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心肌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心肌共有684項結果
話題人物

獨家專訪》不合身球衣風波背後⋯⋯ 天才少女戴資穎 如何登上羽壇天后?

編按:台灣羽球一姐戴資穎今(6/25)日在2023台北羽球公開賽女單決賽,以21比14、21比17直落二擊敗美國女將張蓓雯奪冠,蟬聯女單2連霸,這也是她生涯第五座台北賽冠軍,同時創下賽史最多冠紀錄。戴資穎今天出戰世界排名第15的華裔美籍女將張蓓雯,雖然開局歷經一小波亂流,被對手連續取分領先,但小戴隨即穩住陣腳,將比數追成7比7平手後再連下9分,最終以直落二擊敗張蓓雯奪冠。她賽後開心地把羽球拍丟向觀眾席,慶祝拿下個人第五冠,也讓球迷嗨翻天。《今周刊》曾於2017年羽球亞錦賽後,專訪戴資穎暢談自己羽球心路歷程,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17/5,更新時間為2023/6/25)

日期:2023-06-25

健康

膽固醇降不下來嗎?他「愛吃1美食」險喪命 無毒教母譚敦慈曝「優質4食物」:健檢紅字消失

該怎麼吃才能有效降低膽固醇呢?如果你是愛吃動物內臟,尤其是豬腦的人要注意了,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身邊有一位親戚平時愛吃內臟,對於自己有高膽固醇卻不以為意,沒想到後來發生心肌梗塞,雖然救回一命卻留下腦損傷後遺症。譚敦慈強調,平常飲食習慣除了要避開高膽固醇食物外,常吃4種食物也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

日期:2023-06-17

政治社會

5億高中生死因,高大成直指針孔謎團:99.9999%氯化鉀、20c.c就致命…中檢回應了

台中市身價5億的賴姓高中生上月初墜樓身亡,全案疑點重重。根據法醫解剖報告指出,賴生死亡原因符合「高處墜落」,驗了超過千種毒藥物也沒有陽性反應。台中地檢署週二(6月6日)傳喚賴母,說明法醫鑑定報告,以及賴生可能的死因,律師認為,案情仍有矛盾之處,加上毒物採驗種類過少,將再聲請調查證據。對此,法醫高大成認為,賴男的死因應著重「身上的針孔」,懷疑兇手對賴生施打物質後致死,而氯化鉀是最可能的物質,高大成透露,問過10多位主任級醫師,都提出氯化鉀的可能性,直言「機率高達99.9999%」。對於高大成的說法,台中地檢署週三(6月7日)沒有多做回應,僅回覆「針對各方意見檢方都會參酌考量依法辦理」。

日期:2023-06-07

健康

「跳繩5分鐘」竟休克!44歲中校裝葉克膜搶救…有運動習慣不等於身體健康,醫:「這些族群」小心

陸軍南測中心昨(5/31)日驚傳44歲軍官進行「5分鐘跳繩測驗」時突然倒地休克,當場失去呼吸心跳,同袍見狀緊急實行CPR,再轉台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救治,目前仍在加護病房裝葉克膜搶救中,尚未脫險。至於休克原因,有待院方診斷後釐清,也未知中校是否有慢性病史。

日期:2023-06-01

健康

養成中立姿勢好習慣 保持健康脊椎的生理曲度 「筋骨同治」加運動 有效擺脫駝背困擾

中醫在面對筋骨疾病時,一向強調「筋」與「骨」同治,無論造成駝背的原因為何,可透過脊椎整復與正骨手法等療法,改善駝背的不適感,或矯正因姿勢不良產生的暫時性駝背。

日期:2023-05-31

健康

醫療無國界!港籍遊客搭郵輪遊澎湖,突頭暈胸痛叫不醒,澎湖醫院即時手術救回一命

1名香港籍林姓女遊客日前搭乘郵輪來澎湖旅遊時發生心肌梗塞,經衛福部澎湖醫院心導管團隊緊急搶救,癒後狀況穩定,院方5月23日在醫院內幫她慶生,病患感謝澎湖醫院救了一命。

日期:2023-05-24

政治社會

他胸悶送醫搶回一命,買大樂透中1億元豪捐一半!為何也捐大甲鎮瀾宮?幸運兒親解曲折過程

大樂透112000033期在今年3月14日開出,頭獎1億「1注獨得」開在台中市大甲區「鑫穩贏彩券行」,台彩周一(5/22)公布中獎人身分,為1名50多歲傳產業主管,只花200元就幸運中頭獎。據了解,獎金1億扣掉20%稅金,實拿約8000萬,但他豪氣捐出3940萬,這也是台彩有史以來捐款比例最高的一位。

日期:2023-05-23

職場

同事開會心肌梗塞猝死震撼!一個工作狂的懺悔:「勤奮」是好事,「拼命工作」是蠢事

最近聽到一位多年不見的舊同事生病去世的消息。這位舊同事從送醫到去世只有不到一個星期時間,認識他的人無不扼腕他的壯年早逝。

日期:2023-05-18

退休

不想讓兒女麻煩,他砸1300萬財產住安養院卻孤獨死...想和所有人打成一片,為何引來反感?

長照安養是現代社會棘手的問題之一。即便坊間有一些安養機構的存在,但銀髮族實際入住到長照設施裡頭,是不是真的就能安穩度過餘生,恐怕也說不準。近來日本媒體,就報導了一則高級安養中心發生的悲劇。

日期:2023-04-20

健康

天氣熱、尿量少養成憋尿惡習...醫師盤點10大傷害排行榜!血尿只排第7,嚴重竟會引發癌症

隨著天氣逐漸高溫悶熱,流汗多、尿量少,使得尿液濃度增高,醫師提醒千萬別憋尿!尤其長時間在炎熱氣候下的工作者更要當心,應多補水。加上不少女性都有憋尿的壞習慣,導致私密處容易被細菌感染、引起膀胱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醒,長期憋尿不只會讓膀胱缺氧、血液循環變差等狀況,更嚴重會有生命危險和罹患癌症的風險。

日期: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