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完全執政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完全執政共有65項結果
政治社會

下一個四年

「明天起來,我們希望見到團結的台灣……。」這是韓國瑜的總統選舉敗選感言。

日期:2020-01-15

政治社會

再次取得國會過半 蔡英文的連任之路仍面臨2大挑戰

蔡英文毫無懸念地贏得了2020大選勝利,迎來的順風夾雜著台灣民眾日漸升溫的「國家主權」、「身分認同」的意念,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民調顯示,已有六成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認為自已「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眾已下探三成。台灣總統如何在美、中兩大強國的夾縫中,求得平衡,已是歷來的執政難題,但面對北京日漸強硬的政治手段、美中關係處於緊張狀態,蔡英文的連任之路恐怕仍充滿挑戰。

日期:2020-01-11

政治社會

剖析蔡英文成功連任的秘密:甩開「縣市長選舉」不及格魔咒,她如何蛻變成逾800萬票的「辣台妹」?

1月11日晚間,北平東路上擠滿手拿「2020台灣要贏」旗幟的民眾,高聲歡慶著蔡英文的勝利。尋求連任的蔡英文,以歷史新高的817萬票的民意(得票率57.13%),擊敗迅速在去年崛起的韓國瑜,寫下台灣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的連任紀錄。事實上,民進黨於2018年縣市長選舉執政期中考,成績極為慘烈,掉了三分之二的執政版圖,被視為是蔡英文的連任危機。令人訝異的是,一年後的蔡英文,竟在黨內初選後,從民調低谷一路走上支持高峰,這樣徹底翻轉到底是如何辦到的?

日期:2020-01-11

政治社會

總統政見會》適逢韓就任周年!蔡韓宋火藥味十足 3人政見一次看

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在今(25)天下午2時舉行,3位總統候選人將再次同台闡述政見,發言順序分別為民進黨的蔡英文、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以及親民黨宋楚瑜。今天剛好適逢韓國瑜就職高雄市長一週年,蔡、韓之間火力全開,蔡英文更以罷韓遊行表示,「韓市長說過不要在乎冷冰冰的民調,要在乎熱呼呼的民心,這數十萬人上街頭不就是熱呼呼的民心嗎?」

日期:2019-12-25

政治社會

深綠分裂!批綠淪一言堂 扁宣布「一邊一國行動黨」 下月成立

繼喜樂島聯盟成立政黨後,前總統陳水扁昨晚也在群組及臉書宣布,為了避免絕對權力絕對腐化,民進黨政府更需要「一邊一國行動黨」當烏鴉嘴與防腐劑。如果執政黨沒有封殺打壓,「一邊一國行動黨」應該可以在8月成立。扁稱只當黨的精神領袖,黨揆以游錫堃呼聲最高。

日期:2019-07-27

政治社會

台獨跟統一真的是假議題嗎?我們從來沒有離「被統一」如此貼近

台灣政壇近年最大的驚奇,先後繫在兩個人身上。首先是乘「白色力量」之勢竄起,曾拋出:兩岸一家親、現在好好的管它過去幹什麼、反○○但允許遊行…等聳動金句的北市市長柯文哲。其次,就是開創台灣21世紀政壇新神話的高市市長韓國瑜。前者,已漸成過去式,無庸再多行著墨。後者,則可能是攸關台灣人未來的生死課題。

日期:2019-03-28

政治社會

潮起與潮落:對政客無情才能成就偉大城市

每一次選舉都是選民對政客的審判!尤其是對執政的一方。台灣在中國壓力下,執政者已很難為,偏偏小英總統把改革掛在嘴上,改革操之過急,這回變成萬箭穿心。選前我預期這次小英期中考在小輸與中輸之間,沒想到是大輸。

日期:2018-11-25

政治社會

韓流變土石流!蔡英文堤防潰堤

傳播媒體的全新發展,改變了選戰模式,選舉文化也跳脫傳統,進入全新的境界。在驚濤駭浪中,民進黨失守高雄,此意義已經不只是失去民主聖地,全黨遭受重擊,儘管最後重兵移防高雄,雙方最後的差距並不大,但英系大將在主場折翼,蔡英文的綠色堤防潰堤,面對14個月之後的2020年總統大選,綠色執政的前途堪憂。

日期:2018-11-24

政治社會

公投才是直接民主!台大退休教授:主張公投,是彌補代議政治的缺陷

公投是直接民主,用來彌補代議民主的缺陷。民主政治不能只「選人」,而且要「選事」。

日期:2018-11-16

國際總經

廿一世紀最珍貴的人才是領袖

五年前,我在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上看到這麼一段話,看了印象深刻,順手記在筆記本上,這段話說:廿一世紀最珍貴的是什麼?是人才,最珍貴的人才是什麼?是領袖!包括政治領袖,也包括企業領袖。

日期: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