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國際人權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際人權共有53項結果
政治社會

總統府公布「4名大法官」提名人選,背景完整曝光…2位女性入列、冤案律師尤伯祥曾任促轉會委員

總統府今天公布4名大法官提名人選,包括最高法院法官兼審判長蔡彩貞、監察院秘書長朱富美、國立台灣大學特聘教授陳忠五、權利回復基金會董事長尤伯祥,均具法學專業素養。

日期:2023-05-30

政治社會

從台大經濟系性別歧視、到「火冒4.05丈」批原民加分…這群菁英爭議連環爆,校方首發聲出手了

台大接連發生學生歧視特定族群及性別事件,日前經濟系學生會候選人政見有性別歧視,風波尚未平息,接著學生會舉辦「言論自由月」,出現「火冒4.05丈」布條,疑似影射原住民學生的升學加分制度,台大的原住民學生集結起來抗議,引發社會關注。對此,台灣大學周二(5/23)發布聲明表示「深感遺憾並責無旁貸」,強調支持言論自由的價值,但並不意味言論可以無限制地冒犯、傷害社會的多元族群。將著手研擬成立相關委員會,並邀請校內師生參與規劃,期待藉由制度性的設置,積極保障校內教職員工生免受歧視的權益。

日期:2023-05-23

焦點新聞

斥資9000億,台灣史上最大發展計畫!2030年減碳目標24%,國發會關鍵12項戰略出爐

國發會週三(12/28)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12項」關鍵戰略,在能源、產業、生活與社會4大轉型策略,與科技研發、氣候法治的2個基礎下,揭示各部會具體節能減碳執行方案,估至2030年投入包含中小企業補助升級轉型等相關預算近9000億元,堪稱台灣有史以來期程最長、最大的國家發展計畫。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會中強調,未來攸關國家重大建設計畫,都要淨零規劃。不過,由於減碳計畫遠低於聯合國建議,並未觸及關鍵的「碳定價」機制,仍遭質疑嚴重低估全球氣候變遷緊急性,以及忽視台灣減碳責任。

日期:2022-12-28

國際總經

白紙革命》BBC記者因防疫被痛毆,中國改口「他沒表明身分」…這場白紙革命為何示威浪潮吹向歐洲五國?

新疆「白紙革命」浪潮越燒越烈,採訪示威活動的BBC記者遭到員警以「防疫」名義痛毆,引起全球譁然。如今中國外交部卻改口,指出是該名記者未表明記者身分所導致,呼籲國際媒體,既然在中國就要遵守當地的法規、法律。但漠視人權、人命的行徑,讓歐洲各國紛紛響應「白紙革命」活動,上街力挺中國人民,各國政府譴責當局並呼籲目前在中國的各國公民們注意安全。這股抗議聲浪也動搖了金融市場,中國股市周一(11/28)創下近一個月來最大跌幅,國際原油價格跌到今年低點。

日期:2022-11-30

國際總經

6500位移工命喪8座新球場,卡達「血腥世界盃」內幕:世足賽期移到冬天,對球員有多傷?

在世界盃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主辦國受到如此規模龐大的質疑,雖然卡達的人均GDP在世界上名列前矛,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因為卡達豐富的石油資源,並不代表它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經濟體。

日期:2022-11-23

政治社會

少年矯正機關應以「教育」而非「戒護」為主…監察院辦座談會 陳菊:推動司法少年人權、腳步不能停

針對《少年矯正學校處遇實施條例》的修法,國家人權委員會在週一(11/21)舉行「少年矯正機關收容處遇法制現況、變革與展望」座談會。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在致詞表示,「兒童不會因為走進了學校大門就失去了人權」是《兒童權利公約(CRC)第1號一般性意見》揭示的重要兒童人權標準,所有在校園中的兒少,政府都有義務保障他們的人權,在矯正學校裡的少年,他們的人權,也同樣應該受到保障。

日期:2022-11-22

政治社會

環境永續 人權無距 實踐《奧爾胡斯公約》精神

去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決議將氣候變遷納入基本人權,也就是說,獲得乾淨、健康和永續環境是一項基本人權。國家人權委員會日前舉辦二○二二環境權與公民參與論壇,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奧爾胡斯公約委員會前主席Jonas Ebbesson 線上分享國際經驗,希望台灣也能實踐《奧爾胡斯公約》精神,確保永續發展與人權立國。

日期:2022-09-23

政治社會

生活在良好健康安全環境中也是人權 《奧爾胡斯公約》遵守委員會前主席:遇疫情或經濟衰退也不應打折

由國家人權委員會主辦的2022環境權與公民參與論壇,今年以《環境永續 人權無距》為題,並請到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奧爾胡斯公約遵守委員會前主席Jonas Ebbesson線上參與,分享國際經驗。Jonas Ebbesson表示,就算遇到疫情或經濟衰退,各國對人權的支持也不應打折。

日期:2022-08-25

政治社會

以ESG創造永續發展 陳菊盼企業治理與人權齊步雙贏

國家人權委員會於今(6日)舉辦「提升企業治理,人權齊步前行─2021台灣人權與企業行動論壇」,希望人權意識落實於企業面,使人權保障成為提升企業發展最重要的競爭力,因此邀請政府相關單位、企業界及關心此項議題的民眾參與,就ESG(Environment環境保護、Social社會關懷、Governance公司治理)相關議題交流,分享經驗,創造企業與人權雙贏。

日期:2021-12-06

傳產

大立光、安隆…公司治理兩樣情!黃志芳:ESG將是未來企業核心競爭力

上月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落幕(COP 26),顯示各國越來越重視全球暖化議題;而國家人權委員會(人權會)主委、監察院長陳菊今(6)日出席公開活動引述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文章,強調「ESG是未來國際趨勢,像海嘯一樣來臨」,時值全球供應鏈重組時機,台灣企業需要調整轉型,以因應國際對於ESG要求,才能與國際競爭。

日期:20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