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問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問診共有171項結果
健康

有紅字是異常、沒紅字就算健康?三個觀念幫你判讀健檢報告、掌握身體狀況

若你重視保健,定期做過不同醫院的健檢,認真看過健檢報告,可能會產生疑問:同一個項目,為什麼各家參考值不一樣,有無統一標準?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健康?

日期:2020-08-26

焦點新聞

2020智慧城市關鍵報告》「科技防疫」夯!3大關鍵科技 看見台灣防疫成效

農曆年前,武漢肺炎疫情在中國境內持續大規模擴散難以遏止,回顧過去這半年多的時間,「防疫」兩字無疑已成為今年台灣中央和地方治理的主戰場。《財訊》雙週刊年度舉辦的「智慧城市大調查」,透過檢視此次的疫情總動員,發現「科技防疫」已獲各界的廣泛應用,也帶領台灣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里程碑。台灣智慧城市協會理事長林建元直言,以後台灣不只是討論「有沒有」的問題,更要進一步關心「如何有效率地整合」,而這對未來整個智慧城市的發展,絕對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日期:2020-08-20

個人成長

你知道吳念真的本名嗎?算命說「日後知你花名者眾,知你本名者寡」!神準無比,吳導一生中的4個相命師

你知道吳念真導演的本名嗎?那年吳導剛退伍,村裡的相命師告訴他,日後知你「花名」者眾,知你本名者寡!當時讓妹妹們笑到不已,如今相命師說的事情,竟一一實現。出自吳導《這些人,那些事》的精采故事。

日期:2020-06-23

健康

60歲退休族頭昏昏,被誤判是焦慮和憂鬱 醫師:暈眩有6大原因,看這2科才對

劉先生是一位61歲的退休商人,自稱過去因為工作需要,菸酒不忌,59歲那年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放了支架救回一命後,就開始整天都感覺頭暈暈的。起初,其心臟科醫師認為劉先生是心肌梗塞後,擔心生命再次有危險,而引起相關的焦慮症狀,只要服用輕度的抗焦慮藥物就可以緩解,但劉先生頭暈的感覺一直存在,讓他整天生活都很痛苦。其後,又被診斷有憂鬱症,但服用抗憂鬱劑,病情也不見起色,反而造成頭昏加重、無力、想睡覺的症狀。出現暈眩、頭暈、頭昏的症狀時,究竟應該看哪一科?

日期:2020-04-24

健康

病毒猖狂 慢性病友勿因恐懼不回診

許多慢性病友擔憂新冠肺炎疫情,不敢到醫院回診,害怕染病、傳染給家人,但慢性病控制是一輩子的功課,不能任意喊停,病友應將重點放於做好防護措施。

日期:2020-04-22

理財

經濟行為大不同 投資形態新變化

新冠肺炎對全球經濟帶來的衝擊,不但給資本市場帶來巨大衝擊,病毒威脅對實體經濟也產生了結構性的轉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辦公室內的工作形態都出現了改變;在科技的輔助下,這種新的互動方式與工作形態,有可能成為未來推動經濟重回增長的新引擎。

日期:2020-04-10

焦點新聞

收假過後...疫情再掀高峰?陳時中:不敢說絕對不會 雙北「5大高風險區」曝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上午發布「國家級警報」,提醒前往國內11個觀光風景區的國人切記保持「社交距離」,不過外界擔憂許多民眾趁連假期間出門「透透氣」,隨著收假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是否會像日本當時櫻花季後,達到另一波的高峰期?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戒慎恐懼,不敢說絕對不會」。

日期:2020-04-04

科技

疫情衝擊將促使法規鬆綁 研華看好遠距醫療商機

COVID-19(武漢肺炎)在全球肆虐,許多公司也開始思考「遠距醫療」的可能性,全球工業電腦龍頭研華也看見了其中商機,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先前就表示公司已經在智慧醫療領域有所著墨,下半年也會在台灣推動遠距醫療的計畫。

日期:2020-04-01

傳產

眼鏡行轉型之路!視光體驗中心再造附加價值

因數位裝置崛起,現代人24小時的生活幾乎跟3C畫上等號,同時,也讓消費者視力問題比以往更加嚴重。而新興的快捷眼鏡店只重視便宜和取件快速,讓視力問題無法完整改善,於是,許多民眾開始尋求專業的配鏡建議。傳統眼鏡行嗅出商機,開始轉換經營模式,不只強調解決視力問題,更強調高科技眼健康數據分析和新興視覺體驗。甫成立的Nikon鏡片視光體驗中心,希望以沙龍級服務進入台灣的眼鏡市場;不打價格戰,做出市場區隔,讓營收成功翻倍。

日期:2020-03-26

焦點新聞

「17年前我們被咬過一次,非常敏感…」聯醫和平院區醫護 力拼「這一疫」一定要贏!

17年前,一場SARS風暴,讓當時的和平醫院7名醫護人員失去寶貴生命;當年的慘痛教訓,讓現在的聯醫和平院區更謹慎因應疫情,藉由提前部署規畫,執行台北區「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應變醫院」重任。

日期: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