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小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小時共有10000項結果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劉昭晴、林唯均 跆拳道金牌母女 從台中踢向世界

金牌國手的媽媽也是金牌國手,機率有多高?21歲的跆拳道國手林唯均,曾獲得2019年亞青賽金牌、2023年亞運銀牌,她的母親是曾在亞錦賽、世運會獲得2金1銀成績的跆拳道國手劉昭晴。這對母女被稱為台灣版的《我與我的冠軍女兒》。

日期:2024-04-26

國際總經

地表最爛工作環境!台積電美國員工曝賣肝文化是「面子工程」:習慣加班只是做樣子…張忠謀怎麼看?

台積電持續擴大海外布局,日本熊本廠2月開幕,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第二家半導體製造工廠也已「封頂」(建築物的主體結構完工),國際化里程碑逐步達陣,然而台積電在太平洋彼岸卻暗藏隱憂,文化差異令台積電在美國似乎「水土不服」,台灣「賣肝文化」無法在美完美複製,美媒引述前台積電美國廠員工的控訴,表示台積電是地球上最糟糕的職場環境,另一名不願具名的員工也透露自己的失望與徬徨,凸顯台積電在美身陷困境。

日期:2024-04-25

教育

找不到乾脆自己做「地震速報App」!18歲高中生從小愛看預報,百萬下載維繫成本上萬為何不收費?

近期餘震不斷,讓百萬用戶湧入下載地震速報APP,其實背後的開發者林子祐,是康橋高中的學生,一個人靠自學、YouTube影片等資源完成這款軟體。

日期:2024-04-25

教育

弋果國際教育集團邁入25周年 不畏寒流熱血淨灘!響應《還海行動1095》清出1485公斤垃圾,為下一代守護海洋環境

「如果沒有親身體驗這一切,怎麼知道身處的環境是如此珍貴?」冒著10度左右的低溫及強勁海風,弋果志工團隊動員近百名同仁及眷屬,戴上手套、拎著麻布袋,沿著新竹南寮海岸線一路綿延近1公里撿拾攤上垃圾,展開熱血的淨灘行動......。

日期:2024-04-25

字媒體

「南庄橙」躍國際!柯亞奪世界果醬大賽金獎⋯一瓶失敗果醬成創業起點,果醬女王如何10年磨一劍

今周刊編按:台灣品牌參加英國「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今年締造史上最佳成績,總計奪得超過40個獎,包括8個金獎。其中,台灣「果醬女王」柯亞以台中茂谷柑、台中蜜柑、日本蜜柑及琴酒製作「蜜柑友達」果醬拿下金獎,這是她第五次登上舞台。柯亞表示,新竹林管處的介紹認識南庄橙,就被它酸香濃厚風味吸引,和一般栽植的商業柑橘品種很不同,過往她原本打算不再參加比賽,但願意重披戰袍,就是要讓世界認識台灣特有種「南庄橙」。(原文刊載於2019/5/11,更新時間為2024/4/24)

日期:2024-04-25

職場

這廟宇徵「文宣專員」月薪32K,「8大項、1個要求」,他:薪水感覺少1位數…管委會這麼說

人力銀行曾做過的調查,社群小編曾被入列為「年輕人夢幻職業」之一,那麼理想薪資以及工作內容能打動你呢?南投縣名間鄉松柏嶺受天宮日前在官方臉書PO文公告招募社群小編,開出月薪3萬2千元,「工作內容」有8大項及1要求,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對此,松柏嶺受天宮管理委員會發文表示,感謝各界對此次徵才條件的關心,本宮管理委員會已虛心接受指教,並進行檢討改進。管委會強調,本職缺旨在招募文宣團隊夥伴,「非由一人承擔全部業務」,感謝各界理解廟務繁重,更見證不同世代對廟務現代化的認知歧異與執行痛點,誠摯感謝。

日期:2024-04-24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474期︱戒掉「漲時想買股,跌時想賣股」的壞習慣

「買低賣高」比較能夠賺到錢,這個道理連三歲小孩都懂,但卻是個「知易行難」且博大精深的道理啊!實際上往往卻是: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喜歡在漲勢中進場買股票,跌勢中賣股票,「買高賣低」才是股市真正的投資人日常。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

日期:2024-04-24

職場

爆笑神劇神預言 《辛普森》編劇都高材生

因自製漫畫暴紅,馬特.格朗寧獲得將動畫搬上電視綜藝秀的機會,成為《辛普森家庭》的開端;二○一八年四月二十九日,《辛普森家庭》播出六三六集,打破紀錄,成為播出最多集數的連續劇。

日期:2024-04-24

生活消費

因為不想跑,所以才去跑

正是因為知道今天不跑、明天肯定會後悔,如果不想悔恨終身,就跑吧!成功當然開心,就算不成功,也能得到可貴經驗,即使撞牆、退後之後還是能前進。

日期:2024-04-24

健康

地震症候群怎麼辦?沒餘震也感覺老在晃!頭暈、耳鳴、失眠…10症狀嚴重到「發生5問題」須就醫

花蓮4/3發生規模7.2大地震,強度僅次於921地震,之後餘震不斷,從4/22至4/23上午8時止,算算已經有180起餘震,氣象署表示,根據921地震的經驗,餘震仍會持續半年到1年。不過對於接連已經數不清幾次的地震,讓民眾老是感覺就算沒有地震,也覺得地板或身體在晃的錯覺,有醫師指出,這就是「地震症候群」。醫師黃軒指出,這樣的地震頻繁發生,不僅對人們的生活安全造成威脅,也會默默引發一些民眾所謂的「地震症候群」,是一種在經歷頻繁地震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

日期: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