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徵兆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徵兆共有632項結果
健康

97歲辜寬敏傳因肺腺癌離世…不只胸痛胸悶要注意,肺腺癌有7大病徵!台大醫:這樣做才能救命

總統府資政辜寬敏於周一(2/27)上午8點55分辭世,享耆壽97歲。1926年出生的辜寬敏,是台灣望族鹿港辜家成員,其台獨立場鮮明,已逝前海基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辜振甫是他同父異母的兄長。台北榮總表示,辜寬敏是住院中過世,是否為肺腺癌等病況細節不便說明。據研究統計,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早期肺腺癌,常被形容為「靜悄悄」的癌症,多數肺腺癌患者,本身無抽菸習慣、不焚香拜拜,也沒有天天下廚,加上症狀與大部分肺疾病相似,而常被忽略,一旦診斷出來時,往往已是晚期。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特別提到,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肺癌已經蟬聯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一名都是肺癌,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陳晉興說,「我們的肺就像冷氣機的濾網,冷氣機可以洗,我們的肺只有一個、要跟著到老,民眾要重視空汙對肺癌的影響,而且定期做肺癌篩檢,也就是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只有LDCT可以提早救命」。

日期:2023-03-01

健康

老是想不起來,是「失智」還是「老化」?莊宜芳醫師:從年輕開始存腦本,掌握40%機會遠離失智

台灣步入高齡社會,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數據顯示,65歲以上老人每13人有1人失智,80歲以上每5人有1人失智,未來20年台灣失智人口約每30分鐘增加1人。「如何預防失智症?」根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所副教授、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莊宜芳分析,雖然失智有60%來自於老化、基因等因素,但仍有40%機會可透過早年、中年、老年不同階段的生活及健康習慣養成,扭轉失智風險,打造健康的老後生活。

日期:2023-02-23

政治社會

口罩令解除,為何還想繼續戴?不用化妝、免吸髒空氣,還是容貌焦慮症?「脫與不脫」的N個理由

今周刊編按: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而校園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亞洲多國陸續取消室內口罩令,南韓是在1/30、台灣2/20,而日本也將在3/13全面實施放寬,但即使政府放寬規定,不少民眾似乎沒打算立刻完全不戴口罩,究竟是為什麼呢?歸咎起來至少有3個理由。首先是,800多天以來民眾已被要求認真配戴口罩、習慣很難立刻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戴口罩不用化妝、不用隨時面帶微笑也成為一種優點。紐時中文網報導,首爾研究中心CATS實驗室的文化研究學者金相珉說,口罩讓南韓人擺脫保持美麗的社會壓力,「把臉露出來會感到有些不舒服」。而《口罩的品格》一書的作者、東京聖路加國際大學公共衛生學副教授大西一成說:「如果不戴口罩,別人會盯著你看。」還有一種說法是,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戴著口罩似乎有助於讓自己不吸入太多髒污空氣」,降低咳嗽、打噴嚏和胸悶等問題。最後,不願意把口罩拿下,也有可能是產生容貌焦慮症,其實任何年齡或性別的人都有機會有「容貌焦慮」,但最常見於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難免在意自己的外表。面對「脫與不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由,這也是口罩令解除後,大家都需要調適的一部分。

日期:2023-02-19

理財

盤整中,如何判斷漲跌趨勢?

我們已經看了上漲趨勢和下跌趨勢中出現的均線慣性,不過如同本章開頭所說,股價除了上漲和下跌以外,還有「漲漲跌跌的盤整」。

日期:2023-02-03

理財

壞消息滿天飛,股市卻逆勢抗跌!郭恭克:台股拉回不破萬四,就是長線進場機會

美國聯準會本周將召開2023年第一次利率決策會議,市場預期將維持升息步伐,但在通膨壓力趨緩之下,單次升息幅度將從兩碼進一步縮小至一碼。美國聯準會貨幣緊縮政策造成外匯市場與股市的壓力逐漸減弱。

日期:2023-02-01

健康

好好的人怎麼會猝死…146人疑因寒流天冷離世,重症醫:5個「隱藏式猝死者」要小心

臺灣寒流來襲,過年期間連兩天全台共有146人疑因天冷猝死。我們在急診,在加護病房裡,尤其在冬季期間,常常有猝死病人送過來。如果是之前沒有任何病史,沒有三高,無肥胖,有些還沒有抽煙.或喝酒,如果是在壯年時期(<60歲),家人通常會問:「怎麼會這樣?」「剛剛或昨晚才明明好好的?」、「醫生,他健康得很,你有沒有判斷錯誤,他哪有可能會心肌梗塞?...」

日期:2023-01-30

情感關係

需要討好別人嗎?

有人問:吳老師也需要討好別人嗎?仔細推敲,傳訊者用了「也」字,要不是對方認為我不需要討好別人,就是他想知道怎麼做、就可以不用討好別人;總之,字裡行間能讀到他厭惡討好。

日期:2023-01-19

健康

諾羅14萬人中招,乾洗手、酒精殺不死病毒!重症醫:春節聚餐「這兩動作必做」才不會春節跑急診

今周刊編按:近來諾羅病毒有升溫趨勢,上周因腹瀉就診人次就高達13.9萬人。對此,有醫師提醒,諾羅病毒不像新冠病毒一樣有「脂質套膜」用酒精無法消除,正確方法要用肥皂加水,勤洗手最有效。

日期:2023-01-18

台股

2023年經濟的三種情境分析,論存股族應對之道|存股助理心法與觀點

投資機構與研究機構紛紛對2023年全球經濟與資本市場進行預期,看好、看壞、或看不好不壞的各種版本都有,我們不想妄加猜測或押寶。不過,我們還是對2023年經濟提出三種情境分析,並提出因應之道。

日期: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