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感染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感染科共有219項結果
政治社會

前線心聲》一支針劑比咖啡便宜藥價被砍到藥廠撤台 感染科醫師對抗百變病情: 手上不能只有單一種武器

在記者遞過去的便條紙上,他快速寫下幾個複雜的英文單字,「Omadacycline、Lefamulin(acetate)、Sulbactam-Durlobactam、Cefepime-Taniborbactam……」這些單字,大都是新藥名稱,而落筆的,是國內某教學醫院的感染科醫師王泰辰(化名)。

日期:2021-06-09

政治社會

不只是BNT疫苗⋯⋯

疫情還是燒,疫苗話題也還在紛紛擾擾;上周,一度有網路消息稱上海復星集團並未取得BNT疫苗的台灣市場代理權,本刊立即調出相關文件,確認這個說法有誤並發出即時新聞。之所以能立刻「調出」資料,是因為,關於中國生技業者取得國際藥品在台授權的洶湧暗潮,我們已經研究了一段時間。

日期:2021-06-09

政治社會

獨家披露》中資掌握台灣新藥代理近3成! 從BNT疫苗、癌症藥到抗生素 為何我們一步步走進中國天羅地網?

中國鎖藥危機,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味的寧靜戰爭,爭奪的,是被美國總統拜登視為4大戰略物資之1、與半導體晶片同等地位的「藥品」。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發動攻勢的,是以「大中華區」為名、在全球攻城掠地的中國藥廠;而守方,則是近年與國際新藥大廠談判代理與銷售權時,屢屢碰壁的台灣業者。在「BNT疫苗破局」事件沸沸揚揚之後,面對中國下一波可能的「鎖藥危機」,台灣政府與產業又將如何應對?

日期:2021-06-09

全台防疫報導

普拿疼緩解不適感? 醫師籲:接種前別預防投藥、有症狀再吃

新冠疫苗自3月11日起至6月6日已有68萬多人次接種,不少人擔心接種疫苗後會產生嚴重不適感,多備妥解熱鎮痛劑,社區藥局的普拿疼賣到快缺貨,粗估銷量比以往增加2到3倍,外傳有增加抵抗力效果的維他命C,同樣銷售長紅。不過,許多民眾是在接種疫苗前就先服用止痛藥,醫師呼籲,仍建議當症狀出現時,再服用會比較好。

日期:2021-06-08

政治社會

國產疫苗保護力會跟AZ、莫德納一樣嗎?將來全球若推行「疫苗護照」,國產疫苗會被承認嗎?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

政治社會

3千萬劑疫苗,能讓台灣群體免疫?一張表比較7個國家「現有疫苗採購合約」:台灣是否過於保守?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

政治社會

國產疫苗之亂 二期臨床即過關,標準惹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訂定的疫苗採購計畫中,國產疫苗將提供一千萬劑,占整體疫苗數的三分之一。目前,正等待二期臨床資料解盲的高端疫苗、聯亞生技疫苗,在走了長達一年多開發期後,終於來到取得台灣食藥署緊急授權(EUA)的最後關頭。然而,此時才發現,我們EUA標準相比歐盟、美國,是不是太寬鬆了……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疫苗關鍵QA】3千萬劑疫苗,能讓台灣群體免疫?1千萬劑疫苗,何時能打完? 最快何時開放邊境?

過去這一周,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四月接種人次三.九萬人,五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十六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整理二十五題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2

全台防疫報導

重症率「比日本還高」! 專家曝:1喜1憂... 「確診黑數太多」 疫情處可控邊緣

國內疫情居高不下,目前仍看不到一絲緩解的曙光,截至目前,已累計高達378起的重症案例,對此,有專家表示,目前的線圖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且以每10萬人來看,台灣的重症率可能比日本還高⋯⋯疫情之所以遲遲無法下降,主因在於確診黑數仍很多,無症狀者沒有遵照公共衛生政策,到處趴趴走,惟有把黑數找出,才可能成功控管住。

日期:2021-05-27

健康

一天到底要消毒幾次?美國疾控中心:每天至少1次,髒污環境至少3次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延燒至今,台灣本島各縣市皆有確診者,但仍以新北市、台北市的疫情最為嚴峻,在昨日(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更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  6 月 14 日。另外也公布篩檢站的快篩個案處理流程,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快篩大約半小時就有結果,如果是陽性會以確診個案方式處理,如果為陰性則是返家做自我健康管理。

日期: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