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專家學者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專家學者共有420項結果
政治社會

賴清德公布「國家希望工程」3願景,200人智庫團隊亮相、院士朱敬一入列!政策藍圖召集人是她

2024總統大選升溫,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周三(9/6)召開「國家希望工程」首場發表會,公布執政願景總綱,當場宣布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鄭麗君,為競選總部的國家政策藍圖召集人。賴清德並正式提出國家希望工程有三個願景,分別是打造「民主和平的台灣」、「創新繁榮的台灣」以及「公義永續的台灣」,希望國家的主人「人人都有希望,人人都能帶給國家希望」。

日期:2023-09-06

政治社會

借鏡日鐵十年成功經驗 罹難家屬、專家投身推動 外部監督三大任務曝光 助台鐵安全改革

交通部邀請日本福知山線事故罹難者家屬、專家學者來台交流,分享鐵路安全改革經驗;台灣歷經普悠瑪、太魯閣重大事故後,終於成立「外部監督委員會」,這股力量能否推動台鐵改變成真?

日期:2023-09-06

國際總經

台積電各國都來搶,原來不只地緣政治》為何新冠病毒、碳排放要交錢 都促使台灣半導體廠在全球開枝散葉?

台積電成為世界主要工業大國的強力追捧對象,原來原因並非只是美中對抗造成的地緣政治緊張。身為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董事會成員的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與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都指出,在地緣政治之外,肆虐全球三年的新冠病毒疫情,以及全球淨零碳排風潮衍生的各種碳費機制,不僅使得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開始區域化,也是台灣晶圓製造廠商開始在海外建立產能的重要原因。在這個大趨勢下,未來十年由區域政治引導的半導體供應鏈成本上升,以及區域性的供應鏈分割,將會愈來愈明顯。

日期:2023-09-05

政治社會

太魯閣號事故883天後,竟又找到4片疑似頭蓋骨,鑑識畫面曝光!王薇君:第一眼就知是頭部骨頭

今周刊編按:台鐵太魯閣號408車次發生事故釀49死213傷悲劇,事隔2年,交通部邀請日本鐵道專家查看太魯閣號事故列車,陪同的太魯閣號事故家屬團體「太魯閣的眼淚」發言人王薇君,竟在事故車廂中找到一片疑似罹難者的頭蓋骨。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周五(9/1)早上9點半鐵路警察局將在現場再一次蒐證,蒐證結果會回報花蓮地檢署。而鐵警局上午8時祭拜後,9點30分已再次進行蒐證,並將疑似頭蓋骨的物件送交鑑識單位進行DNA檢測,釐清身分。不過,鐵路警察複勘後,竟又在車廂中發現「4塊」疑似頭蓋骨遺骸。只是,這起事故已經2年,王薇君竟在車廂中發現疑似頭蓋骨,引起譁然。她表示,當時陪日本鐵道專家在現場察看,就看看車廂還有沒有遺留物品,隨手翻一下,就看到1個骨頭「第一眼就知道是頭部骨頭」。王薇君說,此事凸顯災害防救流程有問題,應加以檢討。這起事件對明年台鐵公司化的進程,會不會有變動?王國材表示,台鐵董座必須帶領台鐵公司化,跟台鐵員工的相處,必須是員工可以信任的主管,這比較重要,不會因為這樣而影響台鐵公司化進程。

日期:2023-09-01

政治社會

讓哭喊消失

故事從編輯部收到的一則投訴開始。不當管教、校方隱匿⋯⋯,內容指控的校園亂象令人難以置信,但卻又提供一定程度的事實舉證,我們決定啟動調查,一步一步,也彷彿走進了校園裡不能見光的深幽暗角。

日期:2023-08-23

政治社會

是誰縱容狼師與霸凌者? -校園黑箱吃案實錄-

(今周刊1392)國小狼師性侵女童,被校長、行政人員聯手護航掩蓋,國中教師長期凌虐施暴學生,多次躲過解聘案續執教鞭,各種光怪陸離的「搓案」亂象,活生生在全台校園上演,是誰讓大人得以隻手遮天,對加害者輕懲縱放?孩子們身處的教育現場,還藏著多少危險黑幕?

日期:2023-08-23

政治社會

事故調查分析、時相設置標準 缺乏統一準則 號誌改革不治本 台灣行人地獄如何解?

編按:5月起警方已開始針對「路口不停讓行人」進行取締,加上台南女童過馬路遭撞身亡事件,讓國人更重視行人「行」的安全,但憾事仍不斷。週六(8/19)又再發生82歲老翁走斑馬線遭左轉公車撞上拖行20公尺,送醫搶救不治身亡。發起「「還路於民大遊行」的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表示,此事故明顯斑馬線設計不當及轉彎處人行道未做突出設計,導致駕駛人轉彎視距不良。行政院院會上周四(8/17)即拍板通過4年期的「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及提出「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立法,訂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在2030年前降低30%的目標,長期則朝「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邁進。而《今周刊》早在6月針對行人號誌改革做報導,指出交通部大力推動行人專用時相,盼降低行人事故率執得肯定,但設置尚缺統一原則,讓地方無所適從。學者提醒,號誌只是改革起點,中央應盡快從環境著手,提出改善行人空間的全國性計畫。(原文刊載於2023/6/14,更新時間為2023/8/20)

日期:2023-08-20

職場

性平修法內容有哪些?教育訓練課程應如何反映最新修法內容?

「我們公司很重視性平意識,在全球總部的政策要求下,每年都會對主管及全體員工進行教育訓練,但我聽說最近政府在修正性平三法,我們公司教育訓練內容大綱必須要大改嗎?」一位外商公司負責性平教育訓練的人資主管提出上述疑問。

日期:2023-08-10

政治社會

以核減煤!侯友宜4年前批「重啟核四」假議題,如今拿當政策…被深藍綁架?「全台民眾都深藍?」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9日)發表能源政策,主張「以核減煤」,讓核一、核二、核三延役重新運轉,並重啟核四,遭民進黨質疑,4年前,侯友宜曾指重啟核四是「假議題」,如今立場反覆,是否為選舉被「深藍」綁架?侯友宜回應, 重啟核電或核電延役是國際的主流趨勢,能源議題要回到科學跟專業討論,不要老是用政治左右。

日期:2023-08-09

政治社會

採單向賦稅制度 對內公平、對外限制 減碳策略或貿易障礙 歐盟碳關稅反思

今年十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試行,經濟部為國內業者向歐盟反映疑慮;在這項藉由「減碳」包裝出來的「貿易障礙」中,台灣該如何找出對話空間,達成攜手合作的雙贏?

日期: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