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台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台資共有569項結果
科技

它串聯電商、直播、導購線上付款 坐穩第三方支付龍頭 首支興櫃千金股王 綠界科技憑什麼?

疫情讓電商需求大爆發,台灣第三方支付霸主綠界科技也跟著趨勢崛起,登上興櫃股王。除了中小型電商市占率達六至七成,綠界又成功搶下大型零售業客戶,它,到底有何關鍵能耐?

日期:2021-08-25

券商彙整報告

【麥克連】20210823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08-23

國際總經

曝險警示1 華爾街大咖忙撤資 台灣卻深陷其中 壽險狂戀騰訊阿里、銀行對中放款高台金融業對中曝險火線掃描

中國成了投資風險最高的國家。近來,中國政府以「一張紙」判定一家公司生死或一個產業存亡,讓全球投資人為之錯愕,迫使華爾街投資大咖前仆後繼撤出中港股市。

日期:2021-08-18

房地產

香港人來台瘋買房! 連續三年高居所有外國人之冠 不只因房價較低 「家園變色」也是原因

香港人移民台灣及在台置產的趨勢並非新梗,但隨著香港局勢過去兩年變化劇烈,港人移民來台及購屋的規模居高不下。從內政部統計來看,香港人在台灣買房的面積,已經連續三年高居所有外籍買家之冠,而且遠高於第二名。觀察港人來台落腳及置產的動機,不外乎是平均房價低於香港、空間更大、只要600萬台幣投資移民就能(最終)拿到台灣公民身分,語言及文化相近、生活成本相對較低等。但從2019下半年以來有個新變化,就是來台港人有年輕化趨勢,原因跟反送中風潮導致香港社會動盪,以及港區國安法上路都有關係。

日期:2021-08-13

政治社會

台灣澳門關係因兩岸關係緊張而僵化

駐澳門辦事處代理處長陳佳鴻因拒簽「一中承諾書」,未獲澳門政府續簽而於6月27日返台,澳門辦事處現餘4名台灣派駐人員。台灣與香港、澳門的關係如今彷彿在冰河期,在此之前,台灣駐港辦事處7名人員ㄧ已因拒簽「一中承諾書」,簽證到期返台。因習近平對港澳的緊縮,也對台灣造成影響。

日期:2021-07-20

全台防疫報導

BNT事件後,台灣該如何防堵「中國鎖藥危機」?三大策略建立藥品安全供應鏈

泛中國藥廠取得疫苗及重大疾病新藥台灣代理權,在商業目的外表下,若還包裹著政治動機,將影響台灣用藥安全性、穩定性。如果是類似如BNT疫苗關鍵的藥品,甚至可能上升到國安危機。

日期:2021-06-09

政治社會

政策解方》不讓政治干擾台灣藥業內外都要防堵 破解「大中華區」魔咒 3方向建立藥品安全供應鏈

泛中國藥廠取得疫苗及重大疾病新藥台灣代理權,在商業目的外表下,若還包裹著政治動機,將影響台灣用藥安全性、穩定性。如果是類似如BNT疫苗關鍵的藥品,甚至可能上升到國安危機。

日期:2021-06-09

政治社會

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通傳會委員林麗雲教授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對於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的寶貴見解。

日期:2021-05-31

政治社會

我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分享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分享,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

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