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怎麼領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怎麼領共有75項結果
焦點新聞

中鋼股價奔漲停、又送起子工具組掀熱議 為何總成為股東會旺季焦點?

近期受惠美國總統拜登所提出的大基建計劃,國際市場上的鋼鐵價格持續攀升,也帶動鋼鐵類股表現,其中又以中鋼(2002)最受到投資人矚目。不少人都沒想到,原本因獲利、殖利率穩定,被當成定存標的的中鋼,現在竟然也呈現「股價大噴」的榮景。

日期:2021-04-19

保險

國民年金保費喊漲…年金到底值不值得繳?有哪些保障?4大觀念破解迷思

繼勞工保險基金後,衛福部也坦言,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出現財務危機,為健全基金體質,保險費率將由9%漲至9.5%,明年元旦就會上路,估衝擊302萬人。聞訊,民眾不禁疑惑,國民年金繳了值得嗎、划算嗎?最後會不會跟勞保一樣面臨破產命運,未來血本無歸?本文將深入解析國民年金4大關鍵問題。

日期:2020-11-12

聰明理財

勞退、勞保、國保3筆退休金怎麼領?領多少? 線上試算就知道

政府為造福勞工族群,除設立「勞退」與「勞保」制度保障勞工的權利之外,還有多一層福利的國民年金保險(簡稱國保)。可以請領多少退休金與我們的退休生活息息相關,但你對這三者的差別有所了解嗎?讓我們透過以下幾點問題找到答案吧!

日期:2020-09-25

勞保勞退

我今年60歲,勞退金100多萬該一次領還是按月領?勞退新制全攻略:這樣領最划算

台灣從2005年實施的勞退新制,就是強化企業為勞工提撥退休金的一項重要措施。截至2020年,已經有將近700萬勞工加入勞退新制,可說是攸關廣大勞工退休金的重要制度,如果勞工沒有為自己準備退休金,也不靠子女奉養,勞保、勞退就是退休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成為很重要的一桶金。

日期:2020-07-21

焦點新聞

懶人包》 郵局7/15開賣三倍券!要帶什麼?可代領嗎?Q&A一次看

郵局7月15日開放購買三倍券,將採實名制,每人限1次領取權利,且不能與數位方式重複領取。中華郵政表示,為避免人潮眾多,民眾到郵局購買三倍券,將比照領口罩的方式,以身分證尾數的單雙號做分流,單號1、3、5、7、9為週一三五領取,雙號2、4、6、8、0為週二、四領取,星期六則不分單雙號。至於該帶什麼證件去領?可以代領嗎?郵局官網也整理出常見Q&A:

日期:2020-07-08

聰明理財

振興三倍券懶人包》2張表掌握全台22縣市加碼優惠 (持續更新)

「振興三倍券」將於7月1日開放預購,7月15日正式上路,使用期限至今年12月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許多縣市額外「加碼」,盼帶動內需消費持續升溫。

日期:2020-06-30

生活消費

振興旅遊懶人包》25家主題樂園免費玩、台灣觀巴2人同行1人免費、最高2千元住宿補助一次整理

這篇文章會整理 2020 下半年,政府已經公告預計推出的「振興政策」,主要是刺激消費、鼓勵旅遊的補助政策。

日期:2020-06-17

台股

零股也可領!股東會旺季到來 這幾家公司只買一股就可換禮券、衛生紙

即將進入股東會旺季,不少小股民最期待的就是領取股東會紀念品,手中沒持股的民眾,也常以「買零股」方式,換取股東會紀念品,如衛生紙大廠正隆(1904)仍與往年相同,零股股東可領取一串衛生紙,是不少股民年年必領的股東會紀念品。

日期:2020-04-07

健康

武漢肺炎》我該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還是自主健康管理?防疫隔離假怎麼請假?薪水、補償金如何領?

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武漢肺炎)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宣布,自19日凌晨0時開始,所有入境者,必須實施居家檢疫14天。面對疫情嚴峻,許多人不禁問,「我該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還是自主健康管理?如果因為防疫隔離關係,我該如何請假?如果請防疫照顧假,薪水(薪資)方面有保障嗎,請假的薪水(薪資)該怎麼領?防疫補償金申請如何領取? 」。針對相關防疫之請假、勞工薪水(薪資)與防疫補償金申請等相關權益,本文將一一解答,同時也呼籲民眾留意以利全國共同防範疫情,共度難關。 #防疫視同作戰,自己的家園自己來守。

日期:2020-03-19

幸福熟齡

武漢肺炎疫情當頭,這4件事你千萬不要做!出現發燒、咳嗽、喘症狀一定要聯絡衛生機關、至醫院就診

從一月開始,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疫情不斷變化,更慘的是,消息都指向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繼續延燒,沒有緩和的樣子。對許多人的生活而言,這樣的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已經造成恐慌,不過,我們還是要認知到幾件事情。第一,生活本來就不可能零風險;第二,過度恐慌無濟於事;第三,我們只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好準備。醫師叮嚀,在肺炎疫情當頭情況下,有4件事你千萬不要做!出現發燒、咳嗽、喘有關武漢肺炎症狀也要盡快至醫院就診。不要搭乘捷運、公車、火車、高鐵、或計程車,可以先與當地衛生機關聯絡,看要到哪裡就醫,並用自家車出發至醫療機構。此外,應視症狀嚴重程度決定該去醫院或視一般診間就診,避免交叉感染。

日期: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