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出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出手共有3441項結果
情感關係

弟弟花她錢卻不領她的情!心理諮詢師從「扶弟魔」解析原生家庭角色錯位:為何你活得比別人累?

通常而言,在一個健康的原生家庭裡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角色位置上─父母是彼此的伴侶,孩子是被父母照顧與保護的對象,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之間是平等互助的關係。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每個人的角色都有對應的位置。假如這個位置出現了偏差,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日期:2024-03-14

理財

為什麼公務員普遍積蓄多?一個45歲中年人月收入70K,沒結婚存款卻不到100萬給我們的理財啟示

今天聽一位友人說他的表哥,做油漆師傅,每月收入也都很穩定,有時候6、7萬,好的時候有到8萬,不過沒理財觀念,存款並不多,大概也就是差不多40萬出頭,但沒結婚所以一個人過日子也輕鬆,近來卻因為迷上了線上博奕,用信用卡加值,做工真的太累了,賭個幾把,小賭怡情應該還好,哪知道就這樣贏了好幾萬,那真是心花怒放,信用卡瘋狂加值,但這種事情的結局總是那樣,讀者應該也猜得到,是的,賺的都輸光了,而且還加碼把更多存款投入,輸掉了全部積蓄,用信用卡加值,所以這些等帳單寄來都變成卡債,好幾張信用卡,加起來的總額再搭配循環利率,這應該就是卡奴了,每個月這樣還錢,彷彿看不到盡頭,不知道會不會從此戒掉賭博。

日期:2024-03-13

ETF

高股息ETF「年化配息率10%」這種字眼,6月起不能再揭露!未來如何看股息有多少?得自己算?

國人買基金最關心股息高低,投信業者以往在行銷上也經常以「年化配息率」為號召,但這種方式六月起將不復見。投信業者透露,金管會已在今年一月正式發函全體投信業者,要求在六月之後,投信業者所發行的基金將全面禁止揭露「年化配息率」;至於今年上半年為新制上路前的緩衝期。

日期:2024-03-13

職場

同條街2家炒飯,一家貴又少一家便宜又多,為什麼生意能一樣好?賺大錢的人都有2種競爭思維

很多年前,我住在深圳一個城中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街口有家A飯店,往裡走一段,有一家B飯店。同一份炒飯,A飯店的價格比B高,分量卻比B少,但不管是A飯店還是B飯店,生意都不錯。

日期:2024-03-13

ETF

科技主題ETF成股民新歡,第36檔在3月掛牌!為何專家認為「即使AI是泡沫,離破裂還很遠」?

台人錢進ETF,激勵資產規模突破4兆大關。在AI趨勢帶起的風潮中,科技股有望走出長達十年的多頭行情,相關主題ETF將成資產配置要角。

日期:2024-03-13

ETF

月存00940無痛入手,「10元存股+月配息」小資族賺到?老手曝2隱憂不敢賭:看0056當年如何沉船

未上市先轟動的00940,主打10元存股+月配息+8%高殖利率,讓人超心動!每月存1張無痛入手,完全迎合小資族需求啊!但不敗教主陳重銘逆風表示,以00940為例,每股10元代表股利少,月配息代表匯費占比高,還有航運股大魔王,看看0056當年如何沉船的,這3大真相都不利小資族,加上便宜未必報酬率好,沒填息都不算賺等2隱憂,都讓他不敢賭啊!

日期:2024-03-10

台股

台積電768還不是最頂?能漲多高?0050、00935也沾光…外資目標價競賽開始,陸行之提點這件事

摩根大通將台積電(2330)目標價從每股770元調高至850元,為外資圈最高價,激勵台積電ADR上漲4.9%,對台股溢價率逾2成,帶動週四(3/7)股價同步走高,一度狂飆至768元,再度刷新歷史新天價,市值也逼近20兆元。終場台積電上漲25元,收760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而「含積ETF」也全都受惠,包括元大台灣50(0050)、新光台灣半導體(00904)、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富邦科技(0052)、野村台灣新科技50(00935)等表現也十分亮眼。對於台積電一片榮景,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表示,投資人要判斷,重新評價(re-rating)的理由,是因為基本面高於預期有獲利上修,還是目標價跟市價差不多,逼得分析師找理由上修獲利。

日期:2024-03-08

生活消費

UBA/政大雄鷹狂勝健行科大晉級四強「前進小巨蛋」,跨季24連勝,朝4連霸之路邁進

112學年度UBA男一級八強複賽,昨(5)日進入最終賽程,賽前排名並列第一的政大雄鷹、健行科大兩強對決,終場政大98比71大勝健行,搶下八強頭號種子。此役被視為冠軍前哨戰,雙方精銳盡出、毫無保留,政大首節就拉開比數奠定勝基,演出跨季24連勝,本季依舊未嘗敗績。

日期:2024-03-06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453期︱存股池年度檢討系列14-帝寶、長榮、大成、捷流閥業

我們來對帝寶(6605)、長榮(2603)、大成(1210)與捷流閥業(4580)進行年度檢討。這四家公司皆是納入存股池約1年或不到1年的股票,納入後投資績效表現相當亮眼。

日期:2024-03-06

理財

為什麼年收入1、2百萬的高薪家庭,也會入不敷出甚至債台高築?沒搞懂1件事難怪你賺多少都為錢所苦

大部分的人在求學期間,幾乎都沒有花時間去了解「金錢」,就步入社會、成為了大人。這導致很多人對「金錢」的取得和使用方法有著相當大的誤解。而且他們對於最重要的一件事—「金錢和幸福之間的關係」,往往只有模糊的概念。

日期: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