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多半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多半共有3643項結果
職場

後悔放棄升遷機會!原本能力差不多的同事變主管,差距為何一下拉大?職場「寧為牛後、別做雞首」

一有機會就要力爭,太過客氣等同拉自己後腿,因為資源有限,而且通常只給爬上去的人。

日期:2024-03-20

情感關係

父母不解:為什麼我們那世代無關緊要的小事,在這世代卻成了成年子女口中無法抹滅的童年創傷?

子女經常以「父母造成傷害」作為疏遠的理由。這對現今有成年子女的父母親來說形成了挑戰。因為年輕子女所認定的傷害或輕忽行為,在先前任一世代的人眼裡,多半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但我們必須理解,不論你有多愛你的孩子、多麼投入或投資多少在孩子身上,成年子女是用自己的尺規去衡量你的教養方式。

日期:2024-03-20

科技

獨角獸來自加速器的時代

不同於以往,美國現在的新創獨角獸多由加速器育成,其原因與AI帶動投資熱潮及生態系影響力有關。而投資OpenAI的知名加速器Y Combinator(YC),未來就是AI新創獨角獸的搖籃。

日期:2024-03-20

ETF

兩周衝2200億,台灣 基金史最熱申購潮,你該跟上、該小心? 高息ETF狂潮 全解讀

(今周刊1422)史詩級的申購熱潮,讓市場見證了高息ETF募集資金的威力。投資小白藉由高息ETF敲開投資理財大門之際,必須注意哪些眉角?而大媽們解定存、借房貸,ETF狂潮的背後,資金又從何而來?當投資ETF成為全民運動,該跟上? 該小心? 關鍵在於是否做足功課。

日期:2024-03-20

ETF

子女學雜費吃掉家庭開銷?她靠00918解圍「繳整學年還有剩」:ETF新不如舊,已拿到配息的才是真的

2至3月是各級學校繳交學雜費的高峰期,也是許多家長開銷大增的時候,若單靠薪水,絕對會壓縮房貸、其他家用開銷的預算;為了降低家長們的財務壓力,財經講師郭莉芳以一學期3個小孩12,000元學雜費為例,她指出,以年化配息率10%回推,只要持有6張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每季都可領到這筆學雜費,等於1年領4次,繳2個學期還有剩。

日期:2024-03-16

台股

2週把幾百萬全賠光!一次all in個股還融資斷頭後,看股票漲11倍的血淚課:投資不要理旁人賺多或賠少

達賴喇嘛曾經說過:「失去的東西,其實從未曾真正的屬於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討。」另外,我在報紙上看到過一位英國小說家C.S.Lewis寫的很發人深省的一句話,抄下來與九粉們分享:「你沒辦法回頭改變開始,但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結局(you cannot go back and change the beginning, but you can start where you are and change the ending.)。」我在專欄裡提到過很多觀念,不盡然都是自己悟出的道理,而是從許多投資大師的經典語錄中衍伸出來的感觸。

日期:2024-03-15

房地產

過寬限期就無力負擔房貸...到底該花多少錢買房子?從「買房貧窮」 現象看購屋決策裡常犯的2個錯

許多人會買自己根本無力負擔的房子,只因為「銀行說沒問題」,卻沒有思考貸款25年的影響,以及這對人生的意義。不幸的是,這種情況我太常看到了。當情緒超越理智,人們就無法根據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來判斷應該在買房上花多少錢。

日期:2024-03-15

台股

台股兩萬點 傳奇大戶感嘆「市場只看高息ETF認養股」 中實戶正在退場!賈文中的操作與憂慮

台股在台積電等科技權值股領軍衝高下,三月八日一度攻上兩萬點,掀起股民的興奮情緒,然而在台股闖蕩半世紀的投資名家賈文中卻發出感嘆,並透露近期自己操作的心態。

日期:2024-03-13

政治社會

下游心聲》「20年心血20秒全毀,沒人願意鋌而走險」 調味粉大廠揭進貨受害真相

(今周刊1421)蘇丹紅風暴延燒全台,國內食品、餐飲業者紛紛淪陷。受害者之一的調味粉代工廠百鮮告白,剖析台灣食安失靈原因。

日期:2024-03-13

稅制

拿亡夫存摺印章領錢被拒,到國稅局申報又發現遺產稅破千萬!辦繼承卻現金不夠、遺產不能動怎麼辦?

張董膝下有二名子女,多年來苦心經營小型機械加工業,員工持續累積下已達到10人,頗具規模,每日忙進忙出雖然談不上大富大貴,但也累積不少財富,資產除了公司持股外,閒來無事就是到處購買不動產,現金部分,張董覺得公司不大,分離管帳麻煩,多半還是以個人帳戶作為主要收付支出,直接用個人財產支付公司的大小支出。張太太平日除協助張董管理帳戶外,與張董投資不動產不同,張太太則喜歡接觸各類金融商品,股票、基金、期權都有接觸,多年前也在朋友介紹下購買,為家人購買了不少人壽保險。然而,好景不常,張董突然在一場車禍中意外去世,公司員工知道後都人心惶惶,特別是公司會計,因為會計知道張董都由個人帳戶收支,非常擔憂公司購買原料、員工薪水要如何支付,立即就聯繫管帳的張太太討論,張太太則跟會計掛保證,張董存摺、印章都在她手裡,平常都是她在進出銀行收匯款項,需要時再先用張董名義,直接匯款或領出即可。然而,張太太持存摺印章到銀行取款的時候,行員發現張董已經過世,即立即提醒張太太如果用張董名義繼續領款,可能會觸犯刑法偽造文書罪,且偽造文書罪屬於非告訴乃論罪,即便沒有被害人,檢察官仍會主動調查起訴,建議還是要先去辦理遺產繼承,完稅後再來提領。張太太一聽覺得有道理,便去向國稅局申報遺產稅,但由於張董多年來到處購買不動產,在不動產多年漲價下,核定後的遺產稅竟然高達千萬元以上,張董現金存款根本無法支應,張太太手上的現金也不足,更不用說張董的公司更是需錢孔急。無奈之下,張太太希望申請以不動產去抵繳遺產稅,這時候換二名繼承的子女跳出來反對,因為國稅局核定能抵繳的不動產價值,是以公告現值核定,一筆土地雖經核定價值只有500萬元,但市價早已達1,200萬元以上,用來抵繳稅款顯然不划算,會損害到繼承權利,且二名子女並未想繼承張董公司,亦不願意先出資繳納遺產稅。這下換張太太急成熱鍋上的螞蟻,在張董存款無法動用下,現今根本不足以支付公司日常營運,眼看公司瞬間要土崩瓦解,萬幸這時張太太的保險業務員來電,在知悉張董過世後,立刻協助張太太清點幫張董投保的人壽保險,並申請理賠,在幾天後張太太順利拿到理賠金,這筆現金及時雨,成功幫公司回歸正常運作收支,也繳納了遺產稅,讓張太太能夠接續與子女慢慢商談遺產分配問題,躲過了一場大危機……

日期: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