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反對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反對黨共有175項結果
國際總經

一個窮困的國際孤兒,為何擋得住中國圖霸東非 一帶一路釘子戶 深入索馬利蘭:直擊台灣外交肉搏現場

(今周刊1384)這是一個遙遠的國度,卻也是世界列強爭搶的戰略重地。這裡是世界最窮的地方,卻也是咬住亞丁灣,充滿商機的金銀島。索馬利蘭,這個台灣的國際友人,正在美中對峙的世界大局中扮演要角,而台灣,也正在這裡蹲好馬步,準備狙擊。

日期:2023-06-28

政治社會

台灣是世界最危險的爆發點之一!紐約時報:國民黨提名「溫和派」侯友宜,對2024總統大選利弊分析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5-18

國際總經

泰國大選在野黨領先「近10年將首次變天」,能扳倒軍方勢力組新政府?「1原因」勝選也不一定能執政

泰國選民明確反對獲軍方支持的政府繼續執政。選舉委員會今天數據顯示,國會大選幾乎完成計票,兩個主要在野黨遙遙領先,執政近10年的政府遭遇重大挫敗。

日期:2023-05-15

國際總經

是中華民國也是台灣!斐濟「雙重承認」我駐斐濟代表處正名、享外交特權 下一步建交?外交部回應

外交部亞東太平洋司司長周民淦表示,斐濟共和國外交部3月24日以節略正式知會我國駐斐濟代表處,自3月15日起恢復該處名稱為「中華民國(台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Trade Miss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to the Republic of Fiji)及享有依據1971年《斐濟外交特權及豁免法》的外交特權。外交部對此表示肯定與感謝。

日期:2023-03-28

政治社會

「我們能讓經濟暫停」!英法德義西全陷大罷工浪潮,航班鐵路停運、電力產量驟降…歐洲民眾為何而戰?

除了法國迎來第五次罷工遊行,隨著高通膨影響,義大利、英國、西班牙、德國民眾近日舉行了多輪罷工,要求提高工資、改善工作環境, 歐洲大國將歷經新一輪罷工潮,德國的最大機場也因此停擺。本月初,英國爆發了 12 年來最大規模跨行業罷工,法國工會也將在 3 月 7 日舉行最大規模罷工,誓言要讓法國停擺。

日期:2023-02-18

政治社會

為何民進黨慘敗在預料中?謝金河:政府缺乏這能力,「3大事項」仍待解決…當領導者需有3特質

為政之道,貴在論述!很久沒有召開記者會的蔡總統,這回終於拍板敲定兵役服役期限從4個月延長為一年,這是繼年金改革後,小英總統十分果決的重大決策!本來大家擔心這個政策會招來反對,甚至影響選票,結果,反對黨只有趙少康站出來公開反對,社會上似乎認同這個改變。

日期:2022-12-30

政治社會

台灣擁龐大稅收,或可考慮直接寄支票給大家…謝金河:跟人民斤斤計較的政府,恐會丟掉政權

對人民斤斤計較的政府,恐丟掉政權!蔡英文總統22日在臉書發文,承認執政團隊沒有看到經濟數據,與人民實際感受的落差,需要深切檢討。民進黨敗選之後,這是蔡總統對敗選比較切入核心的回應。

日期:2022-12-23

國際總經

特拉斯閃辭錢照拿!每年卸任首相津貼有400萬…密謀復出?傳強生可能回鍋選黨魁

英國首相特拉斯20日宣布下台,在任短短45天閃辭,成為「史上最短命」首相。各國首相也做出回應,美國總統拜登就說:「美國和英國是長久的盟友,堅定聯繫將持續下去。」俄羅斯則大酸特酸,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反諷「恭喜離任」,前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也嘲諷PO文「恭喜萵苣」。下任首相會是誰?外界猜測除了52歲國防大臣華勒斯之外,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前國際貿易副大臣摩丹特(Penny Mordaunt),甚至連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都傳出將角逐首相。英國媒體《每日郵報》報導,強生在特拉斯宣布請辭後,正在策劃一場令人震驚的政治復出,計畫加入黨魁選舉的行列。儘管特拉斯當首相的時間不長,但她仍有資格每年領11.5萬英鎊(約新台幣414萬)的納稅人資助津貼,也就是所謂的「公共職責津貼」(Public Duty Costs Allowance)。

日期:2022-10-21

政治社會

「半導體沒了台灣,全球工業恐出大問題」 德國友台小組到訪:若台灣受武力威脅,德國願支援

德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魏爾胥今(10/3)日拜會總統蔡英文時表示,台灣民主在亞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勇敢的烏克蘭人現在捍衛他們的國家與自由民主,「德國國會也在不同文件、討論提到如果台灣受到武力威脅,德國也會勇敢的站出來協助、支援台灣。」

日期:2022-10-03

國際總經

第一時間站出來挺台灣、烏克蘭!立陶宛為何如此勇敢?故事要從30年前數十萬人上街擋坦克說起

編按:立陶宛是第一個捐贈疫苗給台灣的歐洲國家,也是在俄烏戰爭中,最早呼籲並實施不使用俄羅斯天然氣、石油、電力,並捐武器給烏克蘭的國家。自從立陶宛在台灣爆紅以來,各界對於立陶宛有許多好奇與疑問,這個國家為什麼如此勇敢、有什麼特色? 然而,相關的資訊有限,能夠看到的多是像教科書般簡略、被周邊大國欺壓的歷史敘述,或是僅限於暢銷的啤酒、巧克力,以及短期旅遊資訊。 作者在前往立陶宛前,也有一樣的困惑,深諳人們心中的疑問。因此在友人及出版社的鼓勵下,結合研究、採訪與親身經驗,深入介紹這個國家。

日期: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