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國際供應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際供應鏈共有101項結果
科技

二〇二一國際夥伴日 聚焦臺灣企業數位革新戰略 建立數據驅動核心策略 接軌國際脈動壯大競爭力

數位轉型浪潮來襲,企業紛紛啟動數位化進程,減少人工與時間成本耗費,並在龐大數據上挖掘潛藏價值,因此為了鼓勵臺灣企業跨入後製造時代,不斷精進數位力與競爭力,由經濟部工業局支持成立的 IPO Forum(國際夥伴聯誼會),於今年舉辦「二〇二一國際夥伴日」兩場線上論壇,邀請多家科技大廠現身說法,探討如何建立永續發展的數位轉型共榮生態系,協助臺灣接軌全球趨勢脈動。近幾年,氣候變遷、科技進步以及疫情蔓延,都加速全球數位轉型腳步,當然臺灣企業也沒有落居人後,已在數位化領域投注大量心血,而在邁入後疫情時代之際,為了繼續凝聚並強化這股數位轉型動能,二十多年來致力協助臺灣企業鏈結國際資源的 IPO Forum,今年雖然基於防疫升級考量,將「國際夥伴日」改為兩場次線上論壇,仍邀集多家國際大廠代表與會,深度解析企業如何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掌握革新契機,並且做出對環境、社會、企業都有利的三贏決策。

日期:2021-10-01

國際總經

美國復甦的第二層思考 ——兼論光通訊廠光聖

當經濟條件都回歸正軌時,投資人此刻要思考的是:資產價格是否還有再攀高的可能性。台股依賴外資,且聯準會可能開始回收資金,是否將有激烈震盪?值得思考。

日期:2021-08-25

政治社會

踏出能源舒適圈 以新興科技打造永續家園,台灣的碳關稅科技策略

隨著一年比一年難以忍受的夏季,淨零碳排早已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全世界破釜沉舟的任務。

日期:2021-08-06

科技

工研菁英締造產業創新篇章

創新是疫後轉型的關鍵字,素有「工研院奧斯卡」之稱的工研菁英獎,2021年4項金牌得主,涵蓋臺灣優勢的半導體科技、電路板產業應用,以及深具潛力的植物新藥技術,都是跨領域創新的結晶,為臺灣下世代產業科技提前布局!

日期:2021-07-16

科技

2050年走向淨零家園

溫室效應對環境衝擊日益劇烈,為減緩溫室效應帶來的氣候變遷,國際企業科技龍頭紛紛加入RE100倡議,各國政府也宣布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在全球產業鏈扮演重要地位的臺灣,要如何因應淨零碳排挑戰呢?

日期:2021-06-16

政治社會

加速語言國力,否則台灣⋯⋯

中小企業是台灣就業主要來源及財富分配的重要機制,但語言國力的薄弱,相當程度導致了出口競爭力下降,再不補強,我們的中小企業在區域經濟圈內將逐步「村落化」。

日期:2021-05-12

政治社會

首位台籍領導 他如何坐上歐洲商會頂峰

律師出身的張瀚書,今年元旦起成為歐洲商會三十二年來首位台灣籍理事長,他如何融合台灣與歐洲文化,成為台灣政府與商會之間的最佳橋樑?

日期:2021-01-06

科技

借疫使力:2021年數位轉型新未來

各國陸續爆發第二波新冠疫情、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美中科技戰,都為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挑戰。工研院日前以「後疫轉型.數位突圍」為主題,探討探討臺灣如何「借疫使力」,創造後疫零接觸經濟商機、美中科技分流新方向、生活型態劇變,及數位轉型與數位商業創新等議題。

日期:2020-12-16

國際總經

「北京玻璃心 西方應支持台灣」 王毅被德國外長嗆聲後 為何英國大報也說話了?

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s Vystrcil)本周率領龐大代表團訪台,引發中國多次抗議,使台灣再度躍上國際外交舞台,國際能見度直線上升。英國金融時報昨(2)日發表題為「西方民主國家可以怎麼幫助台灣」的社論,且巧合的是,日本經濟新聞當日也發表「台灣陷入兩強之間,日本可以幫忙」的社論,希望在中國及美國之外,為台灣提供第三個經濟合作選項。國內外交及經貿專家認為,目前國際情勢對於台灣擴展國際空間非常有利,建議政府化被動為主動,積極解決與美國、日本及歐盟的長期經貿歧見,促使主要大國更願意進一步提升對台關係。

日期:2020-09-03

政治社會

護國 綠電 新屏障

未來十年,全球綠能嚴重供給不足,一個全球搶綠能的戰爭,已經上膛。拿不到穩定的綠電,在未來供應鏈上就可能被除名,但只要台灣電力結構轉骨成功,不僅可以搶得競爭力的聖杯,台灣更可在半導體之外,用綠能建立一個護國新屏障。這是一場不能輸的競賽!

日期: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