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出兵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出兵共有133項結果
台股

巴菲特「天降神兵」!謝金河:去台化最脆弱時,給台灣最好的禮物…台積電370元或成底部

昨晚睡覺前,看到美股開盤殺低,仔細把個股檢查一下,發現台積電ADR下跌,但盤後交易卻大幅上漲6.8%,我以為是拜登會見習近平,地緣政治風險可能紓解。清晨才發現是巴菲特的柏克夏基金公布到第三季底為止,新增台積電ADR 6010萬股,約占1.4%,若以9月30日的收盤價計,共斥資41.2億美元,這是台股重磅新聞,對台股及整個台灣的影響滋事體大。

日期:2022-11-16

國際總經

股市的「東降西升」

中共20大落幕了,中、港、台10月股市表現脆弱,其中的港股已跌到1997年回歸前的水準;對照美股在10月的強力反撲,股市出現「東降西升」現象,是判斷20大後世界經濟的焦點之一。

日期:2022-11-02

國際總經

地緣政治角力下的台積電

在美國擴大對中國晶片及設備出口限制下,台積電成為美中角力最敏感指標,雖然因地緣政治造成股價重跌,但今年前三季營運創史上最好成績,目前也許是最佳的買點。

日期:2022-10-19

國際總經

龍應台暗指民進黨「為選票把人民帶向戰爭」,卻不提中共霸凌台灣!謝金河:紅統人士一貫思維

誰在鼓吹戰爭?極權獨裁與民主的分際!龍應台女士專文指出:鼓吹戰爭是罪人!她暗指民進黨為選票把人民帶向戰爭,這個説法引起很大的爭議。龍女士認為是民進黨為了選票把人民帶向戰爭,卻對中共一直以來對台灣的霸凌絕口不談,其實這是紅統人士一貫的思維,不足為奇。

日期:2022-10-09

國際總經

第一時間站出來挺台灣、烏克蘭!立陶宛為何如此勇敢?故事要從30年前數十萬人上街擋坦克說起

編按:立陶宛是第一個捐贈疫苗給台灣的歐洲國家,也是在俄烏戰爭中,最早呼籲並實施不使用俄羅斯天然氣、石油、電力,並捐武器給烏克蘭的國家。自從立陶宛在台灣爆紅以來,各界對於立陶宛有許多好奇與疑問,這個國家為什麼如此勇敢、有什麼特色? 然而,相關的資訊有限,能夠看到的多是像教科書般簡略、被周邊大國欺壓的歷史敘述,或是僅限於暢銷的啤酒、巧克力,以及短期旅遊資訊。 作者在前往立陶宛前,也有一樣的困惑,深諳人們心中的疑問。因此在友人及出版社的鼓勵下,結合研究、採訪與親身經驗,深入介紹這個國家。

日期:2022-09-29

政治社會

「中共無力橫渡台灣海峽」!他說10年內兩岸不會打仗:動用40萬軍隊跨海,哪來找運兵船艦?

俄烏戰爭打了7個多月,隨著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布二戰以來首次動員令,要徵召30萬後備公民上戰場,戰情似乎沒有停歇的態勢,而台海情勢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亦對峙升溫,讓不少台灣民眾憂心戰爭會一觸即發。台灣綜合研究院創辦人劉泰英認為,兩岸在未來10年內是不會有軍事戰爭的,因為以目前中國的軍事力量來看,是無力橫渡台灣海峽!「中共還是以政治手段,用錢買通一些親中的台籍人物,在台灣內部進行煽動才能趁機而入,若是用軍事手段,中共代價太高了。」

日期:2022-09-23

國際總經

中國若武力犯台,拜登4度表態「出兵協防台灣」!白宮又收回總統言論?美官員:總統意思很清楚

中國近期多次發動對台軍演,加劇台海緊張,破壞兩岸和平。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以來4度表明若中國入侵,美國將出兵協防台灣。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今天表示,總統意思很清楚,美國主要目標是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確保現狀的維持。

日期:2022-09-20

每日盤前日報、盤後影片

0621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6-21

國際總經

印太經濟架構台灣沒加入會怎樣?重點不在加入群組,能否「私訊美日」才是關鍵!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剛結束上任以來的首次亞洲訪問行程,此次行程除了代表美國將尋求多國結盟來抗衡中國以外,另一個焦點為啟動「印太經濟架構」,以此抗衡中國「一帶一路」的外交戰略。不過,台灣並未在首輪納入印太經濟架構中也引起討論,《今周刊》專欄作家蔡致中在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主持的《老謝看世界》節目中表示,相關的協議或架構已有很多個,猶如一個個LINE群組,但重點還是台灣有沒有辦法跟美國或日本「私訊」,因此也不必對此感到過於憂心。

日期:2022-05-30

政治社會

拜登對台政策模糊少了點、戰略意味多了點!去年至今講了3次「保護台灣」,玩真的還假的?

雖然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次亞洲行已落幕,但他在東京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對於美國記者提問,美國是否會在中國進犯台灣的情況下採取軍事介入,拜登明確而肯定的答覆,依舊餘波蕩漾,並且引發不少討論,多數的爭議都集中在美國是不是放棄長久以來對台「戰略模糊」的政策。

日期: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