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國際金融市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際金融市場共有129項結果
政治社會

2024年連假日一次看!彈性放假新方案政院拍板,6次補班成歷史、明年只剩這一天要補班…

為調整為連休,今年2023年補班日多達6天,讓不少上班族「心好累」。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5/25)拍板「113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含彈性調整放假及連假規劃)」報告案,將彈性調整放假的範圍,由現行「應放假之紀念日及節日」調整為「除夕前一日」及「兒童節及民族掃墓節」。據此,2024年的連續假期將有4個,分別是開國紀念日的3日(2023/12/30至2024/1/1)、農曆除夕及春節的7日(2/8至2/14)、兒童節及民族掃墓節的4日(4/4至4/7)以及端午節3日(6/8至6/10)根據新規定,2024年的2/8農曆除夕前一日(小年夜)適逢周四,將調整為放假日,於2/17周六補班,農曆除夕及春節(2/9周五至2/12周一),因碰上2日例假日,於2/13周二至2/14周三補假;兒童節及民族掃墓節毋須調整。陳建仁裁示,今年彈性放假及補班多達6次,經討論與綜整各界意見,將彈性放假調整放假範圍,調整為「除夕前一日」、「兒童節」及「民族掃墓節」,盼盡可能減少調整放假及補班次數前提下,期以民眾可接受的最大公約數進行調整。

日期:2023-05-25

國際總經

瑞銀990億收購瑞信,代價5千億債券變廢紙!台灣金融業曝險1550億下一步會如何?金管會回應

瑞信(Credit Suisse)財務危機一度掀起全球市場恐慌,為了避免引發系統性危機,在瑞士政府、瑞士央行多方介入搓和下,瑞士第一大銀行瑞銀(UBS Group)最終以30億瑞郎(約新台幣990億)同意出手收購瑞信。雖然瑞信危機解除,不過在這場收購中有一個附帶條件,讓投資人相當不滿,那就是價值160億瑞郎(約新台幣5288億)的瑞信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被註銷,也就是說,持有人手中的債券瞬間化為壁紙。在這場財務風暴中,不僅債券持有人有所損失,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甚至是瑞士監管機構通通都是輸家。據了解,台灣金融業對瑞信債券曝險1550億,後續台灣金融機構、台股會不會連帶受影響,金管會主委黃天牧3/20受訪回應。

日期:2023-03-20

國際總經

全球瞭望》美歐搶救銀行大作戰 衝擊Fed利率步調?習近平訪俄 洞悉中國背後的三個算盤

美國聯準會(Fed)本周即將公布最新利率決策,在美歐銀行業爆發危機後,投資人高度關注利率步調會否受影響?美歐搶救銀行的行動能否挽回投資人信心,進而穩住銀行股及大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在本周訪問俄羅斯,外界再度關注北京在烏克蘭戰爭中的角色與態度。

日期:2023-03-19

金融

偏「鴿」朱美麗接央行副總裁!三鷹就算少了陳南光,「鷹鴿之爭」恐仍未完待續

中央銀行理事會裡的「鷹」派之首、台大經濟系教授陳南光請辭了。總統府今(3)日發布總統令指出,央行第20屆理事會理事並為常務理事陳南光已准辭職,並任命朱美麗為央行副總裁,任期自2023年3月5日至2028年3月4日止。

日期:2023-03-03

金融

避免台灣這艘小船,在國際大浪裡翻覆!楊金龍第2個5年任期開始,「3大挑戰」等著他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即將展開新任期(2023年2月26日至2028年2月25日止),面對美國近期公布的通膨與就業數據表現十分強勁,恐導致聯準會「鷹」聲不止,楊金龍的第二個5年,一開始勢將面臨「內外夾擊」等三大挑戰。

日期:2023-02-24

理財

比混亂更混亂的事!

許多理專大推債券,但債券利率再高,年報酬率也只有5%,要等利率下跌的債券漲幅,還不如直接投資好股票。

日期:2023-02-15

國際總經

花甲男孩轉大人

春節期間美股大漲,但台股短期內無法繳出同樣亮麗的漲幅。關鍵在於,美國企業在升息後喝了「轉骨湯」,才有機會再創新機。

日期:2023-02-01

金融

虎年匯市震到受不了!台幣兌美元兔年重返29字頭?外匯老鳥給答案:「先蹲後跳」看準再下手

歷經驚心動魄的2022年,不少投資人猶如「虎口餘生」般,迄今餘悸猶存。展望兔年匯市行情,資深匯銀主管認為,在美國聯準會上半年結束升息前,國際美元可望獲得支撐,新台幣匯率等新興市場貨幣走勢,將受到壓抑。

日期:2023-01-18

政治社會

GDP保3落空,政府普發現金、拿錢救企業能對症下藥?「130萬低薪族恐更艱難」

2023年全球經濟嚴峻挑戰,台灣經濟成長率估將放緩至2.75%,行政院週四(1/12)宣布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要從去年超徵的4500億元稅收,拿出3800億元來作為強化整體經濟、社會及應變能力。政府此番撒錢刺激經濟、活絡內需,積極佈局抗經濟風險,策略真是對症下藥嗎?學者說,從結果來看,可能只做對了一半。

日期:2023-01-12

國際總經

放輕鬆,但還不能太輕鬆

美國聯準會釋出放緩升息的消息,讓投資市場暫時鬆口氣;而明年Q2可能是進場好時機,先聚焦美股、美債及中港股。

日期: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