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富邦證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富邦證共有209項結果
科技

華為、蘋果兩大品牌接連落難 台廠手機供應鏈何時能盼到曙光?

全球兩大手機品牌華為與蘋果相繼落難,台灣相關概念股也因此受到衝擊,究竟手機產業的寒冬還要持續多久呢?

日期:2019-07-10

傳產

長榮航空會對罷工事件讓步?看這幾年營運成果就知道了

長榮航空工會為了保障自身權益,從6月20日下午開始進行罷工,每天都有不少航班被迫取消,來往旅客紛紛跳腳。而資方在罷工隔天立刻進行提告,對工會每天求償3400萬元。由於勞資雙方氣氛劍拔弩張,除非有一方讓步,否則短期恐難見到曙光。

日期:2019-06-23

稅制

倒數3天 你報稅了嗎?今年算法變多 千萬不要再拖

今年綜所稅申報進入倒數階段,財政部最新統計,還有約137萬戶、約1成2的申報戶未完成申報,結算申報截止日為5月31日。國稅局官員表示,雖然可以體會大家一定要到最後一刻才甘心繳稅的心情,但是還是早申報、早安心。

日期:2019-05-29

台股

稅務專家教戰 境外資金回台全攻略

在稅負考量下,過去不少台商遠走他鄉,在外拚搏;隨著時光流逝,海外資產逐步累積,此時想要鮭魚返鄉,卻因稅務問題而猶豫不決。日前境外資金匯回草案出爐,專法對台商真的有吸引力?

日期:2019-05-15

保險

保險金全都免稅?沒搞懂3件事 小心沒節到稅還要繳罰緩

一般人都知道保險金可以節稅,且常常聽到「保險金3330萬元內免稅」,就誤以為只要保險給付在3330萬元以下,全部都可以免稅,其實這觀念是錯的!只有死亡的保險金可納入節稅,生存給付〈如保險還本金〉是不適用3330萬元的免稅額,而是要併入基本所得課稅。

日期:2019-05-10

ETF

ETN、ETF大不同 布局前先懂三件事

同樣是是指數投資工具,但產品差異不小;買進ETF,等於買進一籃子股票,買進ETN,則是一種債權概念,因此有到期日,布局前要先釐清。

日期:2019-05-08

理財

這類族群最適合存股 領股息還賺退稅

今年股利所得新制上路,不少股民關切參與除權息會不會造成龐大稅務負擔?根據專家試算,股利計入所得,若稅率級距適用40%者,選擇「分開計稅」申報較有利,若是採「合併計稅」申報,則每申報戶股利所得在94.1萬元內可享有8.5%的可抵減稅額,股利稅負有望減輕。

日期:2019-05-02

台股

股利所得新制上路 股息、稅金雙賺有眉角

五月報稅季即將登場,今年除了標準扣除額、薪資特別扣除額調整幅度較大外,股利所得部分也有重大變動。對存股族來說,如何股息、稅金兩頭賺,是報稅前必須搞懂的重點。另外,房貸族及售屋族最常踩到的報稅地雷,也要看仔細、避免出錯。

日期:2019-04-10

房地產

超展開模式避免白忙 房貸族該閃開的5大雷區

五月報稅季即將登場,今年除了標準扣除額、薪資特別扣除額調整幅度較大外,股利所得部分也有重大變動。對存股族來說,如何股息、稅金兩頭賺,是報稅前必須搞懂的重點。另外,房貸族及售屋族最常踩到的報稅地雷,也要看仔細、避免出錯。

日期:2019-04-10

勞保勞退

勞保年金怎麼領、能領多少錢?你不可不知的4個問題

「勞保破產年限,恐提前至2026年」、「勞保破產剩7年大限」、「勞保財務提早失衡,引發外界擔憂…」,勞保財務危機消息不斷傳出,引發不少待退族恐慌, M女士就是一個例子。她因擔心未來領不到勞保年金,衝動地將勞保年金一次提領出來,但因缺乏規劃和運用,這筆錢很快就花完,導致未來恐淪為下流老人的命運。

日期: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