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岸政策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岸政策共有165項結果
政治社會

侯友宜台大演講,學生問「棄侯保柯」,他搬《灌籃高手》金句:現在放棄,比賽就結束了

今周刊編按:國民黨2024總統參選人、新北市長侯友宜週一(6/19)晚間到台大演講,有學生犀利提問,表示侯友宜目前民調不佳,是否考慮讓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來選,或改為支持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對此,侯友宜回應,「永不放棄、堅持到最後,打死不退。」學生也提問,對於外界喊出「棄侯保柯」有何看法?侯友宜表示,比賽才剛開始,還在熱身階段,他引用知名動漫《灌籃高手》中湘北籃球隊安西教練的名言,「現在放棄了,那比賽就結束了」,他個人絕不會放棄,會堅持到最後一刻。另外,有學生提問,請侯友宜說明自己與另外兩個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和柯文哲最大不同點,侯友宜認為,自己是從基層一步一腳印上來,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做事有魄力,獲得長官和人民肯定,跟另外兩位總統參選人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的基層歷練完整。

日期:2023-06-20

台股

誰說只有AI概念股飆漲?長榮航、華航…法人怎麼看航空股後市?2大因素讓股價飛上天

航空股利多消息不斷,航空雙雄在法人大舉加碼上,股價振翅高飛,指標股長榮航(2618)早盤放量再創波段新高,華航(2610)也緊追其後;法人表示,近期航空燃油價格走跌、以及兩岸政策的開放皆有利航空股股價表現,其中長榮航客運復甦程度優於華航,將為主要受惠者。

日期:2023-05-29

政治社會

香港作家李怡遺作《失敗者回憶錄》:一生追求民主自由,卻不斷感受價值敗壞的悲哀

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3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香港電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著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據說是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這句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原文發布於2021年4月19日)

日期:2023-05-25

國際總經

昔日中共高層圈內人獨家專訪》「他已沒有任何掣肘」習近平「權力元年」啟動,兩會後台海走勢解析

「在這兩場『會議』過後,將正式開啟『他』使用權力的元年……。」這個講話帶點中國北方口音的男子,名叫沈棟,是出生於上海、在香港長大的中國連續創業家。

日期:2023-03-08

政治社會

昔日中共高層圈內人獨家專訪》「他已沒有任何掣肘」習近平「權力元年」啟動,兩會後台海走勢解析

3月4日與5日,俗稱「兩會」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先後於北京召開。這兩場為期約一周、攸關未來5年中國整體發展路徑的會議,不僅是「習帝國」開局之年的最關鍵議事,也是外界觀察未來一年中國經濟、政治與外交政策的一扇指標窗口。這兩場會議究竟說了什麼?兩會之後的中國,又存在哪些「危機」與「轉機」?

日期:2023-03-08

國際總經

美中台緊張局勢漸趨緩和

美中關係近來趨向好轉,拜習現在手握大權,足以扭轉這幾年損害台灣利益的對抗政策。台灣最近的選舉結果顯示,民眾對兩岸政策的態度轉向溫和,中國遲早對此積極回應。

日期:2022-12-07

政治社會

僑務委員會議邀陳建仁演講 闡述臺灣疫情概況和健康照護的發展

僑務委員會為匯聚僑界建言、凝聚僑界向心,11月1日至3日盛大舉辦僑務委員會議。今年臺灣邊境解封、國門大開,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偕副委員長徐佳青、呂元榮、主任秘書張良民及各處室主管出席,約有200位全球僑務委員及海外代表回臺開會,共慶僑委會90歲生日。

日期:2022-11-03

中共20大 特別報導

中共20大》一個因素決定中國是否武力犯台 習近平冷眼看胡錦濤被架走背後的3個意涵

為期一周的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20大),於10月22日閉幕,在隔日登場的第20屆一中全會上,破例3連任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式亮相。

日期:2022-10-24

焦點新聞

蔡英文首度向北京遞出橄欖枝,是「親近中國」還是創「新台獨紅線」?一探她的國慶曖昧政治學

台海近期風險升溫、中國共軍擾台力道與頻率高張,又逢中共20大政權交替的關鍵時期,總統蔡英文今年國慶日演說,較以往顯得有彈性及務實,不僅明確向中國喊話「兵戎相見不是兩岸的選項」,更首度向北京遞出橄欖枝,期待在兩岸邊境解封後,逐步恢復交流,願與北京尋台海和平的方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丁樹範直言不諱,「風險控管才是主旋律」。英國諾丁漢大學亞洲研究所中國計畫主任蘇利文(Jonathan Sullivan)受媒體訪問時評論,台灣越來越懂的在(台獨)紅線後頭創造空間。

日期:2022-10-11

國際總經

美國攻半導體單押台灣太危險? 拜登才說過武力保台Yes 但「這兩件事」也值得台灣留意!

台灣在半導體製造的世界級實力,已經與美中科技及國際地緣政治密不可分,最佳例子就是美國總統拜登22日在東京的美日高峰會後記者會上,回答媒體提問時,重申願意在中共武力犯台時動用軍力。另一個「台灣話題沒有缺席」的國際場合,就是本周在瑞士達沃斯登場的世界經濟論壇(WEF)。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a)25日在會場接受CNBC專訪時,再度呼籲國會儘速讓去年已通過的晶片法案(CHIPS Act)上路,讓亟需投資優惠、減稅及研發費用補助的半導體業,早一點拿到政府資源,建設在美國國內的生產體系,該法案因為有其他相關法案卡關,遲遲未能實施。台灣並非雷蒙多在專訪中的重點,但在背景說明時還是被波及,「美國最先進的晶片有70%是向台灣買的,這不安全」。熟悉華府政情的國內專家則警告,從拜登這次訪韓第一站去了三星的晶圓代工廠,以及美日準備在半導體先進製程上合作,都意味台灣不能輕忽華府希望分散半導體製造幾乎單押台灣的風險。

日期: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