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地方選舉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地方選舉共有195項結果
政治社會

百日定江山!府院黨協同作戰,打贏南投補選⋯賴清德以戰養戰練兵,快狠準風格奠定領導威信

南投立委補選,民進黨候選人蔡培慧以些微差距擊敗國民黨林明溱,成為副總統賴清德接黨主席、陳建仁任閣揆後首戰。民進黨黨務人士分析,這次府院黨協同作戰告捷,打贏外界認為不可能的戰役,不但測試了賴清德協同作戰的整合能力,也建立自身的領導風格與威信,這對後續總統、立委初選黨內整合至關緊要。

日期:2023-03-05

職場

四度當選市長 寫下台灣地方自治史新猷 勇媽治市柔中帶剛 黃敏惠收服「有藍不投」的嘉義人

穿著輕便的白襯衫搭配黑長褲,腳踩粉白相間的運動鞋,嘉義市長「勇媽」黃敏惠笑盈盈走來。看到來訪團隊,前天預先做好功課的她,立刻喊出記者名字,就像熟識多年的老友,熱絡寒暄、話家常,甚至聊到開心地「手舞足蹈」,絲毫沒有初次見面的距離感。

日期:2023-03-01

政治社會

接下閣揆這顆燙手山芋,盤點陳建仁6大挑戰...同僚評「他總是用很溫和的方式,處理很辛苦的事」

當一支多數成員未更動的內閣老戰隊換下總舵手,掛上「溫暖堅韌」新招牌,是否能讓身陷敗選陰霾的蔡英文政府「翻篇」,成功開創新局?

日期:2023-02-01

政治社會

賴清德4.1萬票當選民進黨黨主席:再來是贏回信任的開始!蔡英文祝賀「整隊再出發」

民進黨黨主席投票結果晚間出爐,賴清德確定以超過4.1萬票當選黨主席,本屆總選舉人數為23萬8664人,得票率為99.65%,總投票率17.59%,略低於2005年蘇貞昌同額競選黨主席補選時的19.73%,預計將在週三(1/18)在中執會進行黨務交接。賴清德隨即發布聲明表示,黨主席補選順利結束,接下來,就是民主進步黨贏回人民信任的開始!「深深感謝所有黨員同志,透過黨內民主機制,傳達了對民主進步黨的疼惜與鞭策。每一張黨主席選票、每一項提出的建議,都將是民主進步黨再起的能量。我無比珍惜,必定全力以赴,不敢辜負所託」。他說:「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團結全黨,帶領大家重新擦亮,清廉勤政愛鄉土與綠色執政品質保證 兩塊招牌,民主進步黨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台灣打拚,過去我們推動民主改革,下個階段的使命就是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堅定守護台灣,促進台灣的民主、和平、繁榮」。賴清德再次感謝黨員同志與支持者們,「讓我們一起為下階段的新使命共同打拚」。

日期:2023-01-15

政治社會

為何民進黨慘敗在預料中?謝金河:政府缺乏這能力,「3大事項」仍待解決…當領導者需有3特質

為政之道,貴在論述!很久沒有召開記者會的蔡總統,這回終於拍板敲定兵役服役期限從4個月延長為一年,這是繼年金改革後,小英總統十分果決的重大決策!本來大家擔心這個政策會招來反對,甚至影響選票,結果,反對黨只有趙少康站出來公開反對,社會上似乎認同這個改變。

日期:2022-12-30

政治社會

「以商逼政」重出江湖!王丹直指中共封殺台灣產品出於「政治動機」:提前介入2024總統大選

中國近日突襲封殺我國多項水產品、飲料及酒飲,包括金門高粱、台灣啤酒、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黑松沙士都在封殺名單上,中國六四天安門民運領袖王丹昨(11)日表示,這次封殺分明是出於政治動機,且代表中共已經提前介入2024年總統大選。

日期:2022-12-12

焦點新聞

「擴大決策圈,最終大家慢慢靠過去」賴清德參選黨主席、即戰2024總統,爭取派系最大支持

民進黨大敗後,蔡英文辭去黨主席職務,誰來接下一任黨魁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因確診隔離的副總統賴清德,在多方勸進親征下,週四中午(12/8)公開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他已致電蔡總統報告參選黨主席的決定,並獲得支持。在民進黨黨主席即為總統候選人的「傳統」下,賴清德宣布參選黨主席,挑戰2024總統大位不言而喻。

日期:2022-12-08

政治社會

他1個月前神預測,民進黨只拿5席縣市…今再開金口點2024總統大選:「這政黨」贏面大

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在選前1個月,預測台灣九合一大選結果,除了金門縣外,幾乎全部命中,被網友奉為神人。他在《關鍵評論網》再度發表大選後的評論,指出台灣2024總統大選「現在」才開始,因為台灣人民普遍有制衡的想法,雖然就秩序而言,蔡英文後國民黨上台機會大,但國民黨未能拿出具有說服力的對中政策,將面臨一場硬仗。

日期:2022-12-01

政治社會

執政第6年都有魔咒?1慣性定律民進黨難打破...謝金河喊話蔡英文放手:2024才有機會

政黨輪替的第六年魔咒。這次地方選舉,民主進步黨遭逢空前重挫,各方檢討聲浪不斷,其實這是醞釀下一次政治板塊變動的關鍵時刻。

日期:2022-12-01

政治社會

朝野有共識 首次修憲複決卻未能過關 18歲公民權不能止步 再戰仍有兩條路

我國首次修憲複決案,在有效同意票僅二九%之下,宣告失敗,反映公民審議機制不健全、修憲門檻過高的問題。十八歲公民權的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日期: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