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基石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基石共有482項結果
政治社會

去年投資台灣近500億,德國成台灣第2大投資國…6成德企樂觀看待台灣,未來3年前景可期,最擔憂這件事

德國經濟辦事處今(22)日發布《2023/2024年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報告中顯示,有近六成的德國企業樂觀認為在台公司將在2024年出現正成長,較去年報告多上8.1個百分點,更有59.2%企業認為,台灣未來三年前景可期。同時間,有逾五成的德國企業認為,台灣是作為銷售到其他亞洲國家的重要基地;也有高達48.5%的公司計畫在兩年內於台灣進行投資,包括人才培訓與建構在地生產設備等,顯示德國公司對台灣市場深具信心。

日期:2024-02-22

國際總經

血腥鎮壓的軍頭、壟斷資源的家族政客、迷因世代的跳舞爺爺 剖析「百變人設」的印尼新總統普拉伯沃

普拉伯沃是壟斷資源的百年政治家族,與普惠全民的民主制度的綜合產物,他將領導印尼走向大國崛起之路,更對台灣產業全球供應鏈、台灣經濟與社會安定帶來衝擊。

日期:2024-02-21

政治社會

政府撒幣衝教保服務 釀超收、師資不合規亂象 幼托人力荒未解 「國家一起養」恐淪口號

打著「○到六歲國家養」口號,政府近年著力提高幼托服務量、廣發托育補助,以減輕家庭負擔。 然而,托育服務資源端規畫不完善、未正視人力短缺問題,早已讓幼托人員陷入嚴重消耗的困境。

日期:2024-01-31

傳產

出版業進入寒冬,該怎麼救?這個存在已久的老問題,政府一直沒做

去年平安夜,全球最大繁體中文書店的信義誠品在晚間10點30分正式熄燈。店內設置的留言牆上,「再見誠品」、「謝謝你陪我長大」、「信義誠品,晚安」…一張張便利貼是讀者滿滿的不捨與祝福。上千人在寒風中倒數,看著營運18年的信義誠品走入歷史。

日期:2024-01-29

科技

中國大買半導體設備 2023年上看9000億台幣新高!2027年成熟製程佔比將直逼台灣 我們準備好了嗎?

美國對中國祭出的半導體出口禁令愈來愈多、圍牆愈蓋愈高,不僅強烈刺激中國在成熟製程上的突破動機及產能擴張,也促使中國晶圓代工廠採購更多本國設備,直接拉抬中國國內導體設備製造商的業績。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估計,2023全年半導體設備在中國的出貨金額可望超越300億美元(約合9300億台幣),再創歷史新高,不僅使中國市場位居2023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支出的最大市場,也持續拉大與其他市場的差距。產業研究機構TrendForce則預估,中國在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的全球佔比,可望從2023年的31%,增加至2027年的39%。同期台灣在全球成熟製程的產能佔比,可望從44%降低至40%,與中國的39%幾乎不分軒輊。若真如此,台積電之外的其他國內晶圓代工業者,未來感受到的中國同業競爭壓力,很可能有增無減。

日期:2024-01-25

科技

推動數位經濟有效的手段

政府在推動數位經濟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執行措施,以促進產業創新、提高國家競爭力。然而推動資訊軟體產業發展與推動產業數位轉型提高競爭力何者是手段或是目的?

日期:2024-01-10

科技

第20屆台灣金根獎頒獎典禮暨產業創新趨勢論壇 深耕台灣 佈局全球 點亮產業科技光芒

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TITA)1月5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擴大舉辦「第20屆台灣金根獎頒獎典禮」。今年特別邀請到台灣科技領域擔任評選委員,共同遴選出〔一般企業組〕、〔中小企業組〕及〔特殊貢獻〕等12家台灣金根獎得獎廠商。當日來自產官學研界的來賓冠蓋雲集,共同與得獎企業一起分享這份榮耀與喜悅。

日期:2024-01-09

政治社會

抗生素抗藥性奪百萬人命 WHO示警公衛危機 缺人、缺新藥 感染科能否再次護台灣?

台灣經歷三年疫情,成功守護國人健康及經濟表現。然而面對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危機,國內感染管制卻面臨「缺兵、缺武器」等困境,醫界示警,若不改善恐難因應下波大型感染疾病。

日期:2024-01-03

ETF

0056季配息出爐,年化殖利率上看7%!除息最後買進日、配息發放日曝光…37元還能買?

根據元大投信週二(12/2)第一階段公告,元大高股息(0056)每受益權單位擬配0.66元,以收盤價37.17元計算,年化殖利率7.1%,除息日分別為1月17日、領息日在2月21日。至於元大台灣50(0050)本次預估配息金額為3元。法人表示,0056首次公布已實現資本利得的比例,可作為可收益分配來源,與股息包含股息收入的4.9元,合計可分配收益逾7.5元,以一季0.66元水準推算,未來穩定配息近3年無虞。

日期:2024-01-03

政治社會

跨業永續新契機 發揮全循環+碳儲存優勢 紙業領軍淨零變革

現代的紙業永續面貌,超乎你的想像!從造林為起點,紙業運用林木為原料造紙,從中獲取豐富的生物碳,將碳儲存在紙製品中,並透過紙張不斷回收,維持碳儲存優勢。林、漿、紙本就具備天然固碳的特質,在淨零時代,造紙業的碳匯商機龐大,將發揮全循環與碳儲存優勢,投入生質能源、一次性代塑包裝、環保醣材料三大轉型應用,實踐跨業應用、領軍淨零變革!

日期: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