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慢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慢性共有1782項結果
健康

半百人生 心血管、新陳代謝⋯亮紅燈 有效降低疾病死亡率 健檢項目不漏看

健康檢查就是健康的保證!然而,何時該做檢查?又該做什麼樣的檢查?若有預算考量,國健署的免費成人健檢與四癌篩檢,究竟可不可行?

日期:2024-06-05

健康

有沒有糖尿病,看腳先知道?雙腳麻、像螞蟻在爬...5大症狀牢記!「這時間」散步15分鐘有效控糖

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國民健康署指出,每年有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萬人數持續增加。此外,國健署2022年公布調查,台灣19歲以上成人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患糖尿病,每四人就有一人處於糖尿病前期,相當於平均每三個人就有一人面臨高血糖問題,「血糖過高,就像器官長期泡在糖水中。」避免罹患糖尿病,民眾除了日常飲食要控制健康之外,也要定期檢查,有哪些症狀出現就要小心?

日期:2024-05-29

健康

腳趾間脫屑 不癢沒差?當心黴菌爬滿腳 溼熱夏天怎防治惱人香港腳?

香港腳是怎麼來的?不癢就不是香港腳嗎?溼熱的夏天又特別容易感染或復發,這又是為什麼?想擁有健康的雙足該怎麼做?

日期:2024-05-22

生活消費

懶人包/口罩令全面解禁,台灣「後疫情」6情境還是要戴!到醫院看病有何規定,4大QA總整理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1千多天以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持續實施口罩佩戴規定,隨著疫情走向,最終宣告解除。疾管署調整口罩佩戴規範,建議「6大戴口罩時機」,但新冠肺炎未完全消失、如今與人類共存,面對後疫情時代,民眾該如何保護自己?《今周刊》整理相關QA,提供民眾參考。

日期:2024-05-20

政治社會

國民黨放大絕!今起排班徹夜守立院,週五拼法案三讀…黃國昌致意、綠批亂黨亂擋:罔顧重症患者權益

立法院週五(5/17)又將上演表決大戰,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週三(5/15)上午搶先在立法院議場前開始排班守夜,避免避免民進黨用案海戰術,或是冗長發言杯葛議程。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隨即召開記者會指出,國民黨只通過自己想要的錢坑法案和國會擴權法案,卻擋下攸關重症、慢性病患者權益的再生醫療法,枉顧病人權益。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也到議場前,向輪值的國民黨立委致意,並且搬了桌椅和藍委一起值班,由於天氣炎熱,國民黨立委買了冰淇淋消暑,同時也遞給黃國昌一起享用,現場也備有礦泉水、水果、蚊帳、電風扇、折疊床,讓輪值立委可以補充體力和休息。

日期:2024-05-15

健康

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 西醫治療外有解法? 抗肝癌 巧用中醫助攻存活率

根據衛福部二○二二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肝癌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影響國人健康甚巨。肝是沉默的器官,肝癌早期沒有症狀,當出現明顯不適時,早已是中晚期,讓治療變得棘手。

日期:2024-05-15

健康

10年來PM2.5下降,肺癌、中風等4慢性病死亡率跟著降!國衛院:濃度減至12.5效益最大

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台灣空污與健康研究成果,從10年數據發現,全台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下降10.23μg/m3(微克/立方公尺),從2007年的31.7μg/m3,降至2017年的21.47μg/m3。另外,可歸因於PM2.5的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死亡比率也下降,下降4.26%至7.31個百分點。考量心血管疾病的減量健康成本效益分析,國衛院表示,若PM2.5年平均濃度調降至12.5 μg/m3,則減量成本的最大效益可與PM2.5可歸因心肺代謝疾病的疾病損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達到權衡。

日期:2024-05-14

健康

翻轉慢性病之島,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邱瀚模醫師:減少罹癌、不健康餘命,這樣做才有效

欣逢台灣第一位具有醫師背景的總統——賴清德先生當選,醫界對於『健康台灣』充滿了期待。願,新團隊在面對未來醫療的挑戰時,科學治國將是彼此的共同語言。

日期:2024-05-10

健康

每天喝2杯手搖飲,她竟昏倒送醫插管,原來是「這病」惹的禍…醫警告:重則洗腎,甚至休克死亡

一名女性每天至少喝2至3杯手搖飲,但並不曉得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某天在家突然昏倒,送到急診發現是「高滲透壓高血糖症」。病人因為意識不清、緊急插管,經過治療才順利好轉。醫師指出,血糖過高造成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的病程,通常緩慢且不易察覺,病人常在意識發生嚴重障礙時才被發現。若不即時處裡,輕則昏迷,嚴重甚至會休克、死亡。

日期:2024-05-09

健康

2024人資長論壇/員工健康是最大資產!肺癌是吸進來的…台大權威醫陳晉興:定期做LDCT可多活3年

企業要永續發展、人盡其才,就要為員工積蓄安心的未來,投資員工的身心健康、落實退休理財,才能在ESG時代留心留才。今周刊在今(5/8)日舉辦「2024人資長論壇-ESG人才永續高峰會」,集結台大醫院肺癌治療權威陳晉興、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等11位各界名家,分別就健康管理、退休規劃、教育訓練、員工福利等四大策略進行專講。

日期: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