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復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復出共有267項結果
產業個股追蹤報告

【麥克連】20210926產業個股追蹤:產業供需轉為吃緊,報價迎來漲勢的族群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09-26

職場

29歲人資坐了4年辦公室竟奪東京奧運金牌?斜槓時代HR的挑戰

「在企業擔任HR(人力資源管理)的上班族,也可以在奧運會拿到金牌嗎?」這樣一個夢幻般的問題,還真的有人用行動回答了!

日期:2021-08-20

焦點新聞

「尾巴寶寶!」曾有醫師建議引產 台大醫曝留人關鍵...7年後他會說三國語言

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於個人臉書上分享,多年前自己幫忙接生了一位「尾巴寶寶」。該孕婦本來也不是自己的門診媽媽,是從別的醫院轉過來的,生產下來後,順利切除「尾巴」;如今7年過去,寶寶健康長大,還會說三國語言。

日期:2021-08-11

國際總經

暴瘦超過15公斤、406天無法游泳…挺過一度想輕生的抗癌之路,東奧日本女泳將:我還活著就是奇蹟!

2021年4月4日,在日本游泳錦標賽中,日本泳將池江璃花子以57秒77的成績,奪下女子100公尺蝶式金牌,取得代表日本,參加東京奧運女子400公尺混合式接力項目的資格。

日期:2021-08-03

全台防疫報導

一句「DNR死亡數」重重在家屬心上割一刀 張上淳哽咽致歉:絕對沒有要指責、傷害任何人

日前談及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死亡個案中,有20%的人「其實救得回來」,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挨轟,對忍痛簽下放棄急救的家屬、第一線的醫護是種重傷害。對此,張上淳今(7)日在記者會中語塞哽咽致歉,表示「對前天報告死亡分析部分用詞不夠精確,可能造成誤解或傷害表達歉意。」

日期:2021-07-07

政治社會

逾萬人確診、疫調難落實,高風險族群成疫下受害者 因公染疫難認定 職災補償有等於無?

本土疫情爆發,由於人數增多、疫調混亂,醫護、勞工在難以確認感染源的狀況下,可能無法透過疫調資料舉證自身是因工作而染疫,進而無法獲得職災給付、補助等補償。

日期:2021-06-30

政治社會

3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公衛學者持不同意見:3大科學關鍵應降為2.5級

國內實施新冠肺炎3級警戒確定延長至7月12日,何時才能解封引發國內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連日本土確診人數降至百人以下,昨(22)日確診死亡首度降至個位數,是否意味著疫情受到控制?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提出國內防疫3大科學關鍵證據,建議應降為「2.5級」,從戶外活動開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解禁10人聚會,餐廳有人流管制開放內用,恢復部分庶民經濟活動。

日期:2021-06-23

台股

航海王注意! 外資保守看航運三雄後市 指「這原因」讓運價漲勢難延續

今年以來,就算投資人滿手股票,但如果沒有買到航運股,就好像沒有參與到市場一樣。但,航海王們要小心了!瑞銀證券亞太區基礎原物料暨台灣區研究主管甘清仁分析,「運價漲了10倍之多,要我相信這漲勢會持續,比較難想像。」

日期:2021-06-22

政治社會

我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分享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分享,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

日期:2021-05-31

政治社會

新冠肺炎中藥有解!600多年前這帖老藥方…就是專治流行病,他聯手中醫界催生「清冠一號」

一帖治療新冠肺炎病人有顯著效果的老藥方,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與中醫師聯手下,得以成為標準處方,又可大量生產,易用且效速。

日期: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