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壽險公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壽險公司共有643項結果
產業個股追蹤報告

【麥克連】20230319產業個股追蹤:經歷瑞士信貸危機事件後,本週市場聚焦聯準會FOMC會議的利率點陣圖!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3-19

國際總經

矽谷銀行閃崩,透露沒看到的系統風險!《經濟學人》:美國該像歐洲,銀行不分大小加重監管

針對美國在一周內接連崩潰的矽谷銀行(SVB)等三家銀行,乃至於面臨同樣問題的其他多銀行,竟未因升息受益,反而深受其害,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以「銀行出了什麼問題」為題,專文指出銀行因升息所暴露的風險,並提出應儘速改進的解方。

日期:2023-03-19

國際總經

暴力升息週年祭!歐美銀行陣亡、台灣壽險公司苦撐、金融股倒一片⋯老謝:FED誤判的後座力,現在開始顯現

暴力升息週年祭去年3月16日美國聯準會開始展開升息,第一次只升一碼,此時俄羅斯已經入侵烏克蘭了,美國2月的CPI已經到7.9%,但FED仍然未採取行動,3月首次升息,Cpi已經來到8.5%了。

日期:2023-03-18

保險

14家壽險滿手股債,4.43兆未實現損失史上最慘…首季台股好轉,趁機實現股票獲利!

美國去年鷹式升息17碼(1碼等於0.25百分點),害慘壽險業。14家本國壽險16日紛紛公告去年底財報,去年稅後獲利1,307億元,但淨值項下的股債未實現損失達7,613億元,攤銷後成本(AC)項下的債券,未實現評價損失更逾3.67兆元,等於14家壽險公司滿手股債,有高達4.43兆元的未實現評價損失,無利可實現。

日期:2023-03-17

政治社會

國際透視》一則推特發文,就能引爆擠兌潮…為何矽谷銀行崩垮不會是個案,也可能發生在你的銀行?

在傳統經營模式下,商業銀行應該是升息的受益者。因為傳統銀行主要收入來自貸款賺取的利息,當利率上升,銀行便能夠收取更高的利息;同時,銀行也因為提高存款利率,吸引更多的存款。不過,對上周爆發擠兌而遭美國政府接管的矽谷銀行(SVB)而言,竟未因升息受益,反而深受其害。

日期:2023-03-16

房地產

一年成交金額高達110億!電腦系畢業的她如何轉戰商仲13年,成為戴德梁行第一戰將?

中美貿易戰下,美國科技大廠積極來台布局,這位商仲業務員如何成為許多知名外商科技公司最信任的軍師?

日期:2023-03-15

產業個股追蹤報告

【麥克連】20230312產業個股追蹤:美國矽谷銀行倒閉,雷曼事件將重演?Powell如何應對?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3-12

台股

國泰金、中信金跌出獲利前5名讓人驚訝!14檔金控股1月比較:想賺價差?2檔「超跌優等生」能考慮

揮別過去悲慘的一年,金控公司即將迎來嶄新的開始。每個月10日是金控公司公佈上個月業績的時候,在公佈營收的同時,金控公司還會公佈自結每股盈餘(EPS),而EPS是我判斷配息的數據之一。除了金管會大力幫股東監管金控公司之外,每個月固定發佈相關數據讓投資人瞭解狀況,也是我青睞金控股的原因。依照往例,就讓我們來看看金控一月份的表現吧!

日期:2023-02-18

台股

為什麼說2023年存金融股風險低?丁彥鈞:拆解國泰金、中信金、永豐金值得存的理由

金融業挺過2022年逆風,隨著升息進入尾聲、防疫保單停售等消息,金融族群是否迎來新一波行情?對此,啟發投顧分析師丁彥鈞表示,2023年投資金融股可聚焦在股利金額維持與過去相同水準標的,其中又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股為最佳選擇。

日期:2023-02-06

台股

從月薪18K時all in「拚孤支」,到存股「金融股」通通賠!施國文:賠掉人生第一個100萬我學會的事

綜觀國內外股票市場上,「股神」屈指可數。我相信,既然不是神,那就做人能做的事。但,這是在我歷經數次股市挫敗後,才得到的教訓。

日期: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