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悼念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悼念共有111項結果
職場

帶著笑容拚希望

悲劇來得太急太痛太嚇人,北捷殺人案發生至今,各種說法吵成一團,而我能想到的解方,至少到目前為止,就是這位投資家的說法:在人變成壞人之前,請想辦法讓他看見希望與出路吧!

日期:2014-05-29

政治社會

政治溝通是柯文哲的最大罩門?

直率敢言,一向是柯文哲給外界最鮮明的印象。但快言快語為他帶來的,究竟是掌聲還是包袱?

日期:2014-02-27

政治社會

台灣反核二十五年 政府渾然未覺?

日本福島核災屆滿一年,全台逾三萬人湧上街頭反核,多位文藝界人士也罕見地熱烈響應。然而從第一場在貢寮的反核運動開始,至今已二十五年,核四預算竟一再追加,政府好像從來不知道,核電是我們承受不起的負荷......

日期:2012-03-15

科技

重返聖殿 1997 - 2011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聽慣了的,是掌聲而不是噓聲。但一九九七年八月,在波士頓公園廣場城堡(Park Plaza Castle)大酒店禮堂舉行的Macworld博覽會中,他硬是吞下一波波此起彼伏的噓聲。

日期:2011-10-13

品味收藏

蔣友梅以心火無常發揚「蔣道藝術」

蔣家第四代蔣友梅,不走政治路線,選擇以藝術家的身分讓世人看見她。老輩的逐漸凋零,讓她更體認出人世的無常,而我們也能從蔣友梅的作品中,看出她與常人不同的人生軌跡。

日期:2011-09-29

政治社會

二○一○年「財經風雲人物」網路票選出爐

《今周刊》依照慣例,每年都在網路上票選年度財經風雲人物,郭台銘蟬聯六年科技類第一名,但票數還不如在台東賣菜的陳樹菊,因為她默默行善,帶給社會更大的影響力。

日期:2010-12-09

藝文風尚

不需要解釋

最近為新書《聽見蕭邦》勤上廣播節目宣傳,有次某位博學多聞的主持人為了「考驗」作者,特別當場放一段蕭邦《幻想即興曲》要我「翻譯」,為聽眾解釋這曲子在說些什麼——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知道,原來有那麼多人需要具象的指示和引導,才能(或願意)欣賞古典音樂。

日期:2010-05-20

國際總經

沒有中國的Google,會變成什麼樣子?

雖然目前百度市值Google仍搖遠,但百度占有在中國成長最大市場,獲利成長勁爆,未來Google與百度的此消彼長,值得注意。

日期:2010-04-01

品味收藏

無意義的意義 P.160

在古典音樂中,將「無意義」發揮到極點的作曲家,非莎替莫屬;很多人把莎替當成一個笑話,現在卻發現了他的「意義」。

日期:2008-02-28

情感關係

長路漫漫的療癒之路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的恐怖攻擊五周年在即,《美國商業周刊》專訪此事件傷亡最嚴重的坎特.費茲傑羅公司生還者,他們已從工作中找到傷痛的出口。

日期:200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