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公聽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公聽會共有270項結果
政治社會

農委會苦推立法十三年 立法院終於進一小步 降農損、拚出口 該許植物醫師一個名分

為合理、精準使用農藥,確保食品安全並降低出口風險,農委會希望立法在農民與農藥商之間,建立「植物醫師」把關,制度試行三年來,成效也頗受農民肯定。

日期:2021-06-30

政治社會

避綠電衝突 漁電共生端首份「快篩」報告

經濟部規畫的漁電共生「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第一份報告終於出爐。這份報告盤點了在地議題,供未來提案、審查的業者與政府機關參考,以減少各地爆發的綠電衝突。

日期:2021-06-16

全台防疫報導

抱歉記錯了!「拍板放寬3+11」陳宗彥確實沒出席會議 陳時中:指揮中心政策我負責

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外界把原因指向當初將機組員隔離規則改為「3+11」的政策,不過昨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稱,當天會議並非他主持,而是副指揮官陳宗彥,卻遭踢爆事實並非如此。陳時中今(29)日也於記者會中澄清,是他記錯了,經查,陳宗彥那天沒有出席,而他也進一步解釋事情的緣由。

日期:2021-05-29

政治社會

台灣「生不如死」、生育率全球最低! 為何少子化問題幾乎無解? 女性面對「這兩大問題」是關鍵

台灣「生不如死」的警鐘持續響起,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在死亡人數不減的前提下,我國正加速邁入超高齡社會。探究新生兒逐年遞減的主因,原來是台灣在生育年齡的未婚人口比例節節攀升,導致生育率下降。在「中年單身未婚即剩女」的亞洲社會,台灣女性為何不想結婚、也不想生小孩呢?

日期:2021-05-06

焦點新聞

電腦斷層掃描儀是否普及診所 陳時中:可討論

現行法規規定電腦斷層掃描儀等儀器只能在醫院設置,外界呼籲不應用醫療層級劃分,若診所能達到標準就能設置,提升普及性、便利性。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這部分可以討論,但要先有安全、品質,才會考慮可近性的問題。

日期:2021-04-30

健康

肺癌連12年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 如何避開「新國病」魔爪? 榮總教授級顧問教你這三招

衛生福利部統計,惡性腫瘤已連續38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是連續12年居於國人癌症死亡率的第一名。問題是,肺癌無症狀、早期發現不容易,臨床上發現症狀多已進入晚期。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顧問教授蔡俊明表示,遠離肺癌最好方法就是要透過健康檢查。實證結果發現,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能發現早期肺部病灶,是降低肺癌死亡率最好的工具。蔡俊明更分享個人的癌症健康管理件,他自己每兩年就做一次LDCT、全身核磁共振成像(MRI),每1~2年就做一次消化道內視鏡。

日期:2021-04-28

政治社會

新菸品要讓自己 「大到就地合法」

看中電子煙商業潛力,有業者國外批貨在夜市跑單幫、當網紅直播行銷,開實體加盟店。電子煙透過各種通路快速擴散,甚至,國高中生也當起下線,靠社群軟體吸引年輕族群⋯⋯

日期:2021-04-28

健康

「別省錢吃便宜 以後花更多錢就醫!」 營養不良導致身體衰弱 專家:小心這五大徵兆

大多數上班族的一日三餐,都在公司附近買個便當解決,也有越來越多業者以「銅板價」為號招,不斷下殺食物價格衝買氣。但,你知道嗎?有菜有肉的便當卻不等於「營養」,不論雞腿或排骨,熱量都高得驚人。若再加上配菜熱量高,不僅體重逐漸上升,健康也恐逐漸流失,未來勢必要付出更多醫藥費。

日期:2021-04-26

政治社會

「今日台鐵是政策錯誤對待30年成果!」太魯閣事故奪49命 ,學者提公司化3大方針救台鐵

太魯閣事故釀成49人死亡悲劇後,交通委員會今(15)日召開「台灣鐵路管理局澈底改革鐵路法修正方向」公聽會,廣邀各學界、業界及立委,拋出問題及改革方向,集思廣益來拯救台鐵這家百年老店。其中全場聚焦於「台鐵公司化」議題,必須解決上千億負債問題,學者提出提三大擴充財源方針,調整票價、前瞻計畫經費挪移為台鐵重建經費及加速台鐵站開發,活絡財源。

日期:2021-04-15

政治社會

海委會「調查不足」掐喉 遇藻礁爭議全噤聲

藻礁爭議甚囂塵上,淪為各執一詞的狀況,其中有個主要原因,就是主管海洋政策的海委會未能累積海洋基礎調查,又尚未訂定海洋三法規範海洋空間使用。

日期: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