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呼吸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呼吸道共有882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校園口罩令鬆綁「內外標準」曝光!教育部:12/1起和戶外口罩新制同步上路

12/1起室外可以不必再戴口罩,不過室內仍維持戴口罩規定,惟有符合6條件才可免戴,但有家長擔心校園防疫該如何規範,教育部長潘文忠周二(11/29)表示,基本上校園會以教室內外來作區隔,預計這1~2天就會修正相關指引,並會與指揮中心的口罩鬆綁政策12/1同步上路。此外跨年活動即將到來,指揮中心11/28也公告雖是在戶外,但人潮屆時勢必變多擁擠,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會另視情況再議,強調「一定比去年鬆很多」。

日期:2022-11-30

生活消費

棉花棒洗過再用、洗臉巾泛黃…他嘆:女友「節儉到可怕」連痘痘貼也不換!譚敦慈揭恐怖後果

節儉是美德,但一旦過頭了可就得不償失。有一名男子無奈地表示,女友因太過節儉,而衍生出許多奇葩的行為讓他難以接受,舉凡用過的棉花棒、痘痘貼等幾乎都要「重複再利用」,連拋棄式的洗臉巾已經用到泛黃也不願替換,即便溝通過,對方僅回覆「有用水洗就沒細菌了」,種種行徑讓該名男子直呼「我女友已經節儉到有點可怕」。針對織品如此骯髒的程度,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指出,沒有清潔乾淨只會讓塵蟎會愈積愈多,很可能就此種下了引發氣喘的過敏原。

日期:2022-11-24

券商彙整報告

【麥克連】20221121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1-21

健康

一般小感冒通常不會咳嗽!一咳1、2個禮拜好不了?耳鼻喉科醫師臨床38年經驗談:最常見的原因是它

咳嗽的保養還是要從整體健康著手,如果你常常容易咳嗽,代表你容易被各種呼吸道的病毒細菌感染,並因此留下後遺症,主要原因就是免疫防護力不足,也就是你的健康有不足之處,需要全方位的保養,才能夠真正遠離呼吸道感染咳嗽的威脅。為此,羅醫師特別分享他38年整合醫學的臨床心得: ●其實感冒藥不用吃,絕大多數是白吃了!●感冒初期,每小時吃1次維生素C配大量溫水,有效緩減感冒不適。●感冒時,每天刷牙3~5次,降低喉嚨反覆感染的機會。●感冒時,每天洗鼻子4~5醤,有助清除和稀釋鼻咽腔內黏著的病毒細菌。●感冒時,吃好油、海鹽,拒絕白糖、白麵粉、白飯,免疫自然好。●洗手後,順便清洗鼻孔內側長鼻毛的地方,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預防感冒,減少白色澱粉和糖攝取量,例如麵粉、白米、精緻糖和所有甜食。●鼻孔勤擦護唇膏,不只保濕,還可以減少病毒入侵的機會。●每晚睡前用10CC苦茶油、椰子油漱口15分鐘殺菌,降低身體感染。●蛋白質攝取量占一日飲食的1/3,身體負擔輕,感冒自然遠離。●每天攝取10~20CC的紫蘇油、亞麻仁油或印加果油,減少發炎指數。●不吃煎炸烤的食物,多吃辛香料、五顏六色蔬菜和有酸味的水果。●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後,閉著眼睛遠遠地朝臉、頸、頭髮、袖口噴酒精消毒。●勤洗手,盡量不亂碰任何公共地方的把手、按鈕。●公共場合戴口罩,手不亂摸口罩。

日期:2022-11-17

全台防疫報導

160萬劑高端屆效銷毀「完成階段任務」...魔獸逛夜市「未戴口罩免罰」?王必勝解釋:3狀況可例外

指揮中心採購500萬劑高端疫苗,最後一批今(11/16)日屆效,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下午記者會被問到此事表示,國內總共採買500萬劑高端疫苗,使用了340萬劑,屆效160萬劑,使用比例大概68%,將近7成,屆效的疫苗將會銷毀,強調:「高端疫苗已證明是安全又有效的國產疫苗,也完成階段性的任務。」疫情連續五週下降,被問到何時可放寬戴口罩?王必勝也說,最快月底就有可能放寬戴口罩禁令。前NBA球星「魔獸」霍華德(Dwight Howard)加盟T1桃園永豐雲豹,扺台後掀起旋風;但近日他在美式賣場、夜市趴趴走,面對球迷合影、索取簽名等互動來者不拒,卻因全程未戴口罩引發討論,遭外界質疑是否違反台灣防疫規定。

