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分公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分公司共有1228項結果
科技

創新用心點亮智慧生活 中華電信勇奪CSEA卓越客服24項大獎

數位革新與智慧轉型驅動時代巨輪,國內電信龍頭中華電信致力於永續發展,以誠信為本連結用戶,用技術強化客戶信賴感,找出並滿足消費者最細膩需求,搭配分母法則的經營哲學,創造公司與客戶的永續價值,成為數位生態系統賦能者的領導品牌。旗下個人家庭分公司聚焦個人與家庭服務為核心,布局全觸點多元服務管道,結合最先進的資通訊服務與科技,致力滿足全民安全、便利、健康、娛樂之智慧生活需求,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與持續創新,勇奪「台灣客服界金馬獎」美譽的2023年卓越客戶服務大獎(CSEA)24項大滿貫,成為最大贏家。

日期:2023-11-23

生活消費

火鍋料抽驗10件不合格,青江菜豆腐都中!MoMoParadise、辛殿…哪些店上榜?蔬果如何洗掉農藥?

北市衛生局週一(11/20)公布最新火鍋料產品抽驗結果,抽驗55件火鍋業者,共有10件不符規定,包括MoMo Paradise南港潤泰牧場、丰明殿北投店、天辣麻辣火鍋大安復興店、昕殿有限公司(辛殿麻辣鍋)信義店等知名店家食材農藥超標。衛生局已將問題產品下架,並移請產地業者依《食安法》開罰。究竟蔬果怎麼洗最乾淨?農委會藥毒所網站資訊指出,清洗蔬菜時,用流動的清水浸洗或沖洗即可,不需浸泡鹽水、小蘇打粉,更不必使用蔬果清潔劑,水果則以水沖洗後,再去皮食用。

日期:2023-11-20

科技

71歲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旋風參訪日本台灣形象展!日本2大趨勢,台廠如何切入新商機

「智慧交通是知事比較關心的,所以就先去拜訪。」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說的,是週五(11/10)於日本新宿住友大樓三角廣場,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旋風參訪台灣形象展,短短十分鐘時間的參觀時間,一進場就先到元太的展區參觀電子紙產品,用於公車站牌的智慧交通應用。

日期:2023-11-10

科技

「創辦人過世後,5年有4年都賠錢!」友訊董座上任800天的重生實錄:讓品牌變成中國ODM太可惜

友訊曾是台灣最重要的網通品牌,但在2020年前5年間有4年虧損。台鋼集團入主後,讓友訊連最難獲利的美國,也終於開始賺錢。

日期:2023-11-07

科技

Arm科技論壇揭開電動車趨勢 Tier1供應廠搶著來台設點,台廠曝原因「他們需要半導體」

英國IP大廠Arm目前在汽車市場市佔約4成,而為了因應未來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商機,Arm更推出車用開放架構軟體平台SOAFEE,加速未來車廠導入新技術時間,究竟這家IP大廠怎麼看汽車市場未來商機呢?

日期:2023-11-02

科技

全球最永續的專業工程顧問Stantec 如何協助臺灣邁向2050淨零目標

今年,從南歐熱浪到亞洲暴雨,極端氣候日益嚴重,淨零碳排成為各國的當務之急,台灣也未曾缺席,不少地方政府急起直追,向台灣2050淨零目標邁進。

日期:2023-11-02

保險

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往4 %看齊!國壽、遠雄人壽11月動手調,為何各家壽險開始跟上逐步升息?

壽險公司11月宣告利率已陸續出爐,國泰人壽、遠雄人壽11月調升宣告利率,宣示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往4%看齊,遠雄最高已調升到4%,國壽最高拉上3.85%,在國泰、遠雄帶頭效應下,預期12月將帶動其他壽險逐步調升宣告利率。

日期:2023-11-01

政治社會

旅行社業務侵占團費跑了!公嬤還沒出遊先被私吞59萬元 25人求助無門...警追查:錢已被花光

今周刊編按:國內知名旅行社高雄分公司爆出收取25人團費近59萬,業務員在行前一周臨時通知團員航班取消、無法出團,事後卻一再推託、不退還團費,至今神隱7個月,受害民眾不但查出該業務原先是拿別間旅行社行程,甚至根本沒有為他們辦簽證與機票,懷疑是蓄意詐騙,目前已提告詐欺,而警方隨後傳喚該名業務到案,才知近59萬早已被他花光光,全案移送地檢。

日期:2023-10-28

科技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直覺台灣分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開創台灣微創醫療新紀元

達文西手術為目前醫療技術水準先進的微創手術之一,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所實施的達文西手術服務案例截至2022年已突破萬例,佔全台16%。為推動醫療品質持續提升,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於本月17日與開發達文西手術的直覺公司台灣分公司再度簽署合作備忘錄,深化雙方合作關係,共同致力於推動微創手術技術的發展、優化臨床實踐、提供醫療專業人員的高品質培訓,以造福更多病患,並推動台灣微創醫療領域的持續創新。

日期:2023-10-18

台股

九月營收公布 AI、 網通、車用電子個股表現不俗 Q4選股 營收成長率「三升」扮指標

隨著九月營收公布後,下半年旺季拉貨力道也漸漸加大,不少個股基本面已有慢慢復甦的跡象。從第三季營收結果出爐,哪些產業或公司可被看出具有繼續追蹤的潛力?又該繼續觀察哪些指標?

日期: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