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國會議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會議員共有448項結果
政治社會

美國封殺TikTok再升一級》白宮下令所有聯邦政府公用手機 30天內全刪掉 「以確保美國數據安全」

大陸觀察者網28日引述路透美東時間2月27日報導,美國白宮當天已要求政府機構於30天內,確保在其聯邦設備和系統上禁用TikTok這一款社交媒體應用程式。

日期:2023-02-28

政治社會

南部缺水、核2號機又要除役...電價4月恐漲3成?「不會缺電」經濟部次長打包票 曝台灣電力現況

最近南部缺水,很多地方都亮起黃燈跟橙燈,加上核二廠2號機將在3月除役,民眾不只擔心缺電,並擔心電價調漲。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台灣最大的水力機組是在中部,所以南部缺水的狀況,和發電不會有關係。

日期:2023-02-25

國際總經

禁抖音、拒絕寧德時代 連成衣布料都要脫鉤 間諜氣球 炸出美國反中情緒新高度

間諜氣球造成美國民眾反中情緒沸騰,反中更是劇烈鬥爭的兩黨最大共識,美國國會發起禁抖音、拒絕寧德時代的政治大戲即將登場。

日期:2023-02-22

政治社會

台美斷交後44年,我外長首次踏入大華府地區...「五黑名單」限制解禁,會談長達7小時!

今周刊編按:台美特殊管道對話於華盛頓時間21日上午10時(台灣時間21日深夜11時)於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登場,台灣由外交部長吳釗燮與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主談,這也是台美斷交後,我國外長首次踏入華府,顯示過去美國限制台灣高層的「五黑名單」已解禁。1979年美台斷交至今,美國對台灣官員有「五黑名單」限制,禁止台灣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與國防部長等5官銜的政治高層赴華盛頓訪問。不過,2018年美國通過《台灣旅行法》後,放寬了台灣官員的訪問限制;2019年未在「五黑名單」時任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公開訪問華府,與時任美國國安顧問波頓見面。

日期:2023-02-22

政治社會

不會為擊落中國氣球道歉!拜登「盼與習近平通話釐清真相」…金融時報:五角大廈將派員來台

今周刊編按:疑似中國間諜氣球日前被美國擊落,讓美中關係近期陷入低谷,英國《金融時報》2/16披露,五角大廈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蔡斯(Michael Chase)將於未來幾天訪問台灣,這是美國國防決策高層罕見台灣之行。

日期:2023-02-17

政治社會

美國拿命和錢護台,台灣可以做些什麼?學者提14個建議「兵役延長至少1年」

最近,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兵推報告在美國學術界引起關注。如果中國發動侵台攻擊,美國出面保護台灣將意味著戰爭,甚至包括核戰爭。 美國不僅要拿生命和金錢冒險,還要拿它的聲望冒險,這是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是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基礎。 如果發生核戰爭,美國也可能將面臨被摧毀的風險。

日期:2023-02-01

國際總經

「一旦征服台灣,就可以封殺日本經濟!」前白宮高官:共軍文件都白紙黑字寫出來了 各國力挺台灣其來有自

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愈來愈高,不僅美國國會參眾議員及智庫來訪絡繹於途,歐洲各國國會議員訪台也是一團接一團,日本自民黨的訪團更是沒有停過。旅法台灣律師詹文睿(Nicolas Chan)應邀參加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法國總統府舉辦的「農曆新年晚會」,他說「聽到台灣、聽到律師,馬克宏總統眼睛一亮」,緊握他原本要放開的手,和他說「太棒了,詹律師,請把電動車和半導體帶來法國」。台灣明明當國際孤兒很久了,為何現在國際社會對寶島重視度持續升溫?過年前訪台的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指出,因為各國愈來愈認識到,如果中國武力犯台,不只影響台灣海峽穩定、破壞台灣安全,更影響到日本等東亞國家的安全,最終影響到全世界。換句話說,各國無法坐視台海情勢改變,對台灣關心度更高,也使台灣在國際上友人愈來愈多。

日期:2023-02-01

政治社會

《紐時》讚蕭美琴「沒有大使頭銜,卻是華府最有影響力外國使節之一」!她如何靠「戰貓外交」遊走台美?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1-31

政治社會

兵役延長一年》蔡英文稱「無比困難的決定」...決策內幕曝光!2021年「他」建議的,卻因敗選差點喊停

台灣兵役延長案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不過,這項重大政策,一度因為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幾乎胎死腹中,蔡總統最後展現國家領導人的高度,拍板定案。根據《財訊》報導,蔡英文總統日前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拍板決定自2024年起役男的義務役由現行4個月延長為1年,同時強化訓練內容並大幅調整薪資。為了宣布兵役延長政策,蔡總統也在暌違744天後,首次召開接受媒體提問的記者會。這場記者會,不但受到國際媒體高度重視及報導,也讓國內國防領域相關人士、民代大大鬆了一口氣;因為蔡總統的決策過程推遲許久,甚至一度傳出可能喊停,有人形容,驚險程度宛如電影《驚爆13天》。

日期:2023-01-13

國際總經

CES展聚焦電動車、16個超大鋰電池廠拔地而起 美電動車起飛 「鐵鏽帶」躍身「電池帶」

拜登政府鋪天蓋地的補貼,電動車產業引領美國本土製造業劇烈轉型,二○二三年開年連串起身炮,打響美國製造業破紀錄的大投資潮。

日期: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