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心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心電共有279項結果
健康

長庚醫院「醫療科技展」登場!明星醫師衛教講座 人潮塞爆大獲好評

結合政府、醫界、科技、生技產業能量,展現台灣醫療科技新貌的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今(2)日在南港展覽館1館盛大開幕。長庚醫院在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率領下,結合體系眾多卓越成果參與盛會,吸引大批人潮進到攤位參觀體驗。長庚並安排連續四天21個場次的衛教講座,邀請重量級明星醫師進行專業解說與互動,今天第一天就有六場講座登場,大受好評。

日期:2021-12-02

科技

中企處積極協助「智慧農業、智慧醫療以及智慧照護」等3大領域新創企業 在2021 Meet Taipei展現亮眼實力

為活絡國內創新創業的環境,打造有利於新創企業發展的生態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多年來積極透過企業x新創x育成的體系,並結合產、政、研的資源與能量,規劃各項新創企業輔導計畫,協助臺灣具發展潛力的新創公司能夠加速成長。這些努力,在11月18日正式開幕的2021年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展現出亮眼的成果。

日期:2021-11-19

台股

外資圈虎年台股展望首發!滙豐證:鋼鐵、航運獲利高峰已過,但因「這原因」喊加碼台股

距離2022年愈來愈近,各家外資分析師也將陸續發表對明年的展望看法。在今(17)日,由滙豐證券打響第一炮,出具報告喊「加碼」台股,並將台股明年底的目標指數由18350點提高到19080點。

日期:2021-11-17

政治社會

BNT沒稀釋就打,1個人打了6人份的劑量! 恩主公道歉解釋:疫苗瓶蓋脫落誤認

恩主公醫院昨(27)日於鶯歌永福宮社區接種站進行BNT疫苗接種時,因現場醫療作業疏忽,造成25名民眾接種原液,包含11位男性、14位女性,年齡分布18-65歲間。其中20名已回門診進行相關檢查(有9位民眾同意住院觀察),目前檢查均正常,另5名已聯絡均表示無特別症狀。未入院者將由專人聯繫追蹤,若有身體不適立即協助就醫診療,請民眾回診。

日期:2021-09-28

台股

內外雜音罩頂,台股量縮窄幅盤旋後何去何從? 台股牛市防衛戰贏家的盤算

台股千點反彈後的量縮震盪,是危機?還是轉機?在股市多空決戰的關鍵時刻,牽動投資人想布局又怕受傷害的敏感神經,《今周刊》邀請多位贏家大咖,親授最新的投資展望看法、第四季都在追蹤的投資功課,以及混沌局勢下的操作策略。

日期:2021-09-22

健康

是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5種常見急性胸痛、這3種要人命!醫解析「症狀如何判斷」

68歲的金鐘視帝龍劭華昨天週二(9/14)晚間於高雄85大樓猝逝,有媒體傳出他下午心臟不舒服,最後又說沒事,沒去看醫生造成憾事發生。而藝人黃鴻升(小鬼)則在去年9月16日因主動脈剝離於家中猝逝,享年36歲。造成胸痛的疾病有非常多種,主動脈剝離是其一,同樣是胸痛表現,有些是有緊急危及生命的,有些則是沒那麼緊急,可以門診檢查治療就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田岳正,列出5種常見會造成胸痛的急症,提供民眾來判斷自己的胸痛,是否有立即危險性。

日期:2021-09-14

台股

網通廠滿手訂單Q2毛利為何下滑?一文看懂,缺料造成高庫存,拋售零件反而更賺

今年第二季,網通產業營收普編維持在高檔,但毛利率下滑、庫存大幅上升,甚至帳上現金水位開始下滑。網通產業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日期:2021-09-10

政治社會

心跳從20跳...到10幾跳 暖醫「假裝」家人伴病患最後一程!「脫下手套」遞家屬摸最後溫度

儘管國內疫情趨緩,每個人卻依然不能太過鬆懈,尤其是醫療院所更要嚴守防疫措施,就怕病毒再度擴散;在如此層層防護下,親友間的生離死別成了一樁樁「無法告別」的遺憾。

日期:2021-09-01

全台防疫報導

高端開打「桃園3例不適」癱軟、無意識...!陳時中:全是「暈針」 建議兩種人先別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日期:2021-08-23

全台防疫報導

男「●歲以下」打莫德納 心肌炎風險高10倍!醫親曝原因:打完有3症狀趕快就醫

隨著新冠(COVID-19)疫苗到貨量逐漸增加,國內疫苗接種如火如荼地開打,由於AZ疫苗數量較多的關係,民眾目前幾乎都是以打AZ疫苗為主;不過,不少人仍對AZ疫苗存有嚴重副作用的疑慮,因而傾向等待莫德納(Moderna)疫苗。對此,有醫師指出,莫德納疫苗同樣會有副作用,且可能會引起心肌炎,男性發生的機率又比女性來得更高。

日期: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