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台灣疫苗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台灣疫苗共有164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解除628警戒有望?升三級後確診數今新低 陳時中坦言「的確有思考這問題」

台灣今日新增127例本土個案、20例死亡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整體疫情看起來,各個縣市的確診數有降低的趨勢,但是仍不可大意;對於是否有望解除三級警戒?他認為,的確有在思考這樣的問題,不過目前是在控制疫情的階段,「稍微不注意仍有爆發的可能」。

日期:2021-06-19

全台防疫報導

郭台銘直指「各種看不見力量拖延」買疫苗! 再發千字文、求見蔡英文 總統府回:始終樂意見面

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昨天午夜才發出臉書專文、感謝衛福部長陳時中承諾協助洽購德國疫苗,今天上午又發出千字文,直言「關鍵問題若無法突破,只是在原地繞圈圈而已」。郭董指出,端午連假後「有消息傳來,民進黨不同派系間有不的意見,又有媒體出現無法查證訊息來源的不實報導,各種看不見力量開始對本案產生技術性的拖延」。郭台銘因此提出五點建議,希望能面見蔡英文,獲得政府明確表達接受永齡基金會捐贈疫苗的立場,讓他得以運用國際人脈及數十年的商場經驗,洽談購買德國BNT疫苗。

日期:2021-06-18

政治社會

「台灣醫療怎變這樣?」美國親戚大喊失望 他怒噴一串回嗆「資源蟑螂」:那還回台看牙醫!

國內疫情尚未緩解,全台人民一面防疫、一面等待著疫苗,政府也竭盡所能地洽購疫苗;以目前狀況來說,由於疫苗數量還沒完全到位,因此施打率尚未普及。儘管接種進度落後國外,但全國民眾相當配合防疫措施,使近期疫情有恢復平穩的趨勢;日前,一名網友就分享,收到住在美國的親戚私訊,不僅批評台灣醫療制度,甚至強調自己早已在美國打完疫苗,不屑的態度引發眾怒,也讓該網友狂開砲猛嗆,處處戳痛點,讓對方瞬間啞口無言。

日期:2021-06-17

政治社會

街有猝死者、老人院爆感染...龍應台悲憤「政府無能」!歐洲兒:我們這樣生活一年半了

河裡撈上來的、廁所裡發現的、陋巷公寓裡無聲無息的....遺體,全部成為官員嘴裡一個號碼、案例。

日期:2021-06-15

全台防疫報導

連戰夫婦插隊打疫苗, 趙少康力挺「想好好活下去何錯之有」,網批:耍特權還藉口一堆

資深媒體人周玉蔻日前於臉書發文爆料,表示連戰夫婦已經於北部某醫院接種過AZ疫苗;而振興醫院也證實此事!也引發外界質疑是否「有特權」插隊施打。對此,媒體人趙少康則是於臉書上力挺連戰夫婦,「政府不解決疫苗短缺問題,反而檢討為了活命打疫苗的人!」他認為施打疫苗,只是希望能夠好好活下去,何錯之有?不過,作家溫朗東認為,打疫苗就是要按照順序施打,「訴諸悲情,破壞制度,就是特權。」

日期:2021-06-13

全台防疫報導

都是首例!藥師接種「AZ疫苗」後死亡 民眾打完「莫德納」呼吸困難急送加護病房

為了嚴防疫情延燒,我國陸續替國人接種疫苗,目前已有超過78萬人接種,不過在今(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疫苗接種不良反應報告中,出現首例接種AZ疫苗的死亡個案,以及首例接種莫德納疫苗,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目前該民眾已經送往加護病房觀察中。

日期:2021-06-11

全台防疫報導

打疫苗權貴接連插隊 還有353萬名冊排前面 何時才輪到我接種?

國內疫苗短缺,民眾苦等不到疫苗,中央及地方政府公開宣稱「造冊施打」維持公正,卻頻繁爆出部分政治人物優先接種,及好心肝診所涉嫌違規替名人接種疫苗爭議,引起社會譁然,疫苗接種順序也引起各界討論。

日期:2021-06-11

政治社會

針對傳染力較高的英國變種病毒,台灣疫苗覆蓋率達6成就能群體免疫?專家這樣看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9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274例25死》疫苗接種最新7大類順序一表看 AZ、莫德納、國產混打?陳時中這樣回應

台灣今(9)日新增274例本土確診、25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表示,疫情整體看起來較先前平穩,不過未來仍必須留心不可大意,目前端午假期的人流移動已經降到很低,雙鐵目前一直有陸續退票的情形,感謝國人願意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另外,對於疫苗接種順序,指揮中心也作出詳細說明。

日期:2021-06-09

政治社會

疫苗打愈多劑,保護力愈高?實驗說「混打」效果好,指揮中心為何說「不行」?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