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媒體提問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媒體提問共有191項結果
政治社會

是否感覺遭國民黨「仙人跳」?郭台銘笑說:我民調一直在上升…選郭侯配或侯郭配?2句話透玄機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4/5結束訪美行程回台後,立刻宣布會全力爭取國民黨總統提名,喊話「台灣需要一個很棒的CEO」,隨後他訪日4天,陸續和經團連副會長久保田政一,自民黨前幹事長、眾議員甘利明及前首相、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會面。郭台銘在結束訪日行程,於周二(4/18)上午10點舉行「科技經濟政治日本開拓之旅」成果報告會,他在記者會一開始,先率眾唱國歌,並宣讀國父遺囑。在媒體提問時間中,郭台銘被問到是否有感覺被國民黨仙人跳?他說自己不會覺得被國民黨仙人跳,因為彼此都有暢通的管道,「而且民調我也一直攀高往上走,我也相信主席朱立倫是最想讓國民黨贏的人」。「我對兩件事情很有信心,2024在野大聯盟贏得大選充滿信心,也對朱立倫找出最強候選人也充滿信心,因此郭侯配、侯郭配這些問題都能夠被解決」。

日期:2023-04-18

科技

鴻海宣布三年投資高雄250億台幣!不只電動巴士 為何選港都打造智慧城市基地?劉揚偉「三原因」說分明

鴻海集團周日(4/9)與高雄市政府簽署投資意向書,預計三年內在高雄投資250億台幣,將進駐亞灣七號倉庫及棧5及棧6,設立南區總部及國際研訓中心,可望創造近2000個工作機會。鴻海也希望藉此在高雄打造智慧城市的基地,不僅打造智慧城市的平台,未來更將成果輸出至國際市場。

日期:2023-04-09

政治社會

「我思慮不周,給黨造成不必要困擾」,國民黨選策會終止運作!何時決定的?黃健庭:今天早上

國民黨成立「中央選戰策略會報」,名單引起黨內不滿,新北市長侯友宜發文質疑,也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電話溝通。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今表示終止選策會運作,回歸原有黨內機制,就是由黨內幕僚機構做出候選人提名建議,送到中央提名委員會通過。

日期:2023-03-18

科技

鴻海拍板發5.3元股利,上市31年以來最高!今年將著重EPS極大化 所以2024年會配更多?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三(3/15)在2022年第四季線上法說會中宣布,董事會拍板通過股利配發案,將每股配發5.3元現金,配發率達52%,也是連續四年超過五成。若以5.3元來看,不僅高於去年配發的5.2元,更是1991年6月鴻海股票在台灣證交所上市以來的最高現金股利。

日期:2023-03-15

政治社會

2027年摧毀台灣?秦剛手捧「憲法」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美方若盼風平浪靜,就應停止「以台制華」

大陸外交部長秦剛今天在全國兩會的外長記者會上談到台灣問題時帶來「中國憲法」,指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一部分,任何外國都無權干涉,台灣問題之所以產生,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日期:2023-03-07

傳產

星宇航空韭菜組自救會,張國煒喊話:K粉、星粉別急於一時,前景還是很好「有機會解套的」

玉山星宇航空聯名卡周三(3/1)上市,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K董)參加上市記者會時心情非常好,不但大開自己的玩笑,也大方回應近期星宇航空被質疑「倒持股割韭菜」的爭議。

日期:2023-03-01

傳產

鋼鐵梟雄》一路吃下14家上市櫃 近年進軍運動、遊艇業 台鋼謝裕民「創意」奪權路

一改過去西裝革履的嚴肅形象,台鋼集團會長謝裕民近來常常穿著球衣開心亮相;農曆年前,職棒知名教練洪一中才宣布接任中職第六隊、台鋼雄鷹隊總教頭,為國內職棒帶來新氣象。台鋼不但是國內第一個集足球、籃球與棒球於一身的集團,去年還參加亞果遊艇私募,並入主燦星旅;進軍運動、觀光領域的企圖心十分明顯。

日期:2023-02-08

科技

鴻海再祭「蔣尚義模式」!劉揚偉透露挖角日本大將Seki桑幕後 2023上下半年電動車可能還有「這些驚喜」

鴻海今(1)日在新北市土城總部舉行兔年開工儀式,董事長劉揚偉接受媒體聯訪時透露,這次延攬日本電產前社長關潤加盟,擔任電動車策略長,完全是沿用之前延攬「蔣爸」蔣尚義擔任半導體策略長的做法。劉揚偉也提到,2023年鴻海在電動車將繼續有不少進度,包括上半年他將赴北美拜訪重要客戶,將有幾項簽約活動;今年10月18日的第四屆鴻海科技日,鴻海除了將展示新款電動車,也將邀請重要汽車客戶,一起展示他們自己的電動車。

日期:2023-02-02

政治社會

陳建仁接閣揆很快就會發生?蘇貞昌傳今提辭呈、週五內閣總辭...行政院回應了

今周刊編按:民進黨九合一敗選後,內閣改組備受關注,昨(1/10)傳出行政院長蘇貞昌已經在打包行李準備離開行政院,今(1/11)將正式向總統蔡英文出辭呈。對此,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蘇貞昌先前就說過,待立院會期結束後就會和總統討論,有任何結論都會對外說明。針對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11日上午8點,舉行的每週例行會晤,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兩人是就國政相關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張惇涵表示,首先,總統與院長就選後多項政策進行檢討與盤整,也都認為後續相關措施,應進行必要性的相對應調整,以回應人民期待。張惇涵說,第二,總統對於蘇院長帶領的行政團隊表達肯定與感謝,尤其在面對百年大疫與全球變局當中,行政團隊能夠盡全力穩定經濟、照顧人民。張惇涵指出,第三,執政團隊現階段最優先的工作,是讓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能夠順利審查通過,讓各項國政工作能夠順利推展。最後,張惇涵說,下階段的內閣調整,將在立法院會期結束後進行討論,若有定案將向各界報告,請各界無須過度臆測。

日期:2023-01-11

科技

蘋果電動車搞了八年 比首款iPhone還難產!為何蘋果不做Apple Car 可能面臨類似鴻海成長瓶頸?

蘋果電動車Apple Car多年來都是外界好奇的焦點,但也一直只聞樓梯響,且2022年底有媒體報導,蘋果再度延後Apple Car進度後,這個專案似乎前景更黯淡。但真的如此嗎?長期追蹤蘋果動態的華爾街知名分析師、現任紐約創投業者Loup Ventures共同創辦人的Gene Munster,日前發表專文分析,從邏輯上來看,2023年蘋果營收站上4000億美元大關後,成長動能幾乎到頂。因此,繼2007年問世的第一代iPhone,為蘋果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全球手機霸業後,下個最可能實現的成長動能,非電動車莫屬。無巧不巧,身為蘋果最重要代工組裝夥伴的鴻海,2016年後營收雖持續增加,獲利卻連續四年負成長,意味鴻海也進入成長瓶頸。在董事長劉揚偉擘劃下,兩年多前鴻海敲定進軍電動車領域,希望成為下一個成長引擎。

日期:20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