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古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古人共有227項結果
政治社會

花東三法將在國會開戰,「個案」立法恐創惡例!立法者提預算、破壞憲政制衡等3爭議,為何將開啟下波攻防?

國會改革之亂,為未來4年可能持續上演的朝野衝突、群眾抗議,拉開序幕。接下來,藍白陣營共推的「花東三法」,同樣面臨違憲、兩兆錢坑等質疑,是否將引爆下一波戰火?

日期:2024-05-29

台股

想在股市淘金大不易!如何闖出一片天,實現財務自由?「這兩種力量」缺一不可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朋友問我,想要在瞬息萬變的股票市場存活,累積財富,早日實現財富自由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其實,金融交易是一項具備需要高度專業技能的工作,並非一般大眾想像的,只要聽聽消息,按按交易軟體買進賣出,大把大把的銀子就會從天上嘩啦嘩啦地掉下來,而是需要經過不斷地嘗試錯誤,記取教訓,修正調整,漸漸地培養出各種的交易能力,才有辦法在多變的市場中屹立不搖,穩健獲利。

日期:2024-05-08

個人成長

與使用者感同身受 創造順暢的數位體驗

悠識數位創辦人蔡明哲:以市場與用戶為師;小看網站動線設計不良,將累積成失去忠誠感、信任感、訂單減少...等營運問題。

日期:2024-04-10

情感關係

35歲年收入200萬有房又有車的高富帥,為什麼會交不到女朋友?2案例一針見血道出多數大齡單身原因

「喜歡的人不出現,出現的人我不喜歡⋯⋯,想過要將就一點,卻發現將就更難,我想我會一直孤單,這樣孤單一輩子。」一首《一輩子的孤單》唱出了很多「孤男寡女」的心聲。為了尋找那個對的人,他們憂心忡忡,一次又一次地錯失機會。

日期:2024-02-21

職場

阿嬤花錢是給我買糖,人家姥姥花錢是拿來填8億多元募資缺口!那些在私募基金震驚我的「有錢同事」

我所任職的這間私募基金,幕後出資的老闆是靠不動產起家的一位亞洲超級富豪。因此「老闆家很有錢」這件事,算是在預料之中。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事,同事竟然也都超級有錢的!

日期:2024-01-29

生活消費

獨立製錶新浪潮

轉動指針,聽齒輪咬合,精彩工藝千變萬化,就為了能讓時間在精巧的機械腕錶內通過,瑞士的高級製錶賦予人無盡的驚奇,創造無數百年品牌。如今,這份賞玩機械錶的浪漫,隨著GPHG日內瓦鐘錶大賞,選出過半的獨立製錶品牌、LVMH路易威登集團推出獨立製錶獎後,開始了有了轉變,將成為下一個階段高級腕錶顯學的「獨立製錶」,深藏的魅力究竟何在?

日期:2023-12-20

生活消費

夢幻滑雪假期 感受白色鴉片的魔力

「下雪了」,對於熱愛滑雪的人來說,是最令人期待的信號,意味著不久之後就可以穿上雪衣,站上滑雪道頂端,開始這一季的夢幻滑雪假期。置身台灣難得見到的絕美銀白世界,鼓起勇氣成功挑戰黑線陡坡,滑雪板劃過粉雪發出的刷刷聲響、雪伴好友們同甘共苦的歡笑聲,都是令人迷上滑雪的原因!

日期:2023-11-29

品味收藏

天下好酒沒有不入其口!陳新民讚讀《世界酒莊巡禮》:造福愛酒人士的功德大矣

撰文:陳新民/大法官、《稀世佳釀》作者法國香檳騎士黃煇宏兄,在其大作《相遇在最好的年代:100大酒莊巡禮、世紀年份、中華美食》於2015年問世後,一時洛陽紙貴。這本巡禮世界一百座偉大的酒莊及其最佳年份,且別出心裁的搭配一百款台灣與大陸美食的佳作,不僅讓喜愛美酒、美食的讀者能夠一覽世界最頂級百大酒莊的佳釀以及與其最適合搭配的中華美食,這是當今世界各國出版,且種類數量已經達到汗牛充棟的葡萄酒著作中難得一見的著作,無怪乎獲得了海峽兩岸美食美酒界一致的讚譽。

日期:2023-11-22

理財

老朋友投資股票20多年,最後投報率竟然才2%啟示:沒給股息的股票別碰,這裡頭定藏有玄機

人生不能全由「期待」去填滿,不如憑藉己力建立個人的財富事業,這不僅讓自己留下價值與肯定,還可以隨時享有富足,將「累積財富」在生涯中變成有趣的調味劑。

日期:2023-11-15

政治社會

作家范疇心血管病猝逝享壽68歲,不辦公祭不設靈堂…被譽為「今之李白」,善用妙喻、犀利評論成絕響

今周刊專欄作家、知名政略作家范疇驚傳周一(11/6) 凌晨1點4分因心血管病發,於家中安祥離世,享壽68歲。范疇在兩岸三地交友甚廣,家屬低調並秉持其遺願:不辦公祭、不設靈堂、懇辭花禮,將以其創辦的前哨預策營網站,持續作為其創作刊文紀念及各界留言致意。范疇前哨預策營官網上寫道,范疇長年哲學思索不斷,力推台灣平民三精神:中共不等於中國,台灣12字訣等獨特創見均獲得各界回響,其獨樹一格精闢定義之:只要在列強夾縫中強韌生長且內生民主自由者:Taiwanology台灣學理念,也正要向全球推廣,期待各界持續火種為共同理念奮進,將其發揚光大。范疇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曾在台灣、新加坡、美國、中國創業已逾30年,涉及教育、數位出版、風險投資、區域經濟開發等領域,註有《與中國無關》、《與習近平聊聊台灣和中國》等著作。《今周刊》曾於2015年專訪范疇,談談他年少時期特殊的中國經驗,與未來的寫作夢想,他善用妙喻、才氣縱橫,突然猝逝讓人震驚不捨。以下為《今周刊》950期專訪全文。

日期: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