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想做的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想做的事共有656項結果
科技

擠不進黃仁勳演講沒關係!輝達要抽簽名顯卡,4步驟快筆記...「3兆男」談年輕的自己:最怕時間不夠

從「1兆男」晉升「3兆男」的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一舉一動都備受台灣社會關注。黃仁勳週日(6/2)晚間在台大體育館進行主題演講,包括台積電總裁魏哲家、鴻海董事長家劉揚偉都將出席,有台大學生因錯失報名機會還向台大校方陳情。不過,無法到現場的民眾有福了!NVIDIA台灣官方社群最新宣布,只要線上聽黃仁勳演講,並在指定留言區互動,有機會抽到黃仁勳簽名海報、簽名顯卡。出席各大活動演講總穿著一身皮衣的黃仁勳,在1993年創立Nvidia,他立志在30歲前成功,而最後也真的做到,其勵志故事讓許多人作為模範。《今周刊》整理黃仁勳5大名言,帶你了解黃仁勳的人生智慧。

日期:2024-06-02

理財

「存不了錢」特徵你中了嗎?銀行員說壞習慣有這些!愛運動、穿平價服飾…盤點真正有錢人5大原因

撇除低薪問題,一般人想存錢很難嗎?日本媒體《LIMO》訪問前銀行員的觀察,統整出「不良儲蓄人」都有5大特徵,因此總是荷包空空、時常缺錢;同時分享佔日本全體人數2.7%的「富裕層」和「超富裕層」有哪些特點。前銀行員提供理財建議,告訴大家存錢最難的就是起步,不過只要開始改變觀念,就能更懂如何儲蓄。

日期:2024-05-20

聰明理財

她靠「6步驟」邁向不上班第三年,人生與財富雙自由的爽爽躺贏術!

遊民小姐曾經是金牌文案,卻被打入賣肝加班地獄;她曾經是廣告才女,每天卻只睡一個小時;她曾經是創意總監,卻成為看不出原形的高級社畜。人人都在犧牲生活與健康,只為了追求「財富自由」的同時,「社畜小姐」不忍了!她決定力爭上游,變身「遊民小姐」!懶得管、躺著賺,才能找回精神與物質都不缺的人生自由。

日期:2024-05-20

職場

連訓練人才的人才都不夠,各大學出現教授荒!陽明交大資訊學院如何出奇招吸引兩位年輕女學霸加入

近年來電子資訊產業發展迅速,到處都缺人才,台灣電子業以高薪爭取優秀人才,頂大電機電子研究生畢業後,已有機會拿到年薪200萬元的高薪工作,超過國內許多大學教授的薪資。在這種薪資結構下,也難怪台灣許多大學都很難爭取優秀教職員加入,成為大學培育年輕師資的最大障礙。

日期:2024-05-03

國際總經

傅崐萁領藍委赴中、綠組營隊奔美!一邊擬鬆綁《反滲透法》,另一個深化美台外交?兩陣營各想收穫什麼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本週四(4/25)將率多名國民黨立委赴中國訪問,為期四天,預計將拜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台商、台青與電動車產業,討論台灣農漁業產品銷往中國、陸客來台等議題。民進黨周一(4/22)則是召開記者會公布外交培力營,將徵選青年政治工作者,訪問美國行政與立法部門、智庫學者,雙方互別苗頭意味濃厚。

日期:2024-04-23

健康

逾85歲亡者幾乎每人身上都有癌症,只是多數人一無所覺!熟齡權威:年過80隨心所欲生活是唯一正解

過去我長年任職的「浴風會醫院」專門醫治幸齡者(編按:超過80歲的人),每年大約會解剖一百遺體。然而,大部分的情況是,我們很常在患者體內發現連本人都沒有察覺的嚴重病灶,而患者卻是死於其他疾病。也就是說,這些病患直到離世時,身體裡仍有疾病沒被察覺;就連癌症也不例外。只要有機會解剖年齡超過85歲的亡者遺體,就會發現幾乎每個人的身上都有癌症。換句話說,成為幸齡者之後,任何人體內都可能有癌症。

日期:2024-04-06

退休

40歲不婚住家裡,存款1千萬靠存股領股息,可以提早退休嗎?理財教練:500萬就夠了,揭退休3大迷思

幾年存幾千萬退休,是在販賣焦慮,還是真能做到?

日期:2024-04-01

科技

外媒專訪92歲張忠謀談退休「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中年才創台積電「台灣是命運的邂逅…我無法更早做到」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在訪談中談到台積電的創辦路程以及經營策略,以及台灣在半導體競爭方面的優勢。當被問及個人生涯規畫時,張忠謀表示:「老兵不死,只是凋零」。而被問及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廠進度數次被延宕一事,張忠謀認為他沒辦法理解部分美國年輕員工的思維。

日期:2024-03-31

職場

公司得到我的人得不到我的心...過半上班族選擇「安靜離職」 南韓調查:待●年的老鳥比例最高

「人在工作崗位上,心卻已經離職了」,南韓求職網站 Incruit 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南韓平均每兩名上班族就有一人處於「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的工作狀態。

日期:2024-03-27

情感關係

為家人健康辛苦煮飯卻沒得到感謝還被嫌...醫師看主婦的委屈:人可以為他人付出,但得是「心甘情願」

很多人把「愛自己」限縮在「滿足個人欲望」這樣褊狹的定義裡,而「滿足個人欲望」又不斷被各種商業活動詮釋為「滿足物質欲望」,所以隨處可見的廣告活動與行銷宣傳充斥著名牌精品、高檔飲食、豪華旅遊等訊息,鼓勵大家透過消費來犒賞自己,並且要放在社交媒體展示炫耀,直接或間接傳達「人應該要想辦法滿足自身各種物質欲望,這樣才算是愛自己,才顯得高人一等」。其實「愛自己」可說是個假議題,因為「愛自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只有當我們做了「不愛自己」的行為時,才會有「愛自己」的概念。

日期: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