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升學主義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升學主義共有35項結果
焦點新聞

政壇新力量》趙怡翔、吳沛憶從社運走進政治 口譯哥、正妹發言人 如何翻轉老人政治?

兩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一路從體制外的社運,走進民進黨核心要職,在面對滿是政治大老的政壇,他們相信,要承擔台灣未來,青年聲音不可少!

日期:2017-03-23

個人成長

蘇格拉底式的對話+不設限的大量閱讀 專訪唐鳳父親》他如何帶大一個神童

20210711編按:日本東京奧運將於7月23日舉辦開幕式,行政院昨宣布,由政務委員唐鳳代表台灣出席東奧。主因在於,唐鳳在日本頗具知名度(曾被日媒譽為「天才IT大臣」),且可藉由本次訪日,表達對日本捐贈台灣新冠肺炎疫苗的感謝之意。另一方面,在中國屢屢對台施壓的情況下,唐鳳赴日也有加強台日關係的意義。唐鳳對此行表示「欣然接受、使命必達」。其實,自從唐鳳入閣以來,因其創新、不同於傳統政府官員的作法,引發各界關注。《今周刊》曾專訪唐鳳的父親,唐光華曾是《中國時報》副總編輯,現在則是個實驗教育者,談起「怎麼教唐鳳」,唐光華先從自己的生命經驗說起,以下為《今周刊》2016年的採訪報導:

日期:2016-09-01

話題人物

QA時間》從陸劇、短褲問到同志婚姻 高中生麻辣提問 她一一爽快接招

為爭取與準總統對答的機會,不只台上三十位來自北中南的各校代表高舉「選我」的牌子,台下學生也全力喊出各自校名、全員起立或舉手,吸引活動主持人岑永康目光,場面十分熱烈。

日期:2016-04-21

教育

把有興趣的東西玩到精熟 比上台大還有用

MOOCs線上課程的新學習革命,改變未來一流人才的定義。台大MOOCs計畫執行長葉丙成向家長喊話,不要再一味灌輸孩子知識,而是要培養他們的自學力,誰能最快學到浪潮上的技術與趨勢,就是未來全球搶著要的一流人才。

日期:2015-12-24

教育

化解高等教育危機 可從三大方向著手

若想讓台灣的高等教育恢復競爭力,需要長期結構性的改造。但面對眼前的少子化現象,至少可從放寬管制、公開資訊、增加學生選擇性以及宏觀調控人力產出等下手。

日期:2015-12-10

教育

台大校長楊泮池:把握優勢 年輕人可以做更好

台灣社會紛亂,經濟低迷,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大學應提供什麼價值觀給學生?資源有限的高等教育,面臨國際上的人才競爭,又該如何突圍?《今周刊》特地專訪台大校長楊泮池,談他的憂慮與建言。

日期:2015-08-27

教育

這裡,不逼成績 教孩子探索自我

正當各界對十二年國教吵得沸沸揚揚時,另一個重要變革──「探索適性」課程,卻被家長忽略;《今周刊》走訪三所特色國中,看他們如何讓孩子從國中就開始探索自己的未來。

日期:2013-11-14

情感關係

吃苦當做吃補 揮拍出人生好球

台灣網球天后謝淑薇的大滿貫金盃,不只是個人榮耀,對全台灣父母更有啟發性意義。身為教練的爸爸謝子龍與謝淑薇接受《今周刊》專訪,暢談他們如何在克難環境下,歷經旁人也看不下去的魔鬼訓練、父女冷戰,踏上球后之路。

日期:2013-07-25

情感關係

看出孩子的天賦 是父母的責任

七月的日本東京,天氣炎熱,中午的室外溫度將近攝氏四十度,來到管理大師大前研一位在四谷「Ohmae & Associates」的辦公室。因應這樣的天氣,大前研一穿著一件藍色夏威夷衫,輕鬆地迎接《今周刊》專訪。

日期:2013-07-25

教育

拒當流浪教師完全自救守則

教師可謂為少子化風暴下最大的受害者,從以往的流浪中小學老師,到現在逐一出籠的大學流浪教授,如何護住鐵飯碗,成為所有「夫子」的重要課題。《今周刊》搜羅大學教師、補教老師以及一般老師的經驗,提供教師自救策略。

日期:201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