定「除有特殊情形外,教師不得於學生下課時間實施管教措施」,引發教育界一陣譁然。教育部昨政策轉彎,函相關單位解釋修訂的原意,是避免教師使用「禁止學生下課」的方式來處罰學生,但用字易生誤解,教育部將重新檢討該注意事項的文字內容後,再行頒布。教師團體建議修訂內容要夠明確,才不會讓第一線教師無所適從。

日期: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