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利潤中心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利潤中心制共有20項結果
傳產

父親捲入弊案、銀行斷金流 ...43歲佳和第三代在最黑暗期接班,如何被特斯拉列直接供應商,毛利率創新高?

經歷前董座翁茂鍾官司案衝擊,近一甲子歷史的台灣紡織廠佳和,近年在車用市場大放異彩,更於去年成為特斯拉指定供應商。而領軍人物,正是第三代接班人翁偉翔。

日期:2024-02-27

傳產

人才出走?訴訟進度?少了全家股權影響獲利? 泰山易主半年後 劉偉龍首談經營與爭議

食品大廠泰山易主後,新董座劉偉龍首度接受專訪。僅半年時間,公司組織和本業在他的帶領下長出新面貌,他如何改造泰山?

日期:2024-01-31

傳產

72歲儒鴻洪鎮海喊明年交棒退休!昔日稱小學畢去當學徒、最後變湯匙師「用手就能調最對的顏色」

國內成衣雙雄股王儒鴻(1476)、股后聚陽(1744),明年不約而同計畫進行交棒,儒鴻週四(6月15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洪鎮海被問到退休交棒時,直球回應「有!我做到明年6月30日」。不過他也坦言,這是他的理想值,未經董事會通過前都都不是肯定句。其實,今年72歲的洪鎮海早在2015年就開始為交棒做準備,也對外表示,「儒鴻傳賢不傳子」、「小孩不一定要當接班人」。2018年,《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台灣執行長 50 強」名單出爐,被歸為傳統產業的儒鴻,能擠進前5名實屬不易,若單看幫股東的賺錢能力,洪鎮海更穩居第1,超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以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此外,儒鴻股價也曾一度超越昔日電子股王宏達電,創造出「儒鴻概念股」,證明紡織業不是夕陽產業,而是足以媲美電子業的高科技產業。30多年前,洪鎮海織出台灣第1匹彈性針織布,這位「紡織業的魔術師」是如何帶領儒鴻,以飛躍的成績,讓沉悶已久的台灣紡織業揚眉吐氣?

日期:2023-06-15

職場

公司導入新系統,老員工一夕變「冗員」被資遣...這樣裁員合法嗎?勞動律師解析

「老闆最近找了家外商麥拿倫管理顧問公司,進行『必好專案』的生產銷售流程診斷,建議我們要把各部門改造BU制,並且引入據說很厲害的SOP全面資訊管理系統,把整個生產-銷售流程完全改造,提高公司競爭力,因此也要汰除多餘的人力...」

日期:2022-06-30

職場

訪談超過500位CEO 時報董事長趙政岷大談組織再進化

「事事皆已變,唯管理不變…。」時報文化出版董事長兼總經理趙政岷援引自身的媒體與管理經驗,滔滔不絕地分享在變化快速的現代社會中,企業組織如何自處。而台下逾二十位來自各產業的高階經理人、企業二代等聽的津津有味,更不時地提問;這是以熙國際十一月底舉辦的閉門讀書會。

日期:2020-11-30

管理

獨家專訪》逆勢中堅持不裁員、不減薪 晶華酒店董座為何認為台灣迎來30年一次大運?

疫情打亂潘思亮為晶華30周年所編寫的劇本。逆勢中,晶華不裁員、不減薪,更趁勢轉型,喊出城市度假酒店新定位,擘畫積極的擴張策略。同時,在危機中,還看到台灣的新機會。

日期:2020-09-16

焦點新聞

「只有實體經濟,就像人只有一條腿」貿協董座黃志芳:後疫情時代,實虛並行才走得快

六月初,甫發表防疫國家館的貿協,在七月迎來50週年。「這50年來世界變化太快,數位科技、疫情改變世界樣貌;貿協在3年前就推動數位轉型,希冀為未來50年打下良好基礎。」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對台下總統蔡英文、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等近兩百位與會者分享。

日期:2020-07-07

職場

總體策略成敗在於人性

比起「無私」,人性似乎偏向「自私」,而企業經營想要創造「綜效」,得先把「自私」拋諸腦後。

日期:2019-10-08

話題人物

光學界老將的逆襲 賴以仁

「人生七十才開始」,亞洲光學董事長賴以仁,無疑是今年台灣企業界中,這句話的最佳寫照。

日期:2017-12-20

科技

宏達電大裁員 揮刀太慢又太輕

經歷連番高層出走與異動,以及無預警財測下修和股價重挫,宏達電的壞消息好似沒有終止的一天。八月十三日再傳出大裁員消息,且人數將上看二千三百人。這一刀砍下,能救得了宏達電嗎?

日期: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