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創新服務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創新服務共有279項結果
政治社會

台灣大未來》從煙囪進入到高科技,桃園、高雄如何躍升國際重要供應鏈基地,打造城市翻轉典範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產業轉型與數位升級,不少城市早就超前佈局,要解決企業投資水、電、土地、人才與勞工的「5缺」問題,台灣的城市都準備好了嗎?展望未來,疫後又要如何快速振興地方經濟?

日期:2021-08-19

產業動態

數位轉型再出招!貿協成立旗艦店「創新業務中心」

面對數位轉型浪潮,外貿協會不斷進化再出招!正式成立新單位「創新業務中心」,除了將變身為產業界的網紅,用全新影音頻道「經貿!了解一下」把台灣的優勢推廣到全世界,也定位創新業務中心為貿協的「旗艦店」,將整合貿協國內外能量及跨業結盟、打造服務生態系,提供企業及政府全方位服務及完整的解決方案。

日期:2021-07-30

台股

台積電「幾乎滿單到2024年!」 半導體大老:美國驚覺台灣很重要 需掌握半導體製造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股價自從1月中衝上679元新高後,就陷入區間震盪至今,連600元大關都站不穩,與去年的勇猛表現大相逕庭。不僅如此,外資券商摩根士丹利更開出業界第一槍,6月中將台積電投資評等調降至中立,目標價也從655元下修至580元。但國內最大半導體設備代理商、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認為,台積電實力依然堅強,目前訂單幾乎滿到2024年,且就是因為技術水準無人能及,美國政府才會大力遊說赴美設廠。郭智輝也提到,美國或許擁有世界一流的半導體技術水準,但在美中科技戰日趨嚴峻的背景下,華府驚覺需要掌握半導體的生產技術,並意識到台灣在半導體生產的重要性。

日期:2021-07-07

金融

超商二哥結盟玉山、超市龍頭挖角前街口戰將 兩匹黑馬入林!全家、全聯電支混戰盤算

金管會再度開放兩張電支執照,各路人馬都在爭奪每年九兆元新台幣的零售消費交易,更重要的還有購物數據商機。

日期:2021-06-30

保險

全人健康的陪伴與照護 顛覆你對保險的想像 從「好險有南山」走向「健康有南山」

保險的核心價值體現,不再侷限於事後理賠!深耕台灣逾半世紀的南山人壽已提前佈局,特別是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健康照護服務需求越來越廣泛,因此積極透過跨界協作打造「南山健康守護圈」,將保險商品、醫療照護、創新科技加以整合,希望從過去的被動財務補償,往前延伸到主動提供事前風險預防的健康加值服務,陪伴國人提升生活品質並延長健康壽命。

日期:2021-06-15

職場

協理月薪9.6萬被迫調職,拒絕上班3天,竟被依曠職解雇,這是合法的嗎?

葛小姐自民國83年7月4日起,於首富房仲公司擔任客戶推廣部協理,負責產品研發、商品企劃、系統教育訓練、商品推廣銷售及售後客服等業務,月薪9萬6千元。到了105年2月4日,公司未經她的同意,擅自將她調動至網路中心,她懷疑公司有針對性,調動顯非基於企業經營上所必須,且有不當動機及目的,調動後工作亦非她的體能及技術所能勝任。葛小姐多次向公司要求回復原職均遭拒,公司更於105年6月16日以她自同年月13日至15日繼續曠職3日為由,依勞動基準法第12條第1項第6 款規定解僱葛小姐。葛小姐認為首富公司解僱她並不合法,經向台北市勞動節申請勞資爭議調解,公司也不同意收回成命,所以委請律師起訴確認她跟首富公司間之僱傭契約關係仍繼續存在,要求首富公司人自105年6 月17日起至讓她復職日止,按月給付薪資9萬6千元,另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第1 項規定按月提繳勞工退休金。

日期:2021-04-09

產業動態

台灣「這款水果」有本事賣到杜拜去 還被日本人視為高價農產品 為何得擔心被菲律賓超越?

來自台灣屏東、總重量達30噸的水果,被分裝在兩個貨櫃中,歷經超過20天的海運,終於抵達遠在6500公里外的杜拜。這趟台灣農產品的「長征」,看在「三代從農」的余致榮眼中,一方面,是台灣農業拓銷海外市場的機會;另一方面,卻也隱含著農產品外銷的兩大困境。

日期:2021-03-12

科技

人資好幫手 Teamdoor協助打造更高效的招募流程

由於過往在日本網路產業工作,有感於日商對於人才培育、組織文化建構的重視,友睿資訊創辦人陳秋瑜發現台灣企業對於人資領域的投入相對較少,在2016年從求職服務角度切入市場,啟動Yourator新創職涯平台,希望持續推動人力資源領域的創新。

日期:2021-01-15

科技

SGS Awards邁入第五屆,台灣品牌展現世界級實力

台灣企業不僅在品質管理有著優異表現,在環境管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永續環境管理與知識管理等面向的表現也十分亮眼,獲得SGS Awards殊榮肯定。

日期:2020-12-31

傳產

樂天純網銀上路 真正對手不只傳統銀行

樂天搶下純網銀頭香,宣告台灣金融業走向新的里程碑,但有專家認為國內三家純網銀上路後最大的敵人,恐怕是電子支付業者分食業務大餅。

日期: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