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成敗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成敗共有672項結果
科技

為PChome打仗19年,執行長蔡凱文突請辭!提當年蝦皮補貼戰「連呼吸都虧錢... 」

PChome網路家庭今(4)日宣布,PChome網路家庭集團執行長暨總經理蔡凱文因個人生涯規劃請辭,董事長詹宏志將暫代執行長暨總經理職務,自即日起生效。辭任後蔡凱文將轉任為PChome網路家庭集團高級顧問,希望藉由他豐厚經驗協助電商事業的業務營運。蔡凱文於2003年加入網路家庭集團,歷任PChome網路家庭電子商務部協理、副總經理、營運長、 總經理等職務,並於2019年接任PChome網路家庭集團執行長。PChome指出,感謝蔡凱文執行長多年來對集團以電商事業為核心、逐步拓展金融科技及賦能服務等事業的付出與貢獻,也給予最大的祝福。蔡凱文一路走來經歷許多重大變革,先前也曾與《數位時代》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以下為專訪原報導,拆解他的經營策略與心境轉折。

日期:2022-07-04

全球股市

熊市的可怕,就是拚命打臉「股票不會再跌了吧?」財富重分配又來了!給3種投資人的股災建議

其實聊股票不是我的專長,因為我自己的投資績效其實很大起大落,屬於要嘛發家致富要嘛一夕返貧那種。所以看透這點以後就不太投資了,就算真的投,也就是輸贏幾萬塊之間的小打小鬧而已。不過我不投資,不代表我不關心全球資本市場變化,特別是當一生2-3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來臨時,更應該好好掌握!

日期:2022-06-28

國際總經

日本晶片昔獨霸全球今卻沒落 Sony、東芝示警:半導體工程師嚴重短缺!他直指與「這國」有關

日本半導體公司過去在世界曾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1980年代後期市占一度超過美國,占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日本政府近期力拚重振半導體產業,包括讓台積電進駐設廠,以及與美國重啟合作生產2奈米晶片等,但日本大型半導體製造商包括東芝、Sony都警告,日本政府想重振晶片產業,但工程師人才卻短缺。而人才短缺的原因,則與被美國打壓,產業早已失去吸引力有關。

日期:2022-06-28

台股

滿足台積電、英特爾需求!環球晶赴美建12吋矽晶圓廠,「為德州經濟注入逾50億美元投資」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27宣布,將於美國德州謝爾曼市(Sherman)興建全新12吋矽晶圓廠,此處亦為美國子公司GlobiTech的所在地。這座新廠是環球晶今年2月6日公布的台幣千億擴產計畫的一部分,並可滿足台積電、英特爾等大客戶的需求。

日期:2022-06-28

焦點新聞

台灣僅此一家!宏達電加入元宇宙標準論壇,股價再發威!但王雪紅公司為何都是上半場精彩,下半場悽慘?

根據外媒報導,在Meta、微軟等大廠領頭號召下,包括輝達、高通、索尼互動娛樂、Epic Games等33家元宇宙重量級業者與組織組成元宇宙標準論壇(Metaverse Standards Forum,MSF),共同制定產業發展標準,至於宏達電所屬的全球XR協會(XR Association,XRA)也加入此論壇,宏達電將成為此次唯一加入MSF的台灣廠商。

日期:2022-06-24

政治社會

北市長選舉,成蔡英文防疫的信任投票!等待陳時中華麗轉身、也是一場賭注的開始

民進黨在六都市長提名只剩下雙北與桃園三都,之前民進黨認為北北桃三都是連動的,亦即可能一起提名共同造勢,但誰知道今年4月以後疫情陡升,打亂了北北桃提名進度,整個作業因此都慢了下來。

日期:2022-06-16

台指期操盤教戰

【獨孤求敗】盤整入趨勢初期回測能成功嗎?(2022/06/02)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6-02

個股深入分析

存股助理第177期︱中高階IC封裝的績優生,超豐電子入存股池。

我們將IC封測廠超豐電子(2441)納入存股池追蹤,主要原因在於,我們研判超豐將是成熟製程IC供不應求的受惠者之一。該公司是最積極布局QFN封裝技術與產能的公司,並在這項產品擁有世界級的競爭力,且廠房全數位於台灣。

日期:2022-06-01

國際總經

聯準會力抗40年最惡通膨,經濟軟著陸機率微乎其微?全球央行導師:我支持「暴力升息」

當聯準會全力奮戰40年來最惡通膨之際,市場卻開始擔憂,美國經濟恐逃不了「硬著陸」的命運。究竟,聯準會有無可能在控制通膨之餘,避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美國經濟能夠「軟著陸」的條件又是什麼?面對可能的衰退,投資人的配置策略又應如何調整?

日期:2022-06-01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174期︱國泰金法說,對價值投資人的啟示

國泰金日前召開法說會後,市場依舊看空,導致股價持續疲軟,但我們看法不一樣。

日期:2022-05-25