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囤積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囤積共有355項結果
國際總經

1顆美生菜180元…漢堡偷偷用高麗菜替代 菜比肉貴店家大喊吃不消 為何楊金龍仍說:台灣物價只是溫和上漲?

坐在每日必訪的早餐店裡,一位熟客向老闆頻向抱怨,最愛的漢堡綠葉消失、全換成高麗菜絲,口感、味道都不平衡。老闆無奈解釋,本土生菜貨源缺、品質不穩,進口美生菜漲幅3倍多,加上貨櫃延遲導致菜心腐爛程度高,一顆近180元的美生菜只能用在8個漢堡,光是葉菜類成本快比肉類高,怕漲價引發反彈才嘗試用其他菜種替代。老闆說,「各式生菜加起來比肉貴,早餐店對顧客有沒有用心,最近看美生菜、番茄切片就知道!」。

日期:2021-11-26

國際總經

「汽車業以前看不起半導體,為何現在大喊晶片缺貨?」 黃崇仁:拜登開100次會也沒用 全世界仍需要台灣!

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認為,汽車電子及高階通信(5G、6G)將是未來半導體產能缺口最嚴重的兩大塊,其中又以汽車電子的供給缺口最明顯。由於新建晶圓廠緩不濟急、耗費龐大,「即使(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開100次會」,也無法解決車用晶片極度供不應求的問題。由於台灣擁有全球範圍最大的成熟製程產能,黃崇仁預期全世界依然需要台灣,台灣做為全球主要晶片產地的地位不變,他也看好半導體業的展望。

日期:2021-10-26

焦點新聞

全聯併購大潤發》從展店看早有跡可循 分析師點出1要緊事:別忘記競爭對手還有「它」

全聯上周五(22日)晚間宣布,收購大潤發流通事業法商歐尚集團及潤泰集團所持有股權,預計2022年中完成,未來將扮演「全民超市」的角色。此舉不禁令外界認為,是否劍指家樂福,更好奇將對台灣零售量販市場帶來何種影響?不過,產業分析師點出3大要點,認為不會有明顯影響,但確實會讓全聯有所改變。

日期:2021-10-25

國際總經

牛小排漲66%...70年代停滯性通膨重現!美國聯準會錯判情勢,「三大關鍵」讓通膨怪獸愈來愈狂…

10月8日,西德州原油期貨的近期合約價格一度突破每桶80.11美元,這是近7年新高。同月5日,歐洲天然氣價格指標荷蘭TTF交易中心11月的期貨價,盤中一度來到每兆瓦時(MWH)118歐元,相較年初,漲4倍。

日期:2021-10-20

國際總經

牛小排漲66%...70年代停滯性通膨重現!美國聯準會錯判情勢,「三大關鍵」讓通膨怪獸愈來愈狂…

供應鏈、能源,兩大關鍵字,過去幾個月在全球資本市場的討論熱度快速增溫。增溫,因為恐懼,恐懼那曾在數10年前席捲全球的通膨巨獸,將再度現形;增溫,因為憂慮,憂慮身為全球貨幣政策「總舵手」的聯準會,恐再度誤判通膨情勢。這場由「供給面衝擊」而點燃的通膨之火,是否最終可能失控燎原?而欲對這場潛在的通膨危機「超前部署」的投資人,又應該留意哪些指標?

日期:2021-10-20

國際總經

「晶片供應鏈中,有人悄悄在囤貨」台積電董座劉德音語帶玄機 這場晶片缺貨風暴,4個月前...馬斯克早洩端倪

車用晶片為什麼會大缺貨?這問題讓美國政府9月召開會議,要求相關企業提供晶片供應資訊及數據,以便了解半導體供應短缺問題所在。台積電董座劉德音日前接受《時代》雜誌(TIME)專訪時透露,「供應鏈中有人在囤晶片」,而早在4個月前,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已點出問題關鍵。

日期:2021-10-09

國際總經

需電孔急 中國大陸悄悄解禁讓澳洲貨船進港卸煤

金融時報引述分析師報導,原本非正式禁止進口澳洲煤礦的大陸官方,已允許卸載少量的澳洲燃煤,可見中國大陸電力短缺的情況已相當嚴重。

日期:2021-10-08

房地產

房市進入主升段? 顏炳立搖頭:楊金龍很厲害,藥下得好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表示,房市並沒有進入主升段,現在只有雞飛沒有狗跳;對於外界批評央行打房無效,顏炳立說,楊金龍並非吳下阿蒙,他很清楚市場變化,滾動式調整很厲害,下藥下得非常好。

日期:2021-10-08

政治社會

台灣拍不出《魷魚遊戲》? 施振榮:需要這兩項東西

Netflix韓劇《魷魚遊戲》在全球爆紅,不少網友覺得此劇的遊戲元素台灣都有,可是為什麼拍不出這些題材的作品?引起網友討論。對此近年來積極推動台灣文化科技產業發展的宏碁(2353)創辦人施振榮4日表示,韓國是20年前由政府與大企業投入很多資源在這方面, 「是需要時間與企圖心」,過一天算一天,是沒辦法有好的表現。

日期:2021-10-08

國際總經

美國要台積電交出供應鏈資料 為何「事不關己」的中國開始緊張? 原來擔心華府真正算盤是「這產業」

美國商務部9月要求多家科技業及汽車大廠提供供應鏈數據,以了解當前半導體供應短缺的問題所在,被要求的廠商從台積電、英特爾、三星,到蘋果、微軟、賓士及寶馬(BMW)都有。被美方點名的廠商沒有任何一家陸廠,但「事不關己」的中國卻開始緊張起來。北京官方尚未有任何評論,但政府智庫及學界已經有人擔心,美方此舉是想進一步掌握國際半導體供應鏈供貨給中國的實際狀況,好讓華府未來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制裁措施更精準、更致命。這顯示,儘管今(7)日傳出美中兩國原則敲定,年底將舉行雙方領袖的線上高峰會,兩國在許多層面仍持續競爭,從貿易、科技、軍事到地緣政治都是。

日期:202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