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客運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客運業共有67項結果
美食旅遊

2023櫻花提早開,武陵農場賞櫻專車開賣!交管措施、接駁車時間、開放資格一次看

今周刊編按:武陵農場櫻花季2/7登場,為了方便旅客前往,旅遊電商Klook從1/7中午12點起線上獨家開賣「國光客運武陵賞櫻專車」,出發地包含台北車站、市府轉運站、宜蘭轉運站、羅東轉運站和三星運動場,共有5條路線讓旅客能選擇,每人最低520元起就能直奔農場賞櫻,含來回車票與武陵農場門票,不必現場排隊、用Klook App即可完成搶票。

日期:2023-01-07

科技

從電池材料起家、曾發不出員工薪水…小台廠創奕能源的電動巴士,為何能搶進東南亞市場?

熙來攘往的南京東路上,一眼就可見首都客運307公車換新裝。這台貫穿雙北、數次蟬聯兩市最賺錢的路線公車,2022 年已全面電動化,超過百台電動巴士全都來自一家台灣製造商創奕能源。

日期:2023-01-05

傳產

圖解/「悠遊卡」1/3要登興櫃了,每股50元靠2優勢立足電支圈!董座:你的搭車時間,就是我的決勝點

國內最大儲值卡公司悠遊卡於12/28舉辦興櫃前法說會,公告將於2023年1/3正式興櫃。悠遊卡成立於2000年,業務內容一路從乘車、小額支付走到電子支付,以「卡片」為中心推出了許多周邊服務,2020年更推出電子支付產品悠遊付以App助力,讓悠遊卡在近年彈性演繹出許多新功能,悠遊卡董事長陳亭如直言,悠遊付是為了服務悠遊卡而存在。

日期:2022-12-29

國際總經

疫情海嘯一度打趴這5大產業!他們靠韌性、轉型拼命挺住:「蟄伏就等這一刻再起」

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新冠肺炎已達「全球大流行」(pandemic)程度。當時,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大規模傳染病,國發會立即針對台灣產業可能面臨的衝擊,提出評估報告。該報告強調,在各國為防堵病毒,紛紛祭出旅遊禁令,以及疫情造成的恐懼情緒影響下,將衝擊民眾消費信心和內需表現,包括零售、餐飲、運輸、觀光旅遊等產業,都會受到波及。

日期:2022-07-20

產業動態

國光載客量曾雪崩剩8%,扛1600個家庭、壓力再大也要突破!總座祭「縮併撤」:該做就得做下去

從壽德大樓一路往國光客運台北車站方向走,時值午餐時段,沿途經過的店家內,用餐人數,卻沒有想像中多。抵達車站時,大廳內一片空蕩蕩,偶爾出現1、2名購票、等車的旅客,勉強維繫著車站運作如常的感覺。對國光客運總經理簡有政來說,眼前的景象,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客運業的縮影,「國光從疫情爆發到現在,2020、2021連續2年虧損,今年還是虧損,之前(指2001年民營化以來)從來沒虧損過。」「這個(營收)下滑,不是只有國光,是普遍都這樣,現有的業者,能不能再撐下去,要打個大問號。」簡有政直言。

日期:2022-06-28

國際總經

長榮航、華航解封榮景3利多,卻被這「獲利絆腳石」纏住...大戶一見不妙買單縮手

根據《財訊》報導,航空雙雄年初一度因為解封議題飆漲,客運收入很有機會從谷底走揚,然而隨著油價攀高,市場買氣也開始縮手。

日期:2022-04-25

台股

快把船票換機票!長榮航(2618)股價新高還能追嗎?3個利多讓外資目標價超高!

「與新冠病毒共存」已成為全球趨勢,歐、美多國敞開國門、陸續解封,衛服部也釋出,出國返台隔離條件最快有望在暑假放寬,激勵國際長程航線為主的航空雙雄華航(2610)、長榮航(2618)股價走強,外資近10日也加碼華航239,394張、長榮航70,806張,買超名列一、三名。「快把船票換機票!」成了投資人熱議話題,客運業務谷底翻揚可期,其中長榮航不僅周線連3紅,更創下史上新高價位36.3元,反映市場對航空復甦持樂觀預期。

日期:2022-04-25

未來,一直在進步

MIT 打造全台首輛 SAE Lv4自駕車 WinBus帶動產業升級 期許建立自駕產業生態鏈

近年自駕車議題成全球顯學,根據顧問業龍頭麥肯錫預測,自駕車的發展能大幅減少汽車交通事故。經濟部旗下財團法人車輛中心(ARTC)攜手國內廠商,打造MIT自駕載具,其中小型巴士WinBus一炮而紅,期望未來不僅可有效解決司機長時間疲勞駕駛問題,更帶動汽車產業升級。

日期:2022-03-15

科技

鴻海投資高雄 從電巴組裝廠到電池芯廠都要蓋 一輛巴士 看懂劉揚偉的四個電動車大計

《今周刊》一三一四期曾獨家披露,鴻海準備揮軍電池產業,未來可能成為台灣最大業者;兩周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公開宣布,將在高雄興建包括一座電池廠在內的四大投資計畫。

日期:2022-03-09

台股

台股哪些標的2022年有望再賺20~50%? 台積供應鏈、半導體、車電呼聲最高 還有這檔「航海王」!

半導體、5G供應鏈、電動車產業鏈、元宇宙、高速運算與伺服器、高現金殖利率等題材,儼然成為各路法人、投資名家的關鍵字。究竟在投資高手眼中,哪些是未來1年有機會再賺2至5成空間的標的?在此蒐羅6大台股贏家,整理他們現階段展望2022年,最想逢低布局的口袋名單。

日期: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