日期:2022-11-16

全台防疫報導

戶外不用戴口罩了!王必勝預告3階段規劃鬆綁,11月實施…快篩擴大發放,2類人免費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告將鬆綁口罩令,考慮室外不強制戴口罩、室內或人潮擁擠處維持配戴。今(11/9)日上午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目前國內疫情趨緩且速度愈來愈快,將會逐漸調整口罩政策,現階段調整方向將分為室內及室外,但細節還會討論,預計在這個月(11月)實施。此外,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透露擴大免費快篩適用對象,王必勝表示,預計在周五宣布上路日期。王必勝下午主持疫情記者會表示,口罩將分階段開放,初步規畫分為3階段,第一階段將分為室內和室外,第二階段是否為室內部分或是都改為「正面表列」場所要戴口罩,要再看狀況,第三階段則可能採取建議而非強制。

日期:2022-11-09

健康

這樣CPR連急救醫生看了都直搖頭...心肺復甦術「這種人」千萬不能做!關於救人你要有的3常識

身為一名退休急救醫生,我對急救事業無比熱愛,出於職業敏感,每次看到有關急救心肺復甦操作的影片,都會點開看一看。遺憾的是,好多影片裡心肺復甦操作的手法都是錯誤的,更誇張的是,有人替仍有呼吸心跳的人做心肺復甦,這些錯誤的操作者裡面,甚至有醫學院的學生、醫院的醫生和護士。

日期:2022-11-04

健康

疫情才剛緩,RSV病毒又來!有3症狀要注意,醫提醒這1點最不同 「會重複感染」嚴重恐插管

時序逐漸邁入秋冬,除了新冠肺炎之外,還有流感要特別注意;最近,感染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兒童明顯大增,兒科擠滿許多有咳嗽,以及呼吸、吞嚥困難症狀的病童,經診斷發現都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RSV),醫師提醒家長多注意。人類為RSV的唯一宿主,所有年齡層皆可能感染,惟症狀不嚴重。幾乎所有人於2歲前都曾感染過,且於之後亦能重複感染。RSV主要攻擊2歲以下嬰幼兒,造成嚴重下呼吸道感染,可能演變成肺炎或支氣管炎,初期明顯症狀就像感冒,一般家長還有可能誤以為孩子確診。該如何分辨和感冒、新冠肺炎有何區別呢?

日期:2022-11-01

健康

變異株XBB、BF.7爆首起本土病例!40多歲男打3劑「2度染疫」…專家解析常見4症狀

BA.5疫情雖已趨緩,但國內卻驗出新型變異株本土個案,BF.7和XBB各一例,分別為60多歲女性及40多歲男性,皆為國內首起本土病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XBB個案為北部40多歲男性,接種3劑疫苗,沒有接觸國外返台人士,8/30曾確診,10/15有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10/17快篩陽性,就醫經醫師評估為重複感染通報確診,沒有境外接觸史,所以判為社區感染。至於BF.7本土個案則是南部60多歲女性,接種3劑疫苗,10/19因症就醫,PCR陽性確診,經定序確認為BF.7。羅一鈞指出,目前至少有35個國家驗出,XBB為BA.2的重組變異株,重複感染機率可能增加,但重症率並沒有提高。(原文刊載於2022/10/17,更新時間為2022/10/31)

日期:2022-10-31

健康

最新國人平均壽命出爐,10大死因之首竟減壽3.84歲!如何揪出致命殺手「靠這工具」

內政部今(14)日公布「110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內政部表示,110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86歲,如排除10大死因前3位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平均壽命將可分別提高3.84歲、1.56歲及0.91歲,顯示惡性腫瘤對平均壽命的影響最為明顯。

日期: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