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對國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對國內共有487項結果
政治社會

明明有空位!12歲童坐博愛座遭老翁「推頭撞牆」⋯一場「強迫讓座」事件揭開正義魔人文化

近年來,國內博愛座引發的道德綁架爭議經常浮上檯面討論,該不該、要不要都各自有自身考量。日前,台北市一名老翁因不滿一位12歲男童坐在捷運博愛座上,而突然對其動粗,氣得男童母親提告,這起事件曝光引起社會譁然,也讓博愛座問題再次受到關注。

日期:2022-11-19

傳產

歐洲大客戶7天連發4封追殺令「不減碳就砍單」!300家中小企業深度調查「台灣沒本錢躺平」

新北市汐止區的大同路旁,頂樓加蓋的鐵皮屋隨處可見,一棟棟紅磚瓦牆的中古公寓成排並列;走上階梯,機器俐落的裁切聲響由遠而近,一家專注於加工製造的台灣典型中小企業畫面浮現眼前。它,是資本額僅6千萬新台幣、員工數不到200人,主營各類線材研發與製造的新呈工業。

日期:2022-11-16

國際總經

歐洲大客戶7天連發4封追殺令「不減碳就砍單」!300家中小企業深度調查「台灣沒本錢躺平」

談到「淨零轉型」四個字,不少熟悉國際資本市場趨勢的投資人,或許直覺想到的,是蘋果、微軟、台積電,是在各國具一定規模與影響力的大型企業。但,過去一年,這個曾經被視為相對「高大上」的字眼,開始進入了台灣中小企業的視野,甚至,已衝擊到不少企業的營運日常。面對來勢洶洶的淨零壓力,台灣中小企業真的準備好了嗎?《今周刊》的獨家調查將告訴你答案。

日期:2022-11-16

勞保勞退

勞動基金大虧5124.6億、每人平均賠2.7萬 勞金局聲明6重點、1保障,領勞退分紅絕不虧

全球股災不只讓投資人哀嚎,勞動基金也大虧超過5000億元,創下史上虧損最慘紀錄!據勞動基金運用局11/1公布的最新績效統計,今(2022)年截至9月底,已累計虧損5124.6億元,創下勞動基金運用局成立以來最慘的虧損紀錄。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劉麗茹曾坦言,未來勞動基金後勢布局要慢一點、緩一點,才能在未來市場回升時,獲得較佳的報酬。面對巨大虧損,不少人擔心新制勞退分紅明年是否也會跟著蒸發,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喊話,依法都會有2年期定期存款的最低保證收益,所以勞工所存的退休金不會因此有虧損。

日期:2022-11-01

稅制

網購回台逾2千元就課稅合理?買罐維他命就超過!14國低價免稅額「台灣真的太低」關務署回應了

「以前我都是在海外購物網站上買維他命,因為一樣品牌、容量大小的維他命,在台灣買一罐的錢,到國外網站上買可以買3罐耶。」平時有購買維他命習慣的陳太太精打細算地這樣分析。只是,若選擇透過其他海外電商平台購買保健品或藥品,按照規定單筆金額在2000元內免關稅,但若在半年內累積超過6筆訂單,或單筆購物金額超過2000元,經海關抽查到就需要繳交30%關稅。事實上,許多保健品、藥品的價格不斐,光買一罐魚油就肯定觸及2000元的免稅金額上限,讓許多消費者認為:「門檻實在太低,根本不合理。」

日期:2022-10-26

國際總經

「美中晶片戰,台灣可能是最慘地緣政治受害者!」謝金河:半導體成今年全球資本市場慘業

台灣的IC設計產業,過去主要市場在中國,去年IC設計的產值有一半是從中國貢獻,這一場晶片戰爭,台灣可能是最慘的地緣政治受害者。

日期:2022-10-12

政治社會

總統國慶講話全文》期待兩岸邊境解封後恢復交流 蔡英文:願與北京當局尋找雙方可接受維持台海和平的方法

今天是十月十日國慶日,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11年國慶也熱鬧登場,由包括三軍樂儀隊、台南武陣、北一女中樂儀旗隊及勇鷹高教機及F-5型機衝場為國慶大典揭開序幕,總統蔡英文在發表國慶講話時,以「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堅韌之島、韌性國家」做為主題。

日期:2022-10-10

理財

升息受惠者 明年配息仍有看頭 利空紛擾 九檔金融股獲利仍穩健

去年基期偏高、今年利空頻傳,使得金融股今年以來的獲利,普遍較去年衰退。不過專家提醒,仍有部分銀行股受惠於升息趨勢、今年獲利表現穩健,值得逢低布局。

日期:2022-09-28

台股

景氣不好,金融業怎麼好!趁低入手金融股?國泰金(2882)、第一金(2892)...張真卿點名5支觀察指標

國內金融業上市上櫃公司的形態可分為:商業銀行、企業銀行、壽險公司、產險公司、票券公司、證券金融及證券商七大類,個別差異甚大,惟共同點是金融業與景氣同步,景氣暢旺時也是金融業的盈餘高峰期;在景氣連續藍燈時,金融業仍難有表現。

日期:2022-09-22

國際總經

蘋果、谷歌、鴻海猛加碼 GDP年增13.5% 莫迪8年改革大豐收 印度「好日子」近了

印度總理自二○一四年上任以來,陸續推動強勢的結構性改革,過程中不免伴隨看衰聲浪。然而,如此「具印度特色的資本主義」,確實大力催動經濟成長,這之中莫迪究竟做對了哪些事?

日期: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