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台灣鐵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台灣鐵道共有21項結果
政治社會

運安會公布普悠瑪事故最終調查報告:台鐵3大組織文化疏失釀禍

台鐵第6432車次普悠瑪號,2018年10月21日出軌,造成18人死亡事故,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在事故兩周年前夕(10月19日)公布最終補強調查報告。運安會針對交通部、台鐵局、鐵道局及普悠瑪列車供應商「日商住友商事株式會社」提出27項改善建議,尤其根源是台鐵未能提供司機員、檢查員及調度員完整手冊及程序以為作業依循、完整訓練等。

日期:2020-10-19

科技

台鐵七千萬研究新系統 專家評不切實際

台鐵以「提升行車」安全為由,申請經費研究全新列車控制系統,並寄望將研發成果銷往全球,但專家紛紛質疑目標不切實際,計畫內容也有諸多可議之處。

日期:2020-09-16

政治社會

台北車站大廳「永久禁坐」掀論戰 林佳龍打臉台鐵:公共場所規定不應單方面主觀判斷

黑白相間的棋盤格狀大廳是台鐵台北車站內的特色之一,不少民眾常常席地而坐休憩、聊天,但為防堵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台鐵自2月29日起便禁止民眾在此群聚。隨著疫情趨緩,交通部宣布8月重新開放北車大廳,不過台鐵卻表示「棋盤狀大廳」未來打算不再開放民眾席地而坐,引起各界不小討論聲浪,甚至有網友號召民眾在本週六把北車「坐好坐滿」。對此,交通部長林佳龍回應,已指示台鐵與指揮中心研商評估,逐步管理開放大廳乘坐。

日期:2020-05-19

情感關係

不能只看過《與惡》!PTT鄉民激推2019年度10大台劇 其他9部你看過嗎?

2019年台灣有很多出色、叫好又叫座的戲劇,但不少人因為工作、課業繁忙的關係無法收看,不妨趁著過年休假期間來感受這些好戲的魅力,若是已經看過了,也可以再溫故知新,說不定能有不同於第一次收看時的全新感受喔!

日期:2020-01-17

政治社會

火車不是標本,我們要讓它「動起來」

曾是體制外大鳴大放的鐵道文史學者,進入政府體制後,擔任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的洪致文,如何將這座國定古蹟台北機廠,轉化成令人期待的「活的博物館」?

日期:2019-11-13

政治社會

高鐵南延敲定左營案…砸554億 日增不到4千旅客

交通部昨天開會審查高鐵南延案,經兩個半小時討論,從四個方案中敲定「左營案」,規畫從高鐵左營站延伸至屏東六塊厝,行車時間約十分鐘、預估新增屏東站每天只多三千九百名旅客,但要耗資五五四億元。

日期:2019-09-28

科技

台灣人搭火車不排隊的原因 一張圖告訴你

周五下班時間,拉著行李的旅客與通勤通學族,在台北車站不同的樓層、運具間移動。捷運、高鐵列車到站,站在排隊線上的旅客依序上車,時間一到,列車關門、出發。但同樣的場景換到台鐵,月台雖畫有排隊線,卻不見有人站在其上,列車到站,旅客像迴紋針遇上磁鐵般,全湧到車門前,不論下車或是上車的人,全都像打了一場仗。

日期:2019-07-23

傳產

「藝」猶未盡的台北

春夏之交的台北街頭,各式展覽爭豔,台灣文博會帶來台南、台東、屏東、桃園四城市的活力向行前,都會叢林信義區裡的「粉樂町」,則出現各國鬼才構築的異想空間,匆忙的人們,不妨放慢腳步,走進藝術。

日期:2019-05-02

生活消費

普悠瑪昨完成特檢 台鐵:結果沒問題

自普悠瑪21日發生出軌翻車事故後,台鐵針對普悠瑪加強檢測,今日台鐵表示,經特檢後沒問題,將細部資料提供調查小組,因還在偵辦中,無法對外公布,會持續落實檢修。

日期:2018-10-28

政治社會

心驚膽顫!普悠瑪翻車畫面曝光

台鐵普悠瑪列車21日下午發生翻覆意外,造成重大傷亡,列車出軌的畫面曝光後,更讓人看了心驚膽顫。目前事故原因尚待調查,而當時駕駛的尤姓駕駛頭部有多處撕裂傷,緊急送醫治療,駕駛的姪子昨日凌晨也在臉書喊話,「發生這次事件司機尤正仲是我的舅舅,現在正在羅東聖母醫院開腦部手術,希望可以度過難關,加油~您還有爸媽要照顧,一定要撐過去!」

日期: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