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孩子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孩子的共有1897項結果
政治社會

謝謝Wilson!突躁動找到游家兒子,砂卡礑五口終能回家…辨認全靠這物件,「星國夫妻可能壓在這」

今周刊編按:花蓮大地震搜救在週三(4/10)在砂卡礑步道,挖出已發現5天的游姓男子及其長女遺體,隨後在下方及附近挖出緊擁著小女兒的游妻及兒子,由於一旁的背包和女性罹難者背包吻合,並找到游妻及3名孩子的健保卡,確認是游家人。讓一家5口終於能「回家」,是花蓮縣消防局搜救犬Wilson立下大功,率先在4/5發現其中2人,4具遺體移出後,Wilson又找到小妹妹,讓游家人能一起回家。至於砂卡礑步道還有一對新加坡籍夫妻仍失蹤,以及中和礦場蕭姓員工,有王姓農民說,地震前有澳洲遊客曾和星國夫婦在大水管附近聊天,地震後「轉頭一看人就不見了,他們百分之百就埋在那邊」。花蓮縣消防局表示周四(3/11)將持續同步進行搜救,派出4人一犬至1.8公里大水管附近搜尋,0.5公里處大崩壁也會持續請怪手開挖,希望能早日找到兩人。

日期:2024-04-11

債券基金

40歲上班好厭世...如何才能退休月領5萬股息?金融業14年老手傳授退休攻略:600萬就能財富自由

在這個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的年代,進可攻,退可守的穩當「資產配置」,是致富不敗法則。 「債券」是一種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在經濟不確定時提供保值功能,且利於風險管理。適合追求穩定現金流的人,以及追求風險分散和長期投資的人。所以,無論是「保守型投資人」或是「有資產配置需求的人」都適合買債券!作者「辣媽Shania」曾在龍頭券商與外商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服務近14年的實戰經驗,這篇文章專為小資族、退休族解說最詳盡的「債券」知識,如何才能不工作,每月穩領配息,靠利息過上喜歡的生活?

日期:2024-04-11

政治社會

那顆落石擊中點,就是推車…白楊步道五口脫困5千字還原恐懼時分:最壞的打算「全家一起,沒人被遺留」

花蓮強震發生第8天,週三(4/10)受困砂卡礑步道的游姓一家五口,在重型機具開挖後陸續尋獲,其中一幕讓不少民眾看了難過流淚,疑似是游母抱著孩子一起遇難,在大石落下以身護兒。而在白楊步道與駐紐前代表蔡爾晄女婿貝迪瑞(Dimitris Belbas)一同受困、推著娃娃車的林姓一家人,則是在順利脫困後,於臉書上寫下4/3「這個難忘的一天」。他說,直到發文的半夜,都還能清晰憶起退回山洞後、那顆落石擊中的點,就是推車的位子,「黃色的塵土紮實地將我們家往隧道內部推去」、「心中只有最壞的打算,但至少我們會一起,不會有人會被遺留」。

日期:2024-04-11

健康

曾因重病不想活在驚恐中而起草遺囑、交代後事...陳文茜:生命並不是活多久,而是你真正過了多少日子

我仍然無憂無慮地輕輕搖晃我的每一天。但近期我有個小疑問,我該「活下去」嗎?這個「困擾」是一個溫暖的意外。媒體時而好意關心我的身體,但標題總有「死亡」「痛楚」「最後篇章」的字眼。幾個標題字要標記人生晚年,當然比寫墓誌銘難。

日期:2024-04-07

理財

應該讓孩子幾歲開始學理財?他讓兒女小一就有帳本和零錢包:教金錢觀最難是「這件事」

「文具架上的自動鉛筆大約25元可以買得到,我可以幫妳支付25元,因為那是妳上學的『需要』;但如果妳要買超過25元的自動鉛筆也可以,差額就要用妳自己的錢付喔!因為超過25元就是妳的『想要』。」這是發生在我與當時三年級女兒的日常對話。

日期:2024-04-06

教育

每個拖延症孩子背後,總有個替他們打理所有事的家長!想讓孩子學自律,首先得學做個「懶父母」

會背誦唐詩但不會收拾房間,會畫畫但早上起床要讓父母叫,會背九九乘法但不會綁鞋帶,會彈鋼琴但書包不會自己背。讀書讓老師催、寫作業讓父母陪⋯⋯孩子的這些行為,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日期:2024-04-05

理財

27萬名「兒童股民」平均手握庫存37萬!00878、0056...父母幫存錢首選10檔標的曝光

兒童節要到了,在少子化的趨勢下,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隨著金融產品日益多元,加上理財觀念盛行,越來越多父母除了幫自己存退休老本外,也願意幫小孩提撥部分資金,像是買股票或ETF等,希望替孩子累積財富。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統計,截至2024年2月底,12歲以下兒童開戶人數達27萬人,兒童開立帳戶有庫存餘額之人數約20萬人,人均庫存金額逾37萬元;若從2021年起算,兒童股民之總庫存金額也從770億元,一路攀升至2024年2月達1,009億元,成長幅度達31%。

日期:2024-04-02

保險

保險不是買得多保障就多!一個理財童話告訴你:保障型、分紅型、還本型...哪種保險最划算?

「保險的作用主要是風險保障。所以,你要明白人一生中可能會面臨哪些風險。」

日期:2024-03-29

情感關係

為家人健康辛苦煮飯卻沒得到感謝還被嫌...醫師看主婦的委屈:人可以為他人付出,但得是「心甘情願」

很多人把「愛自己」限縮在「滿足個人欲望」這樣褊狹的定義裡,而「滿足個人欲望」又不斷被各種商業活動詮釋為「滿足物質欲望」,所以隨處可見的廣告活動與行銷宣傳充斥著名牌精品、高檔飲食、豪華旅遊等訊息,鼓勵大家透過消費來犒賞自己,並且要放在社交媒體展示炫耀,直接或間接傳達「人應該要想辦法滿足自身各種物質欲望,這樣才算是愛自己,才顯得高人一等」。其實「愛自己」可說是個假議題,因為「愛自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只有當我們做了「不愛自己」的行為時,才會有「愛自己」的概念。

日期: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