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成功背後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成功背後共有52項結果
教育

從小撿回收,他進台大震撼「不是給鄉下人讀的」...多年後領悟:人家苦幹十代,憑什麼輸你十年寒窗

我始終記得,大一的時候我上中國史課,教授說過的一段話:「什麼是公平?兩個孩子付出同樣的努力,就該得到同樣的結果嗎?還是要盡可能讓每一個人都在同樣的基準點呢?只是,你們思索一件事情,一個人如果透過自己的努力就能從社會的最底層,一路爬到萬人之上,這叫那些有著幾代家業的人怎麼活呢?這樣公平嗎?」

日期:2022-09-23

職場

18歲就想當英特爾執行長,工作30年夢碎、悲傷離去...季辛格找到3個職場關鍵,再度圓夢

歷經疫情洗禮,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好不容易走過線上的求學之路,世界漸漸走出疫情陰霾,傳統的實體畢業典禮也回到大學校園。且看三位企業領袖,走進美國校園,分享他們走過人生挑戰後,所獲得最刻骨銘心的經驗。

日期:2022-06-01

科技

45歲中年失業,他靠集資116萬翻身《富比士》全球富豪!韓國前首富徐廷珍:我都可以還有誰不行?

1999 年大宇集團解體,徐廷珍突然失業了。他沒有因此喪志,而是跟在大宇汽車一起工作的五名後輩,一起湊了5,000 萬韓元(編按:約116萬新台幣)挑戰創業。賽特瑞恩副會長金宇成、賽特瑞恩醫療保健副會長金炯琪、賽特瑞恩控股副會長柳憲煐、前賽特瑞恩膚康(Skincure)社長文光榮、賽特瑞恩醫療保健顧問李根京等,都是開國功臣。徐廷珍在仁川延壽區廳的創業中心設立了Nexol,尋找各種領域的可能性,並進行試錯,他一度因為看不見未來而想過自殺,後來發現生物相似藥這一片未開墾的領域。所謂的生物相似藥,是模仿專利到期之後的生物藥來製作的複製藥品。徐廷珍發現生物藥的專利即將到期,預見了生物相似藥的事業會有無限價值,賽特瑞恩的神話就此展開。

日期:2022-04-01

傳產

五星主廚在通化街慘賠200萬的血淚教訓:人潮=錢潮,為什麼生意做不起來?

沒有受過創業挫折的人,心裡想的都很美好。直到開店才發現,最現實的就是怎麼都沒客人。追究其因,現在的我就會評估,門可羅雀、客人來了不再來的問題之一,是不是產品不夠好,才導致客人不願意回來消費。再仔細深究,就是產品定位不清楚。很多事情都是開店之後才知道,除了成天擔心「沒客人」,還有當了老闆「沒自己時間」,每天都得到店裡,時間反而不自由,尤其週末生意好,更不能休店放假。這點所幸我長期工時都很長,已經習慣,要不然,肯定也很難咬牙撐下來。

日期:2021-11-19

傳產

奧運英雄的願望》李洋:希望更多人看到,還在為夢想堅持的選手……打造台灣成體育強國!林育信:做這些事才能翻轉

「我希望更多人看到這次沒有奪牌、甚至沒能參加奧運的選手……。」東京奧運男子羽球雙打金牌得主李洋這麼說。在奧運的激情過後,像李洋這樣,代表台灣站上頒獎台的頂尖選手與教練,關心的不是個人待遇,而是怎麼讓其他運動員更接近夢想。想提升台灣的體育環境,延續得來不易的成績,奧運英雄的願望,是非聽不可的建言。

日期:2021-08-11

傳產

老婆當年流淚簽下1500萬房屋抵押貸款...魏德聖憶煎熬的15年:當時只痛恨自己很沒用

20210629編按:51歲知名導演魏德聖,在去年8月為新作《臺灣三部曲》啟動募資計畫,總計募到1億多元,卻傳出受到疫情衝擊,積欠劇組薪水因此宣布停工,果子電影表示停工暫定一個月,積欠薪水將於7月結清。先前《臺灣三部曲》宣布開拍日,就從原定的今年8月延至10月,而疫情持續三級警戒,又傳出拍攝團隊解散,就連曾有意投資的國發基金,也是以防疫為首要方向,不過《首部曲:火焚之軀》2024年底上映計畫暫時沒變。

日期:2021-02-25

職場

「能者多勞,你就多幫忙點嘛!」年終老闆溫馨幹話Top10:今年你中了哪幾句?

尾牙春酒季節到,大老闆們那些看似有道理,激勵人心又正向的職場唬爛金句有哪些?

日期:2021-01-15

個人成長

母親是柬埔寨人,從小聽了無數「外籍新娘壞話」...22歲女孩苦澀告白:身為台灣新二代,我很害怕

自小,我就知道我父母賺多少錢。小時候,約10年前,我的媽媽當時在雞肉工廠工作,時薪95元。若遲到或請假(事假、病假、小孩生病……),當月的1千塊全勤獎金就沒了。若早上打卡遲到超過10分鐘,也扣當月全勤獎,還要被扣掉一小時的薪水。

日期:2020-12-11

生活消費

台灣廟宇美學守護者 當匠師遇見神明

歷史悠久的廟宇,歷經風土民情的催化,自然成為記載傳統藝術的殿堂之一,老經驗匠師以鮮明風格留下自己的印記,以廟宇為載體展現各類型工藝,藉由手作溫度,將台灣藝術珍貴的寶藏淵遠流長。

日期:2020-12-02

科技

為台灣企業打開腦洞、讓新創撐過「死亡幽谷」 創投老將組聯盟做媒 募資50億迎轉型大浪

傳統企業成長緩慢,轉型困難;新創團隊則募資艱辛,在死亡幽谷徘徊。李吉仁、成群傑這些創投老將,正默默組成大聯盟,準備展開身手,重整這個雜草叢生的「花園」。

日期: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